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九)中国戊戌变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产生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2“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表现为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c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3万木草堂是19世纪末康有为开办的新式学堂,它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的共同点是 ()a都讲授西方的政治思想b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c都弘扬中国的传统伦理d都引导学生研究新式制度4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d损害了孔子的威信5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是指康有为 ()a主张维新变法b宣传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统治危机c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d依靠清朝官员支持组织强学会6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为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强7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a培养维新人才 b创办新式学校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政治体制8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9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办轻工业。如在生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0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措施是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b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c精练陆海军,添造兵船d设立京师大学堂11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斗争b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1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a b c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18分,第15题1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回答问题。图一图二 图三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足”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开始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1)图一中“已成定局的悲剧”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图一所示历史事件及其影响。(6分)(2)为什么说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8分)(3)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政变原因答客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表明中日两国准备发起什么运动?(4分)(2)当时的中日两国在外部条件上相同的遭遇是什么?两国的最终命运有什么不同?(6分)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认为中国发起的运动历经百日夭折,其原因何在?简要说明其历史意义。(8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三穆罕默德阿里认为“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举例说明这一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认识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6分) (3)材料三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在梭伦、阿里、康有为等改革者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4分)答案1b2a3b4c5c6d7d8b9a 10a11b12c13(1)悲剧: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事件:“公车上书”。影响: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2)原因:从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目的(政治上期望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挽救民族危机等)、变法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变法性质等角度说明是一次现代化运动。失败原因: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且依靠了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3)含义:中国的现代化并未终止,如后来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14(1)明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运动。(2)相同遭遇: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命运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并崛起为东方强国,成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梁启超认为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变法策略过于激进。不同意。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敢依靠人民群众。历史意义:变法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5(1)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或折中、制衡的思想也可)。如颁布的土地法令中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器械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糖尿病知识试题及答案
- 蛟川书院小升初数学试卷
- 某高校的数学试卷
- 南京一模22题数学试卷
- 六下比例数学试卷
- 近四年的中考数学试卷
- 梦到别人的数学试卷
- 南海区期末初三数学试卷
- 南昌模拟数学试卷
- 旋风分离器效率计算
- 温硝化制硝基苯装置的改进
-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课件
- 财务部半年度述职汇报PPT模板
- 药品种类清单
- 公共基础知识(社区工作者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卡西欧gw5600说明书
- 中兴NGN培训教材 MSG9000结构原理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