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方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课时检测(1).doc_第1页
【成功方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课时检测(1).doc_第2页
【成功方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课时检测(1).doc_第3页
【成功方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课时检测(1).doc_第4页
【成功方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课时检测(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功方案】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5章 第二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高考随堂体验1(2011海南高考)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h,过程消耗h解析:是有氧呼吸过程,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答案:b2.(2011山东高考)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右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此过程受温度影响,试管中加水是为了创造无氧环境,a、b、c正确。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一些存留在酒精中,d错。答案:d3(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解析:a项无氧呼吸过程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其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b项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c项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没有h的积累;d项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多。答案:d4(2009上海高考)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适宜光照下,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在其光反应阶段可产生atp,但不消耗o2。因可以合成atp,故叶绿体内有atp合成酶。提供o2,在线粒体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提供给叶绿体,但不能为叶绿体提供atp。无光条件下,叶绿体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产生atp。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5(2009天津高考)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通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不产生 co2 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化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解析:细胞破碎后细胞质基质丧失,细胞器完整,无氧条件下,由于没有细胞质基质,无法进行无氧呼吸,通氧后,葡萄糖无法分解为丙酮酸,而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酵母菌也无法进行有氧呼吸;细胞未处理时,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通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能量转化率比无氧呼吸能量转化率大,有氧呼吸消耗 o2,无氧呼吸不消耗 o2。答案:d课时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葡萄糖彻底氧化葡萄糖转化为乙醇葡萄糖脱水缩合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bc d解析:在人和植物体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在分解过程中,第一步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缺氧条件下,人和植物体都能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但是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或乳酸。植物和动物体的细胞内都能进行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多糖,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单糖再形成淀粉等多糖,人体在肌细胞和肝细胞内可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原。故只有过程在人体内不能发生。答案:c2下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如图a所示;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但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繁殖速率不再增加;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所以产生的酒精量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c所示;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均能产生atp。答案:d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atp分子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c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d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atp分子由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tp不断合成、消耗,其含量保持动态平衡。答案:c4(2012阳江模拟)右图表示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种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将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2o。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分解为乳酸,故b正确。答案:b5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释放能量解析:人体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故在人体内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通常利用葡萄糖作为反应的底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因此h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另外,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能释放少量能量,而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答案:a6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解析:甲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co2和酒精。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丙条件下产生的atp不是最少的,产生atp最少的是甲条件下。丁条件下,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一样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产生co2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d7(2012娄底质检)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都需要酶的催化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都能产生水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a bc d解析: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完成,不需要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催化;二者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都会产生atp;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有氧呼吸生成水,无氧呼吸不生成水;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过程会产生h;有氧呼吸中有机物能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吸有机物不能彻底氧化分解。答案:c8.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解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故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若有杂菌污染,杂菌的呼吸作用会影响实验结果;甲在有氧条件下,乙在无氧条件下,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乙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不是空白对照实验。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9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中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c线粒体中的dna也具有转录和翻译的功能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将葡萄糖分解成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是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完成的。线粒体中含有的dna也具有转录和翻译的功能,因此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某些原核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具有和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等。答案:cd10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在细胞内需要量很大,但是含量很少b所有生物的细胞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中,通过热能散失的能量少于储存在atp中的能量d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合成的atp比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合成的atp多解析:atp在细胞内需要量很大,但是含量很少,原因是atp与adp转化迅速;植物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中通过热能散失的能量多于储存在atp中的能量。答案:bc11在某恒定的温度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o2(%)03.06.09.012.015.018.021.0co2释放量mg/(100 gd)20.08.06.09.013.016.018.018.0a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少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d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解析:由题中表格可知,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0)时释放的co2为20.0 mg/(100 gd),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为18.0 mg/(100 gd);氧气浓度为6%时,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氧气的吸收量,不能确定氧气的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对比关系,故不能判定呼吸类型;氧气浓度大于18%后,co2释放量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将表中数据以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可看出d是正确的。答案:ab三、非选择题12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_,其产生的部位是_。(2)反应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过程。(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解析:图中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两种无氧呼吸类型。图中a是丙酮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酒精。答案:(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2)(3)(4)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5)1313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鮰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问题:表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金属离子浓度(mmol/e)相对活性草鱼鮰鱼鳝鱼na30100.83101.4796.03zn21112.38116.06158.13ca2565.2196.1888.18(1)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降解前能有效_acp的活性。据图1可知,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_左右。(2)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_;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_(填“相同”或“不同”),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_。(3)由表可知,对acp活力有激活作用的元素是_,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_来抑制鱼肉鲜味的下降。解析:由题干信息“酸性磷酸酶能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可推知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降解前能有效抑制acp的活性。由图1可以直接看出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5.0,由表可知,na对acp的活性基本不产生影响,zn2可以使acp活性增强,ca2可以使acp活性降低。答案:(1)抑制5.0(2)鮰鱼相同空间结构(3)zn2ca214(2012苏北四市联考)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它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将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一段时间后观察_的变化。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如果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如果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_。解析:(1)本实验是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故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酵母菌产生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