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doc_第1页
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doc_第2页
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doc_第3页
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doc_第4页
二年级上册 一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目标:1、能认识“塘、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两、哪、顶”等9个生字及词语:元旦、北京、乐曲。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进而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与隆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课件及生字卡片。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熟。可搜集和国旗有关的资料,并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以图激趣,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国旗图片,谁知道关于国旗的知识?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自从1949年,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后,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二、齐读课文,检查预习,了解大意。让学生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本课讲了元旦清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以及人们观看时的举动。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1、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圈勾画出陌生的字,并小声地多读几遍。2、和同桌交流一下刚才所勾画的陌生字的读音,同桌听听读正确了吗?3、再读课文,争取读得更流利,并注意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4、请同学们和同桌交流一下通过预习你都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5、全班汇报生字识记掌握情况。(1)我会记。请学生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记方法。(2)我会读。“开火车”读字卡。(3)用扩词或抽字卡的方法巩固识记。6、指定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由学生自己决定读第几自然段,在学生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老师提出朗读要求:不丢字,不加字,注意标点符号。其他同学勾画你不理解的词语。四、熟练朗读课文,疏通生词。过渡:刚才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请学生评一评,多鼓励)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呢?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礼服、绶带;借助动作理解:擎、正步、肃立、注目等词语。 第二课时一、读字卡,组词复习生字。二、读课文,深入理解请同学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呢?(分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护卫队员庄重的穿着,动作及观看群众的神色来理解)再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三、观看录像,感悟深情。观看国旗护卫队升旗仪式的视频。国旗护卫队守卫国旗的日子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想说什么吗?(老师适当增加关于国旗的知识)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学写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式”字,注意每一笔画在什么位置。3、学生自己观察其他生字,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哪个字的写法呢?观察并讨论。4、学生自己临摹书写。五、作业设计: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国旗。并进行展示。六、 实践活动:组织“我爱国旗,我爱中国”的主题队会,引导学生搜集国旗资料,了解它的诞生过程。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最后再通过国旗绘画比赛增进学生对国旗的热爱,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七、板书设计: 1.国旗同太阳一同升起 (简笔画:国旗) 五星红旗中国 第三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tin n mn ku lng wi sh bi jng( ) ( ) ( ) ( )二、选词填空 庄严隆重 人山人海 1.北京天安门广场上( ),( )的升旗仪式正在进行。 雄健 庄严2.队员们迈着( )的步伐走过长安街。3.升旗手( )地接过国旗。三、连线题军乐队 行举手礼护卫队员 肃立注目军人和少先队员 奏起国歌群众 行持枪礼四、仿照例句写句子。例: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军乐队奏起国歌。 1.在 的时候,爸爸 。 2.在 的时候,老师 。教学反思:2.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认识两条绿线内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庐山风光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读熟古诗。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2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 板书:2古诗两首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3开火车认读生字。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1自学诗文。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2小组交流。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1学习第一句。(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一句。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显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二句。 3读全诗,说诗意。 (1)自由读,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同桌互相说说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诗意。五、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如: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六、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阴、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阴、似。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七、板书设计:敕勒歌天 野敕勒川风 草 牛羊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1.背诵敕勒歌。 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2.庐山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学生观看后,谈谈对庐山的印象。 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望庐山瀑布 3.介绍诗人。 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 4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望”是什么意思? 再读读课题,想想为什么用“望”不用“看”?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全诗。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解答学生未解决的词语。 香炉:指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峰。 生紫烟:“生”生出。“紫烟”指山顶的雾气在阳光照射下呈现 的颜色。 九天:传说中天有九层,九天是最高层。形容天极高。 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试着说说每句大意。四、赏读诗文,理解诗意。 1赏读第一句。 (1)有语气地朗读第一句。指句读,齐读。 (2)观看课件,理解“生紫烟”中生的意境。(弥漫) (3)为什么说是“挂”前川? 因为瀑布是从上面直泻下来,就像挂在山前。 2赏读第二句。 (1)有语气地朗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 (2)观看课件,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写法及“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3指导朗读,体会诗情。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节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1让学生看着挂图,想象诗句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诗文。 2同桌互相背诵。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评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诗文的小能手。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尺、挂、流、烟,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尺 左右结构的字:挂、流、烟。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书写“流”。七、总结谈话,课后拓展。 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八、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九、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生紫烟挂银河落九天第三课时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1.天似穹庐(l h),笼盖四野。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jin xin)牛羊。3.望庐山瀑(bo p)布。4.疑是(s sh)银河落九天。5.遥看瀑布挂前川(cun chun)。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诗句。1. 天苍苍,野茫茫。 。2.飞流直下三千尺, 。三、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1.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2.青色。( )3.辽阔,深远。( )4.同“现”,呈现。( )5.飞快的流水。( )四、根据语境说出合适的诗句。1.暑假里,你跟爸爸妈妈到呼伦贝尔草原旅游。你看到一阵风吹来,露出了正在草地上吃草的牛和羊。于是你想起了诗句: 。2.你在大瀑布下面看到流水从高空飞泻下来,于是大声吟诵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诗:“ , 。”教学反思:3.秋天教学目标:1、能认识“阵、纷、扬”等16个生字,会写“汽、阵、纷”等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汽车、一阵阵、秋天、苹果、公路、季节,学习新部首京字头。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能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秋天的丰收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三遍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及图画。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大地妈妈有四个儿女,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孩子的到来总会给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瞧,现在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配合音乐,课件展示秋天美景的图片)二、初读感悟。过渡:这么美的秋天,可就是缺少了我们小朋友朗朗的读书声。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检查预习效果)在统一为四个自然段之后再按照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秋天到来的消息。第二自然段:田野里的秋景第三自然段:果园里的秋景第四自然段:粮食丰收,人们欢笑三、认记生字过渡:请大家再轻声地朗读课文,将昨天所勾画的生字词语读熟。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自主识记生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汉字:部件组合法、形近字比较法、编顺口溜字谜等方法。四、写生字老师范写“路”,学生跟写学生观察“苹”“秋”。学生书写“苹”“秋”。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 开火车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二、朗读课文,有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课文。(通过简笔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纷纷扬扬”的感觉) 同样方式朗读第二自然段:播放课件帮助学生体会黄澄澄、洁白、红玛瑙等词语,以加深学生对丰收的季节的喜爱之情。并融入自己的朗读。 同样方式朗读第三自然段:播放课件。注意“涨”“笑得咧开嘴”等。同学们什么时候才涨红了脸?什么时候笑得咧开了嘴?并请同学做样子。这些把表示人的动作和词语用在动物和植物及其他物品上时,我们就说他用了拟人的手法。 同样方式读第四自然段:像是比喻手法。通过朗读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三、词语搭配练习课后第三题有一道连线题,你能很快地做出来吗?你还在书上找到其他的吗?你还知道其他的搭配吗?五、写生字老师范写“季”学生观察“丰”“汽”“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并书写。六、作业设计:观察学校、社区景物有没有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七、板书设计: 稻子 棉花 3. 秋天 高粱 苹果 葡萄 枣第三课时一、辨字组词份( ) 扬( ) 平( ) 气( )纷( ) 场( ) 苹( ) 汽( )二、照样子,写词语。一阵阵: 水灵灵: 纷纷扬扬: 三、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高粱 ( )的树叶 ( )的小枣( )的葡萄 ( )的稻子 ( )的苹果四、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飘着 蓝天上 几朵 高高的 白云 五、你家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还注意到哪些景物的变化?试着把它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4 .天路教学目标:1、认字12个,会写8个生字,并理解“神鹰、祥云、巨龙、神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修筑之艰难,理解“天路”的真正含义。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教学重难点: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路?生:水泥路、柏油路、高速公路、石子路、泥巴路师: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的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师指课题,生齐读。)二、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天路指哪条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通过天路真能上天吗?”“天路是怎样修建的?”“天路在哪儿?”三、解决生字词:师:刚才孩子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词语孩子们还读得不准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四、初读课文:师:下面请孩子们翻开书,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师:对,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内容。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一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五、触摸歌词1、指名读歌词的前三节,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谁来说一说作者的美好愿望?2、作者的家乡有什么特点?(课件:青藏高原的图片)3、带着虔诚指名读这三小节4、作者的理想实现了吗?从哪个词语你知道的?5、指名读歌词后两小节。6、齐读歌词。六、老师小结从“盼望”到“看到”,中间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程老师将与你们一起在明天的课上去认识它的神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要想富,先修路。”西藏地处祖国的边疆,虽有青青的牧场,却被高高的山岗挡住了发展之路。藏族同胞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谁来虔诚地说一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那条铁路就是?(青藏铁路)它的通车日期是什么时候?(2006年7月1日)美梦成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开头的诗歌。女同学读歌词的前三节,男同学读歌词的后两节。2、 教授新课 (一)为什么称为天路1、青藏人民把青藏铁路比喻为一条神奇的“天路”(板书:天路),这里我们的问题产生了。指名提出问题。同学们,一谈到“天”,给你什么感觉?(板书高、长、难、美)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一定具有与天相似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青藏铁路简介”部分,并结合前面的歌词思考: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请拿出你们的笔,写下你们的理解,做好阅读中的批注。2、写好之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批注。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批注与同学交流,并及时修改补充。3、学生汇报“为什么称青藏铁路是天路”老师总结。(板书: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 (1)海拔高从课文的哪些语句能体会到青藏铁路海拔高?指名读一读。 (2)线路长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犹如一条巨龙。(课件:青藏铁路地图) (3)修建难你从哪里体会到修建青藏铁路很艰难?(课件:青藏的恶劣环境图片)指名读一读。再请一位同学带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青藏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总结前面三点:谁能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4)意义美还有没有同学有更独道的理解?(因为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美带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所以称它为天路。)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青藏铁路建成的重大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这条铁路又被各族人民誉为什么路?(板书“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其实这条路不仅仅带来了藏族团结、发展、幸福,我们来看看图片,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请同学说一说并上黑板板书。(二)感受困难及精神 过渡:这样的一条幸福路、团结路、发展路、亲情路、关爱路,是谁决策修建的呢?指名读一读该句子,我们还要感谢谁呢?文中哪儿写到了这些英雄们?指名读一读。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修筑铁路的?(板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1、感受设计之艰难2、感受修建之艰难(修路图片)老师当筑路工人的亲人,与准备去筑路的工人学生谈话。青藏修路的筑路工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条钢铁大动脉的修建,不仅如此,他们还创造了九个世界之最。(指名读文中“世界之最”)他们的那种挑战困难、勇创一流的精神更应该令我们学习。(板书:挑战困难、勇创一流)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再读第三自然段。(三)歌曲中升华感悟同学们,2001年春天,青藏铁路正在紧张地建设时,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正在采访的词曲作家屈塬、印青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创作出来了,就是我们课文开头的那段。它的词作者:屈塬,曲作者:印青。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听完后,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自由地说一说。老师引读整首歌词。 (四)课堂小结三、作业:我是小小导游员,写好青藏铁路导游词四、板书设计: 4.天路 神奇天路天堂 第三课时一、辨字组词祥( ) 巨( ) 吉( ) 青( )样( ) 臣( ) 古( ) 清( )二、选词填空 神鹰 祥云 巨龙 歌声1.( )披着霞光。 2.( )翻山越岭3.( )传遍四方。 4.( )飞过蓝天三、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天路 被 人们 青藏铁路 称为 四、“天路”指的是 ,人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条路 。教学反思: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2.读一读,比一比,让学生懂得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3.背一背古诗秋浦歌。4.讲一讲自己的暑假有什么好玩的事,先想后说,注意顺序。5.写一写自己的暑假生活,注意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教学重点1.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练习查字典。2.在读背中扩大积累。3.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学习查字典,掌握部首查字法。2.在读、记、背中扩大积累。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单元小结,导入新课 本单元是我们进入二年级的第一个单元,同学们觉得有困难吗?(鼓励学生学好语文,增加信心)其实学习语文并不难。我们的百花园为我们出示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需要大家积累的一些诗歌、名言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及时复习,希望大家都成为语文学习的小状元。二、学习字典,掌握用法1.让学生自学第一部分查字典的内容。2.学生汇报。3.认识字典的各组成部分。4.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5.怎样在字典中查到生字呢?以“征”字为例,边教学边练习查字典。6.让学生查“棚、深、试、逃”这四个字。7.总结部首查字法。三、读读比比,发现探索同学们读一读屏幕上的5组词语。1.乐园 乐曲 2.进行 银行 3.爱好 好看 4.多少 少年 5.生长 漫长你发现了什么?(声调不同,写出来的词也不同。) 第二课时一、 谈话导新课和学生交流关于“李白”的话题,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二、 学习秋浦歌1.自由朗读2.指名读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讨论。4.教师点拨不理解的地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白发三千丈”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