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辩篇》的读后感.doc_第1页
《申辩篇》的读后感.doc_第2页
《申辩篇》的读后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辩篇的读后感 阅读柏拉图的著作可以发现只有在几篇围绕苏格拉底之死的对话中苏格拉底才代表自己讲话,在这些著作中,苏格拉底谈到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申辩篇自然很有代表性。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受到了一桩最为严重的指控。以美勒托等人为代表的原告指控苏格拉底的讼词是:“苏格拉底有罪,他腐蚀青年人的心灵,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明,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诸神。”这样的讼词当然很严重,苏格拉底自己也承认自己的处境很危险,正如他自己知道,他必需在仅有的时间内消除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虚假印象,但是这真的很难,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能。 在申辩过程中苏格拉底用了自己习惯的讲话和表达方式维护自己。但是有怎能和一群毫无正义感可言,以利益和虚荣至上但却为数众多的人对抗呢。结果可想而知,以281票压倒220票的结局苏格拉底被判处了死刑。帕拉墨得斯,忒拉蒙之子埃阿斯以及古时的一些英雄,不也都是因为不公正的审判被处死的吗。也许死亡后人没了知觉,就像睡了一个漫长的,没有梦的觉。也许死亡之后灵魂会寄居他处。但是,无论怎样,苏格拉底都能够正视死亡。在喝下那杯毒酒之前,如果还能侃侃而谈正如若无其事般,那么这个人该有怎样的灵魂和如何的伟大呢? 在苏格拉底的生涯中,包括苏格拉底,出现了两类性格色彩十分明显的人物。一类是诉讼苏格拉底的人,他们自以为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将自己自诩为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在为了验证神的旨谕而拜访他们以至于最后让他们恼羞成怒,对苏格拉底深恶痛绝。这类人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他就是我们,或是我们内心中的某一部分,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的高度不在于这个人如今处在什么阶段和境界,而在于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发展趋势。曾经说过,人们总爱以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却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具有隐匿性质的危机,这种危机的可怕性不在于它所表现出的破坏力,而是在于它能在无声无息中让你沉沦。正如苏格拉底对那些人的预言,那些人认为苏格拉底死后一切都会平息下来,但是迎接他们的却会是复仇,更年轻的人将会更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些人企图以处死苏格拉底的方式来制止他对自己错误的生活方式的谴责,却得到了相反的结局。 另一类就苏格拉底,他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忍受他人责骂自己没有承受家庭的责任的耻辱,以牛虻的方式出现在了雅典公民面前。他跟随这自己心灵的声音,寻找至善的圣境,并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开启灵性的大门。他将这作为了一生的努力目标和任务。难道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有些相像吗。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理想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 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也许人们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顽固,执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内心世界的人,才会为他的智慧与忠诚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并一直紧紧关注着的众人未曾察觉的美德,忠诚的是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