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有(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3.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观点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答案】a5.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这说明(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abc 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并没有体现人类社会是如何向前发展的,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含的选项,故选a。【答案】a6.漫画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资源a bc d【解析】该题设问为“哲学启示”,两个说法均正确,但都不是哲学角度。【答案】c7.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解析】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遵循规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们服务。【答案】b8.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评价正确的是( )。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否认了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动论a b c d【解析】明显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c。【答案】c9.当今世界人们已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漫画中这个人的错误在于( )。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看到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 bc d【解析】漫画主题为“不要浪费而要节约水资源”,这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入选,而排除。漫画中的人物不一定就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合题意。【答案】a10.“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解析】材料中“法”是指规律,说明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d1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解析】孟子中的两句古语反映了人们如果正确对待客观规律,可以促进实践活动的成功,d项正确。a、c两项单方面强调客观规律,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b项中“改造”是错误的。【答案】a12.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答案】c13.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 )。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b有些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d自然规律是主观对客观的映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律的客观性、人可以认识与利用规律”的理解。选择该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提供的信息中所体现出的哲学道理。a、b、d三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应排除。只有c项符合题意,应选。【答案】c14.秋天,有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了悟人生的真谛?”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禅师的话说明( )。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c规律是客观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常的15.古代周朝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周文王曾告诫臣民:“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坚持适度原则 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 bc d二、非选择题16.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材料二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作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17.我国的稀土蕴藏量和产量在世界上都排第一,是举世公认的稀土资源大国。中国稀土资源探明储量占全球的36.52%,是全球第一大稀土资源大国。中国长期大量出口稀土,现在中国用36.52%的储量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为世界稀土市场的供应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和无序竞争,不仅使我国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大幅下滑,而且给主产地的生态环境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汇报
-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设计大纲
- 运动解剖学课件华东师范
- 中班保育工作总结
- 学校教官个人工作总结
- 轴承的作用和分类
- 初中语文复句讲解
- 劳动教育现场汇报
- 外贸业务员工作总结汇报
- 护理工作者职业体系
- 二年级乘法算式练习(口诀练习)每日一练模板
- 售后沟通技巧课件
- 进制转换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交友的智慧(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园地一 课件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与解析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学校(上沙)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羽毛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