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1页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2页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3页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4页
机械设计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9 章章 齿轮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习题解答习题解答 9 2 有一渐开线直齿轮如题图所示 用卡尺测量得两个齿和三个齿反向渐开线之间的法向距离 称为公法线长度 分别为mm11 38 2 W和mm73 61 3 W 齿顶圆直径mm208 a d 齿根圆直径 mm172 f d 数得齿数其24 z 试求 1 该齿轮的模数m 分度圆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a h和顶隙系数 c 2 分度圆直径d 基圆直径 b d 齿厚s及齿顶厚 a s 题9 2图 解 解 1 1 cos 23 mpWW b 取 20 进行试算 则mm001 8 20cos 11 3873 61 m 考虑测量误差 可知该齿轮的模数应为mm8 m 因 2 aa hzmd 即 224 8208 a h 故1 a h 因 22 chzmd af 即 224 8172 c 故25 0 c 2 2 mm192248 mzd mm421 18020cos248cos mzdb 以下按标准齿轮进行计算 以下按标准齿轮进行计算 mm566 122 82 ms 2 invinvr r r ss aa a a 842 29 104 21 90arccos arccos 11aba rr 052838 0180 842 29842 29tantan aaaa inv 也可查表 也可查表 9 2 014904 0180 2020tantan inv mm723 5 014904 0052838 0 1042 96 104 566 12 a s 9 3 试问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的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 其齿数应为多少 又问当齿数大于求得的 齿数时 齿根圆与基圆哪一个大 解 解 22 chzmd af cosmzdb 2 cos1 cos 22 chzmmzchzmdd aabf 当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 bf dd 4145 41 20cos1 25 01 2 cos1 2 ch z a 按正常齿制进行计算 按正常齿制进行计算 因此 当41 z时 齿根圆和基圆接近重合 实际是齿根圆略小于基圆 而当45 41 z时 齿根圆将大于基圆 2 9 4 用模数2 m的标准齿条刀切制齿数90 z的齿轮 轮坯的角速度rad s 5 22 1 试求 1 切制标准齿轮时 刀具中线到轮坯中心的距离L和刀具移动的速度v 2 切制变位系数2 x和2 x的变位齿轮时 距离L和速度v 解 解 1 1 切制标准齿轮时 刀具中线应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作纯滚动 mm902 9022 mzrL mm s45 22 90 rv 2 2 切制变位系数2 x的变位齿轮时 mm942290 xmrL 速度不变mm s4 v 切制变位系数2 x的变位齿轮时 mm862290 xmrL mm s4 v 补充补充 若刀具不变 取mm90 L mm s4 v 而rad s 23 1 试确定加工出来的齿轮参数 因刀具未变 所以齿轮模数2 m mm92234 vr 922 922 2 mrz 因rL 是正变位 8 02 4 8890 mrLx 但因齿数不是整数 最后加工的结果将得到一个外径等于齿根圆直径的圆柱 9 5 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mm3 m o 20 1 a h 25 0 c 22 1 z 5 2 i 试求 1 传动的主要几何尺寸 arrrr fab 以及重合度 并作图标出单齿啮合区和双齿啮合区 的位置 长度比例尺mm mm5 0 l 2 若将中心距增加到刚好保证连续传动时 啮合角 中心距a 节圆半径r 节点啮合时两 轮齿廓的曲率半径 顶隙 c 及节圆齿侧隙j 解 解 1 55225 2 12 izz mm332 11 mzr mm5 822 22 mzr mm5 1152 21 zzma 标准中心距 mm010 3120cos33cos 11 rrb mm525 7720cos 22 rrb mm36 12 22 3 2 11 aa hzmr mm5 85 12 55 3 2 22 aa hzmr mm25 29 25 012 22 3 2 11 chzmr af mm75 78 25 012 55 3 2 22 chzmr af tan tan tan tan 2 1 2211 aazaaz aa 按标准安装进行计算 20 527 30 36 01 31arccos arccos 111aba rr 944 24 5 85 525 77arccos arccos 222aba rr 68 1 20tan944 24 tan55 20tan527 30 tan22 2 1 3 2 刚好保证连续传动时 1 tan tan tan tan 2 1 2211 aazaaz aa 2tan tantan 212211 azzazaz aa 5522 2944 24tan55527 30tan222tantan tan 21 2211 zz azaz a aa 739 22 mm623 33 cos cos 11 rr mm058 84 cos cos 22 rr mm681 117 21 rra mm997 12tan 111 b rCN mm491 32tan 222 b rCN mm931 2 21 m caarrac af mm603 9 cos cos mp 以下部分不要求做 以下部分不要求做 mm308 4 20180 739 22739 22 tan623 332 33 623 33 2 3 2 1 1 1 11 inv invinvr r r ss mm568 3 20180 739 22739 22 tan058 842 5 82 058 84 2 3 2 2 2 2 22 inv invinvr r r ss mm295 5 11 spe mm727 1 21 sej 9 6 在图示齿轮机构中 已知直齿圆柱齿轮模数均为2mm 15 1 z 32 2 z 20 3 z 30 4 z 要求1 4轮同轴线 试问 1 轮1 2和轮3 4有几种传动方案可供选择 用哪一种方案比较好 选定方案的啮合角 是多少 2 若1 2轮改为斜齿轮传动来凑中心距 当齿数和模数不变时 斜齿轮的螺旋角应为多少 3 斜齿轮1和2的当量齿数各是多少 题9 6图 解 解 1 两对齿轮的标准中心距为 472 2112 zzma 502 4334 zzma 按1 4轮同轴线的要求 可有的传动方案如下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方案D 齿轮1 2 标准传动 高度变位传动 正传动 正传动 齿轮3 4 负传动 负传动 标准传动 高度变位传动 采用方案C 并设大齿轮2不变位 123412 coscos aa 956 27 cos cos 3412 1 12 aa tan 2 21 21 zz xx invinv 801 1 20180 956 27956 27 tan 20tan2 3215 tan2 21 21 inv zzinvinv xx 4 2 34 12 21 12 cos2 a zzm a n 456519948 19 502 3215 2 cos 2 cos 1 34 21 1 12 a zzmn 3 06 18 cos 12 3 1 1 z zv 53 38 cos 12 3 2 2 z zv 9 7 一对外啮合标准平行轴斜齿轮机构 其齿数23 1 z 53 2 z mm6 n m o 20 n 1 an h 25 0 n c mm236 a mm25 b 试求 1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 a d 齿根圆直径 f d和基圆直径 b d 2 重合度 和当量齿数 v z 解 解 1 cos2 21 zzm a n 047514961 14 2362 5323 6 cos 2 cos 1211 a zzmn mm842 142cos 11 zmd n mm158 429cos 22 zmd n mm842 1542 11 nana mhdd mm158 4412 22 nana mhdd mm842 127 2 11 nanf mchdd mm842 114 2 22 nanf mchdd costantan tn 643 20 cos tantan 1 nt mm670 133cos 11 tb dd mm603 401cos 22 tb dd 2 tan tan tan tan 2 1 2211tattat zz n mb sin tt 314 30 cos 11 1 1abat dd 448 24 cos 22 1 2abat dd 761 1342 0418 1 6 961 14sin25 643 20tan448 24 tan53 643 20tan314 30 tan23 2 1 51 25 cos3 1 1 z zv 78 58 cos3 2 2 z zv 5 第第 10 章章 蜗杆传动设计蜗杆传动设计 习题解答习题解答 10 1 试述蜗杆左 右手法则的用途 并判断下列各图未指出的蜗杆 蜗轮的转向及齿的螺旋 线方向 图中1轮为主动轮 2轮为从动轮 题10 1图 解 解 10 2 画出题10 1图中各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10 3 题图为一手动起重装置 已知手柄半径mm200 R 卷筒直径mm200 D 蜗杆传动的 模数mm5 m 12 q 1 1 z 50 2 z 摩擦系数14 0 v f 手柄上作用的力为N200 F 如强 度无问题 求 1 图中 1 n转向为重量 Q F举升方向 问蜗杆及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2 能提升的重量 Q F是多少 3 提升后松开手时重物能否自行下降 4 求出作用在蜗轮上三个分力的大小 并标出各力方向 5 重物缓慢下降时各分力方向有无变化 6 题10 3图 解 解 1 蜗杆及蜗轮的螺旋线方向为右旋 2 iTT 12 RFT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