【步步高 练出高分】(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步步高 练出高分】(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步步高 练出高分】(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步步高 练出高分】(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步步高 练出高分】(广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高 练出高分】(广东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新人教版课时考点梯度练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弄清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否是印度,本题就能迎刃而解。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只是到达南北美洲中间的一些地区。2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题目实际是问谁开辟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迪亚士到达了非洲南端,没有到达亚洲,所以a项不正确。达伽马到达了印度,只是联系了欧洲和亚洲,没有联系美洲和亚洲,所以b项不正确。哥伦布到达了美洲,建立了美洲与欧洲的联系,所以d项不正确。麦哲伦环球航行,途径欧洲、美洲、亚洲,所以他建立了亚洲和美洲的联系,故选d。3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a b c d答案c解析由“16世纪、满载中国商品、前往美洲和丝银对流”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正确;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项排除。4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a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b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经济发展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谚语反映了欧洲国家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等情况,结合时间“16世纪末”,可知此现象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造成的价格革命的影响,故选a。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可排除。5某一时期,从澳门出发的国际贸易航线有:澳门马六甲(马来西亚)果阿(印度)里斯本(葡萄牙);澳门长崎(日本);澳门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这一时期最早是()a13世纪 b14世纪c15世纪 d16世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判断。据题干国家贸易的航行路线的判断,这与西欧新航路开辟有关。新航路开辟后,1557年,葡萄牙占领中国的澳门,取得了居住权,故形成从澳门出发的国际贸易航线,答案为d。6“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古代希腊的海外殖民扩张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开辟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史料中的“追求利润,从事商业”不适合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并非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故选择b项。7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答案c解析观察表格,据表格时间1516世纪,迁移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金银导致了价格革命,导致了物价上涨,故选c。8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相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答案c解析注意时间“163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是最大的商业帝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a项意大利随着新航路开辟慢慢衰落了;b项西班牙在16世纪也衰落;17世纪的英国实力还不能达到使其“货物无奇不有”的程度。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基本的特征是()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答案b解析1516世纪发生的历史事件主要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近代科技发展,人文主义传播,世界市场出现,这都意味着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即走出中世纪,故答案为b。10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a、b两项属于现象;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11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辟美洲历史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节日纪念的是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属于文明交融的成果。d项正确。12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模范国家”、“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人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等,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急剧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b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c英法颁布一系列歧视性的法令d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去殖民优势答案a解析18世纪荷兰经济迅速衰落的原因有:(1)工业生产基础薄弱,缺少发展工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对外贸易极不稳定,商业缺少有力的支持;(3)在国外竞争中受到严重打击,削弱了实力。据此最主要的应是a项。1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材料三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做法对英国产生的影响。答案(1)影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物结构;缓解了当时中国的粮食压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2)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3)影响:刺激了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原始资本积累;加快了英国崛起的进程。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中的“玉米大面积种植”、“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注意时间信息以及外部因素即可。第(2)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可得出体现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3)问,从内外政策方面分析影响。14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答案(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一半分。)(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