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资料ppt课件_第1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资料ppt课件_第2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资料ppt课件_第3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资料ppt课件_第4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资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Page 1 成员 电气142班 Page 2 Page 3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的根本变化 三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二 我国政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Page 4 社会主义建设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919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 1956底 今 民主革命时期 过渡时期 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Page 5 解决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实际步骤 Page 6 解决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1 统一大陆2 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与恢复3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和清除旧社会遗毒的斗争4 工商业的调整 三反 五反 运动 解决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Page 7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1 没收官僚资本2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3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Page 8 1 没收官僚资本 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即在全国范围展开 到1950年初 人民政府共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2800余家 金融企业2400余家 这些企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Page 9 2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 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的限制 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1952年 私营工业产值的56 已属于加工 订货 统购 包销部分 私营经济中不利于国计民生的部分被削弱以至淘汰 私营经济在数量上是明显上升的 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 3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 全国已有40 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 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Page 10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Page 11 总结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 多种形式 逐步过渡的方式 3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 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Page 12 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1956年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 即我国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Page 13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的根本变化 到1956年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 这表明 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Page 14 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的巨变 生产关系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制度 私有制 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阶级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Page 15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成果 1953 195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比较 1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Page 16 2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 Page 17 国民收入结构表 7 1 1 5 7 3 19 1 个体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国营经济 71 8 53 4 32 2 0 7 0 资本主义经济 6 9 1956年 1952年 18 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来 19 到1956年底 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 与私营商业户数的82 2 实行了公私合营 Page 20 3 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确立 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实施 Page 21 22 4 社会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根本变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 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逐渐消灭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6年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age 23 社会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 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包括各革命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包括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人民民主专政 资本家 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社会阶级关系 Page 24 Page 25 实践证明 一方面 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 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或者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的 Page 26 感谢 人有了知识 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 广泛阅读 古人说 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