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一(下)段考化学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量越多越好 b 应通入适量的空气 c 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 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2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a 煤油和汽油 b 乙酸乙酯和水 c 溴和苯 d 乙醇和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 烷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d 甲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3h7cl b ch2cl2 c c2h6o d c2h4o25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2与h2不再化合,nh3不再分解 b n2、h2化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等于nh3 分解的反应速率 c h2、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d 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7100ml 6moll1的h2so4跟过量的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硫酸钠固体 b 水 c 硫酸钾溶液 d 硝酸钾溶液8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 h+的浓度 b 镁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cl的浓度9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锌片是正极 b 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c 氢气在锌片上析出 d 若锌片、铜片同时有气泡冒出,则说明锌片不纯10前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 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若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 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 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11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尽量不要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的一种有毒成分可能是() a 乙醇 b 三氯乙烯 c 乙酸 d 甘油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范畴的是() a ch3ch=chch3+h2o b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c 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 d rcooch3+h2o rcooh+ch3oh1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ccl4 b c2h4 c co2 d nh4cl14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 许多油脂兼有烯烃和酯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c 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 所有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15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此物质属于芳香烃 b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此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12种 d 此物质分子式为c25h20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 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 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17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a ch3ch3 b ch2chch3 ch2chch2ch3 c ch3ch2oh ch3ch2ch2ch3 d 18在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反应中,存在一种不稳定的甲基,下列能表示甲基电子式的是() a b c d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3cl、ch2cl2chcl3ccl4互为同系物 b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 1h、2h、3h互为同位素20120时,0.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8.8gco2和3.6g水,则这两种烃可能是下列的() a ch4和c3h4 b c2h2和c2h6 c ch4和c3h6 d ch4和c2h621某课外活动小组使用下列用品设计原电池用品: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果汁(橙汁、苹果汁)500ml、烧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实验过程中铜片逐渐溶解 c 铁片上会析出红色的铜 d 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22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两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把c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a c6h5ch2ch=m b ch2=ch2 c c6h5ch2ch2c6h5 d c6h5ch2ch=chch2c6h5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23(2013春张店区校级期中)已知拆开 1mol hh键、1mol ii、1mol hi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 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 1mol hi需要(填“放出”或“吸收”)k j的热量24(2013秋南县期末)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能否用c表示反应速率?若能,其反应速率为,若不能,则其原因为;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状态25(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把绿色柠檬放在有煤油炉加温的帐蓬里,可使其快速成熟,人们认为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是催熟的条件,可当把煤油炉换成暖气设备时,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人们断定催熟因素是未完全燃烧的煤油气体中的一种成分(1)试判断这种成分为(有机物),它是植物激素中最简单的一种(2)写出这种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列举这种有机物的三种用途、26(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量小于30,在如图变化中,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跟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e有香味,(反应条件未写出)(1)写出下列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反应;反应;反应(2)写出下列反应类型:反应,反应,反应27(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现用30g普通冰醋酸(ch3cooh)与28g含有18o的乙醇(ch3ch218oh)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制取乙酸乙酯,如果实际产量是理论产量的80%,可制取乙酸乙酯多少克?2014-2015学年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一(下)段考化学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量越多越好 b 应通入适量的空气 c 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 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考点: 燃料的充分燃烧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解答: 解:a通入空气的量过大、空气的量过多会带走热量,所以一般是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故a错误; b通入适量的空气使燃烧充分,故b正确;c因固体燃料粉碎,燃烧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用充分燃烧,故c正确;d液体燃料雾化,燃烧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用充分燃烧,故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2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a 煤油和汽油 b 乙酸乙酯和水 c 溴和苯 d 乙醇和水考点: 分液和萃取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解答: 解:a、煤油和汽油互溶,不能利用分液分离,故a错误b、乙酸乙酯和蒸馏水不互溶,出现分层,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正确;c、溴和苯互溶,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d、乙醇和水互溶,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方法中的分液法,熟记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一定是饱和链烃 b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 烷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d 甲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考点: 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烷烃及其命名分析: a、环烷烃中只含有cc单键与ch单键b、烷烃的通式为cnh2n+2c、烷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是链状结构d、甲烷和异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解答: 解:a、不仅饱和链烃中只含有cc单键与ch单键,环烷烃中也只含有cc单键与ch单键,故a错误;b、烷烃的通式为cnh2n+2,c、h原子都饱和,则符合此通式的烃必为链状烷烃,故b正确;c、烷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是链状结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d、甲烷和异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bd点评: 本题考查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甲烷的结构判断正戊烷的结构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3h7cl b ch2cl2 c c2h6o d c2h4o2考点: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 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根据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判断正误解答: 解:a、c3h7cl可以存在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l,ch3chclch3,所以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a不符合;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b符合;c、c2h6o可以存在同分异构体,可以是ch3ch2oh,ch3och3,所以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b不符合;d、c2h4o2 可以存在同分异构体,ch3cooh,hcooch3,所以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 本题以只存在一种物质考查了同分异构现象,难度不大,注意必须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5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反应吸热,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催化剂与反应热无关;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也增大逆反应速率解答: 解: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反应吸热,a、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催化剂与反应热无关,故b错误;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也增大逆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要掌握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2与h2不再化合,nh3不再分解 b n2、h2化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等于nh3 分解的反应速率 c h2、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d 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质量、物质的量以及百分含量等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温度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 解: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错误;b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c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不能确定,故c错误;d、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取决于起始浓度和反应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温度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7100ml 6moll1的h2so4跟过量的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硫酸钠固体 b 水 c 硫酸钾溶液 d 硝酸钾溶液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 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a硫酸钠固体的加入,对氢离子浓度无影响,故a不选;b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其物质的量不变,故b选;c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大,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选; d加入硝酸钾,与氢离子、z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d不选;故选bc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信息中zn过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以及接触面积,金属与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题目难度不大8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 h+的浓度 b 镁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cl的浓度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 由图可知,产生h2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利用反应实质为mg+2h+mg2+h2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解答: 解:由图可知,产生h2速率先增大后减小,为mg+2h+mg2+h2a、开始盐酸的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快,但随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a正确;b、由反应可知mg参加反应,开始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但随反应的进行,接触面积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c、反应开始h+离子浓度最大,随着反应进行浓度会逐渐减小,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则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d、因cl不参加反应,cl的浓度增大或减小都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且该反应中cl的浓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学生明确图象中的反应速率变化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常见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锌片是正极 b 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c 氢气在锌片上析出 d 若锌片、铜片同时有气泡冒出,则说明锌片不纯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 电化学专题分析: a、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b、根据电子流向判断电流流向;c、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析出氢气的电极;d、根据电子的流动方向判断解答: 解:a、该原电池中,锌片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是负极,故a错误;b、锌片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所以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所以电流从铜片流向锌片,故b错误;c、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所以铜片上有大量电子,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氢气在铜片上析出,故c错误;d、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所以铜片上有大量电子,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氢气在铜片上析出;如果锌片上有氢气生成,则说明锌片不纯,锌与杂质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不能仅凭金属的活泼性判断,要根据电极反应的反应类型、电子的流向等方面判断10前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 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若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 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 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考点: 苯的性质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 a、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容易引发爆炸;c、苯的密度比水小,和水不溶,在水的上层;d、苯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易爆炸解答: 解:a、由于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所以大量苯不会溶入水中,渗入土壤,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错误;b、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容易引发爆炸事故,故b正确;c、苯的密度比水小,和水不溶,在水的上层,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故c正确;d、苯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含碳量高,燃烧时冒出大量黑烟污染空气,易爆炸,故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苯的物理性质知识的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容易回答,难度不大11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尽量不要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的一种有毒成分可能是() a 乙醇 b 三氯乙烯 c 乙酸 d 甘油考点: 卤代烃简介分析: 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三氯乙烯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解答: 解:乙醇、乙酸和甘油均无毒,三氯乙烯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毒性,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范畴的是() a ch3ch=chch3+h2o b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c 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 d rcooch3+h2o rcooh+ch3oh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根据定义进行判断解答: 解:a、2丁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丁烯,不是取代反应,故a选;b、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反应中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属于取代反应,故b不选;c、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类型,故c不选;d、酯类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类型,故d不选,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ccl4 b c2h4 c co2 d nh4cl考点: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析: 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解答: 解:a、ccl4中只有ccl极性键,故a不选;b、c2h4中含有cc非极性键和ch极性键,故b选;c、co2中只含有c=o极性键,故c不选;d、nh4cl含有离子键和nh极性键,故d不选;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元素的类别及元素的成键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难度较小14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 许多油脂兼有烯烃和酯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 c 糖类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 所有糖、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考点: 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 a蛋白质中含c、h、o、n等元素; b很多油脂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d单糖不能发生水解解答: 解:a蛋白质还含有n、s等元素,故a错误; b很多油脂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兼有烯烃和酯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故b正确;c糖类主要成分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故c错误;d单糖是最简单的唐,不能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15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此物质属于芳香烃 b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此分子的一氯取代产物有12种 d 此物质分子式为c25h20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a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b碳原子连接4个苯环,存在甲烷四面体结构;c分子中只有3种h原子;d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烃分子中含有25个c原子、20个h原子解答: 解:a此物质是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故a正确;b碳原子连接4个苯环,存在甲烷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分子中只有3种h原子,一氯取代产物有3种,故c错误;d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烃分子中含有25个c原子、20个h原子,分子式为c25h20,故d正确,故选ad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体等,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 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 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考点: 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专题: 电化学专题分析: a碱性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b燃料电池的产物多为co2、h2o等,不污染环境;c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有电子的转移,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pb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解答: 解: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故a错误;b燃料电池有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乙醇燃料电池等,产物多为co2、h2o等,不污染环境,故b错误;c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有电子的转移,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pb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pbo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原电池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常见原电池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7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a ch3ch3 b ch2chch3 ch2chch2ch3 c ch3ch2oh ch3ch2ch2ch3 d 考点: 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分析: 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n个ch2 的化合物,同系物的判断可以根据“两同一差”原则,即同通式同结构组成差n个ch2,互为同系物的化合物满足:1)必符合同一通式 2)必为同类物质 3)组成元素相同 4)结构相似但不一定相同 5)分子式不同,据此进行判断解答: 解:a、两者分别为乙烷和2甲基丁烷,均属于烷烃,是同系物,故a不选;b、两者分别为丙烯和1丁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b不选;c、前者为乙醇,属于烃的衍生物,后者为烷烃,不是同系物,故c选;d、三者均属于环烷烃,属于同系物,故d不选,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系物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该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同时兼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同系物的含义和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18在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反应中,存在一种不稳定的甲基,下列能表示甲基电子式的是() a b c d 考点: 电子式分析: 甲烷是由ch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甲烷的电子式为,在光照的条件下,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为甲基,甲基结构简式为ch3,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甲烷的电子式为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一氯取代:ch4+cl2ch3cl+hcl,反应中,存在一种不稳定的甲基,甲基为ch3,为甲烷分子去掉1个氢原子得到,甲烷的电子式为,所以甲基电子式为,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甲基的形成是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3cl、ch2cl2chcl3ccl4互为同系物 b 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 1h、2h、3h互为同位素考点: 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 a同系物必须具有相似结构,四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官能团氯原子数目不同,则结构不相似;b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研究对象为单质;c二者都是邻二溴苯,为同一种物质;d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解答: 解:ach3cl、ch2cl2、chcl3、ccl4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不同,则其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bo2和o3为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和都是邻二溴苯,是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d1h、2h、3h为氢元素的不同核素,它们之间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bd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等概念及判断方法20120时,0.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8.8gco2和3.6g水,则这两种烃可能是下列的() a ch4和c3h4 b c2h2和c2h6 c ch4和c3h6 d ch4和c2h6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 8.8gc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3.6g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原子守恒,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2h4,结合平均c、h原子数目进行判断解答: 解:8.8gc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3.6g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原子守恒,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2h4,ach4和c3h4按物质的量1:1混合,平均分子式为c2h4,故a符合;bc2h2和c2h6按物质的量1:1混合,平均分子式为c2h4,故a符合;cch4和c3h6平均h原子数目介于46之间,故c不符合;dch4和c2h6平均碳原子数目小于2,平均h原子数目大于4,故d不符合,故选:ab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利用平均分子组成判断烃的组成的方法,常用方法有:平均碳法、平均氢法、平均碳氢分子式法、平均式量法等21某课外活动小组使用下列用品设计原电池用品: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果汁(橙汁、苹果汁)500ml、烧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实验过程中铜片逐渐溶解 c 铁片上会析出红色的铜 d 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原电池,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较活泼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解答: 解:a、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所以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b、实验过程中,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该原电池放电时,铁作负极,负极上较活泼金属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该原电池放电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由铁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难度不大,明确外电路中电子和电流的流向22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两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把c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a c6h5ch2ch=m b ch2=ch2 c c6h5ch2ch2c6h5 d c6h5ch2ch=chch2c6h5考点: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烯烃分析: 由题意可知,可以认为c6h5ch2chch2与ch2m发生在双键位置的断裂,断裂后的基团进行组合重新形成双键,据此解答解答: 解:c6h5ch2chch2断裂为c6h5ch2ch与ch2,ch2m断裂为ch2与m,相互组合可以生成c6h5ch2chchch2c6h5、ch2=ch2、c6h5ch2chm,故不可能生成c6h5ch2ch2c6h5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根据题目提取信息,清楚反应过程是关键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23(2013春张店区校级期中)已知拆开 1mol hh键、1mol ii、1mol hi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 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 1mol hi需要放出(填“放出”或“吸收”)5.5k j的热量考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解答: 解:在反应h2+i22hi中,断裂1molhh键,1molii键共吸收的能量为:1436kj+151kj=587kj,生成2molhi,共形成2molhi键,放出的能量为:2299kj=598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98kj587kj=11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hi需要放出5.5kj的热量,故答案为:放出;5.5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24(2013秋南县期末)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a b,生成物是c,化学方程式为2a+b2c;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能否用c表示反应速率?不能若能,其反应速率为,若不能,则其原因为因为不知道此反应的容器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浓度;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 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解答: 解:由图象可以看出,a、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作为c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2min时,n(a)=2mol,n(b)=1mol,n(c)=2mo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n(a):n(b):n(c)=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由于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则不能计算浓度的变化,无法计算反应速率,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故答案为:a、b; c; 2a+b 2c;不能;因为不知道此反应的容器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浓度;化学平衡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由图象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25(2015春聊城校级月考)把绿色柠檬放在有煤油炉加温的帐蓬里,可使其快速成熟,人们认为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是催熟的条件,可当把煤油炉换成暖气设备时,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人们断定催熟因素是未完全燃烧的煤油气体中的一种成分(1)试判断这种成分为乙烯(有机物),它是植物激素中最简单的一种(2)写出这种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4+3o22co2+2h2o(3)列举这种有机物的三种用途生产聚乙烯、合成乙醇、植物生长调节剂考点: 探究化学反应机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 (1)能催熟的有机物常见为乙烯;(2)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乙烯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聚乙烯等解答: 解:(1)能催熟的有机物常见为乙烯,故答案为:乙烯;(2)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的方程式为c2h4+3o22co2+2h2o,故答案为:c2h4+3o22co2+2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岗位轮转考试题目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综合体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基于技术创新视角
- 2025年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2025年陶瓷增韧3D打印技术在陶瓷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能的改善
- 2025年双方采购协议样本
- 2025【合同范本】建筑材料采购合同书
- 门卫安全器材培训课件
- 2025年3D重建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创新
- 非线性编辑考试卷及答案
- 锻造业化学知识培训课件
- 儿童化学启蒙化学第一课课件
- GJB9001C新品研发文件目录清单(不含软件)
- 眼底照相在眼底病的应用
- 农产品食品安全评价技术 课件全套 模块1-8 走进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 - 油脂脂肪酸组成和溶剂残留检测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农业特色产业培训课件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
-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 《预算员培训二》课件
- 八年级劳动课下册教案
- JCT412.1-2018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