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其一)教学设计阳新一中 邓龙华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形成积累。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形成积累。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难点1背诵默写,形成积累。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一、导入:以岳阳楼的图片导入新课。二、简介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三、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 四、写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五、本诗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 。颔联尤为宏壮雄丽。六、读书,识记字音:旌jng徙倚xy七、解释词句: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幌子)不动夕阳迟(缓慢)。登临吴蜀横分(瓜分)地,徙倚(徘徊)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靠着)危(高处)。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水)青绿色 )波无限悲。八、内容理解: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2.“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3.“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4.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6.“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老木沧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7.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九、根据提示填写诗句:1.由近景到远景,先介绍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后转入景物描写的句子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2.运用对偶句,写出厚重的历史感和诗人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3.运用对偶句,由空间转入时间写出亡国之臣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4.语义双关,写出诗人顾影自怜的悲恨之情的句子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十、留作业:背诵、默写。十一、课堂效果检测题:登岳阳楼(其一)作者是 朝的 。1.由近景到远景,先介绍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后转入景物描写的句子是 , 。2.运用对偶句,写出厚重的历史感和诗人的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3.运用对偶句,由空间转入时间写出亡国之臣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 。4.语义双关,写出诗人顾影自怜的悲恨之情的句子是 , 。十二、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