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doc_第1页
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doc_第2页
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doc_第3页
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doc_第4页
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孟宝(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受人众旅游及自身发展环境的影响,蜀南竹海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诸多不足。未来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开发,要把元生态性作为基础与关键所在,体现生态化、人性化及可持续化的完美结合。同时,打造独具特色的深度旅游产品项目及旅游纪念品,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加人宣传力度。 关键词:蜀南竹海,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深度旅游产品,元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1592.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65 (2011) 07-0091-04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5411 -10500454,北纬2803317 -2802646。作为全国唯一以竹类资源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蜀南竹海凭借独特而丰富的竹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川南地域文化历史的熏陶被国内外游客广泛青睐。早在1988年就蜀南竹海评为“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1999年公布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批准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3年正式通过世界“绿色环球21”认证,成为我国第一个以竹类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又获评“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蜀南竹海游客数量和门票旅游收入逐年递增,己成为四川旅游重点推介的十四个主要旅游景区之一。但受我国旅游业发展大环境和地方发展软硬件环境的制约,蜀南竹海旅游产品开发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立足大众旅游,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生态性体现不够,游客参与性不强,旅游接待能力和景区管理水平滞后,客源市场有限等。概括而言就是由于忽视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导致创新性缺乏,地域特色体现不够。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深度旅游产品开发 关于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虽然对此概念的严格界定存在这分歧,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深度旅游产品开发是针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而提出的。大众旅游产品重在满足现代人开拓视野,追求新异,增长见识的旅游动机,是一种观赏性、片断式、浅层次的观光型旅游消费品;产品的开发者和提供者以打造旅游景观来取悦旅游者,坚持旅游产业化、市场化、经济效益挂帅的经营管理战略;产品的供给方未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比之下,深度旅游产品是后现代人寻求轻松感、舒心感与渴望自我完善的体验型消费品,是后大众旅游产品。此类产品要实现后现代旅游者物我统一的深层次旅游目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意识。产品的开发者和提供者重视科学利用旅游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环境、社会和经济和谐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战略思想川。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DLC (destination Life Cycle)的概念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PLC ( Product Life Cycle)。由市场特性决定了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一般由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构成。1980年,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l依据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DLC z,他认为受产品生命周期变化的影响,旅游地发展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水平,其也具有生命周期。并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六阶段说: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退或复苏期。其次,根据前期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设计了蜀南竹海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调查的问卷,并于2010年10月29,30两日在蜀南竹海各主要景点先后向游客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52份,回收有效调查表50份。通过第一手的问卷统计资料,运用深度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思路,对蜀南竹海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其深度旅游开发的一些思路。 二问题分析 (一)蜀南竹海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胡海霞(1999)在对蜀南竹海生态环境容量计算后得出,蜀南竹海景区最大容量为每年90万人次。依据四川省旅游政务网公布的统计信息,对蜀南竹海景区2000一2010年游客数量和门票旅游收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图1,2所示;注:由于2008年统计资料缺失,没有进行统计)。可以看出,蜀南竹海游客数量2009年以前大致在40一50万之间,2010年猛增到100. 3万。数据表明,其游客数量己经超出了学者估算的理论生态容量。旅游门票收入在2007年以前增长趋势平缓,2007年以后增长加速,景区门票经济趋势明显。2010年相比2001年,蜀南竹海游客数量增长接近2. 5倍,而旅游收入增长了3倍多。根据DLC理论的观点,蜀南竹海景区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期;而借助生态学方法的研究表明,其发展己超出了生态阑值,继续发展下去,将导致其越过稳定期,而直接进入停滞期,甚至衰退期。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共设计问题18个,分别从旅游者个人基本信息、本次旅游的行程安排及旅游产品感触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设问,包括巧道选择题和3道游客自主填写题。问卷调查为有偿调查,每份问卷都有专门的讲解员,负责对游客的填写指导,故问卷数量虽少,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获取信息全面、可信度高。 1.游客基本信息及行程安排分析 问卷统计:从客源地来看,本次调查的50名游客中四川省外的有17人,占总数的34 %;四川省内宜宾市区县的有16人,占总数的32%,四川省宜宾市区县以外的游客为17人,占总数的34%。其中省外游客主要来自于陕西、重庆、山东及云南。旅游组织方式省外游客以旅行社组织为主,而省内游客多为公务商务行及自组织结伴行。出行的交通方式调查结果出人意料,竟有36%的游客选择的是自驾车游。从旅游者行程时间安排及预计支出费用来看,旅游时间以选择2天或3天的居多,支出费用集中在300一1000元(300 500元11人,占总数的22% ;500元以上的26人,占总数的52% )。住宿地及就餐地选择分析见表1可以看出在住宿地上以选择一定档次宾馆和付费农家院舍的居多,而就餐地选择多为景区内专营餐厅。腹孟枢围佣限,狩别足次能状得尔首卜诌份l华尔、尔用 %p i$ l 71各的青睐。一方面可能是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宣传不够,另一方面可能受交通的制约,影响了东部游客旅游动机的实现。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游客的出行方式、住宿方式及就餐地点。在出行方式上,以自组织的自驾游为主,直接导致了景区大气、噪声环境质量的下降;游客对景区内专营餐厅的钟爱使得景区内餐饮店增多,其污水、油烟及生活垃圾都对景区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而住宿方式的选择对未来景区深度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游客享受田园、返璞归真、追求体验的愿望在提升。 2.游客对旅游地旅游产品感触分析 问卷统计:在对蜀南竹海景区的整体影响中,有55%的游客认为和想象的差不多,有21%的游客认为有所出入、不一而论。比想象的好及差的各占9%及巧%。大家不满意的主要景点集中在仙女湖、翡翠长廊及仙寓洞上,主要原因是仙女湖渡船有强制性消费的嫌疑且收费过高;翡翠长廊不满意的原因长廊不“长”、加上车辆停放和垃圾遍地,导致和宣传资料出入太大;而仙寓洞主要是由于部分佛教人士在对游客朝拜、抽签算命时存在欺瞒、宰客现象。较为满意度景点为天宝寨、忘忧谷、观海楼及龙吟寺等,原因是这些地方生态原生性保持较好、地域文化独特。关于蜀南竹海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设问,78%的游客选项集中在自然风景观赏、当地特产与美食、天然氧吧体现等,而对旅游纪念品、接待与服务、民居、民风与民俗感兴趣的较少。关于蜀南竹海的旅游招牌,多数游客感觉名副其实的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和“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而对“绿色环球21”认证、“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持认同感的较少。对蜀南竹海的旅游纪念品,80%的游客认为其存在特色缺乏、纪念性不强和制作粗劣的问题。关于蜀南竹海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零星举措游客认同度的调查见表2,可以看出,游客赞同度高的是更多参与性旅游项目的设计、自主式旅游线路、生态性的良好保持及设立蜀南竹海市,认同度低的是景区现代科技元素旅游项目的引入,其它项目处于二者之间。游客自己考虑的深度旅游开发举措有:旅游高峰时限制人流、竹工艺制品的游客参与项目设计、旅游纪念品销售点的集中化、档次化及价码透明化、给抬滑竿的人提供休息场所等。 结果分析:游客不满意的部分景点反映出蜀南竹海旅游开发过程中管理滞后,甚至达不到大众旅游对景区管理的基本要求。从满意度较高的部分景点来看,游客更注重的是蜀南竹海保持较好原生态性。最吸引游客旅游项目调查表明,蜀南竹海的服务与接待水平、旅游纪念品设计水平等有待提高。对“绿色环球21”认证、“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持认同感的较少表明蜀南竹海在后续生态维护及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使游客很难体验出生物圈保护区的独特性。从游客认同度高的深度旅游产品开发举措反化的期望;同时对以生态旅游为主的蜀南竹海开发现代科技元素旅游项目的反感。游客的个别深度旅游产品开发思路表明人性化不仅仅应限于旅游者,而且要涵盖旅游地的从业者。 三建议 (一)元生态性应成为蜀南竹海景区深度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与关键 关于蜀南竹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部分学者5 -7己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相比原生态性,元生态性更能反映生态型景区应有的开发理念。其关注的焦点是景区原生态性的保持和延续,不但涉及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还意味着景区管理者、服务者及游客生态为本理念的形成和执行。为保障蜀南竹海景区元生态性的体现,其整个旅游的实现过程应是一种无缝组织,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来促使生态型景区的实现。具体来说,要针对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做好景区内各种垃圾源(餐馆、机动车等)的外迁,并严格依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定的标准排放废弃物;对景区内和生态性不协调人工构筑物一律拆除和整改,重建或新建项目在用材、能源及使用上应贯彻低碳理念。当然元生态性的实现不仅仅限于蜀南竹海44 kmZ中心景区,还应该延伸到其76 kmZ的外围景区。 (二)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生态化、人性化及可持续化的完美结合 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不能只把旅客看作是“经济人”,而更应该注重其作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特性。同时,后大众化时代的游客不仅仅需要以市场的眼光去完成旅游活动,更需要以丰富的人性思维去体验自己在景区的所看、所听和所想,这就对景区深度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蜀南竹海景区旅游产品开发要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实现生态化、人性化及可持续化的完美结合。三者的关系表现为性态化的实现是景区深度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人性化体现是开发和管理手段,而可持续性是最终的目标。比如旅游提出的对景区给抬滑竿的人提供体息场所,就表达了对旅游地的从业者给予相应的社会尊重和劳动保障,是人性化的体现;而这一别具特色的交通方式有助于景区生态性的良好保持,两方面的完美结合推动着生态型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蜀南竹海在其深度旅游产品开发中一定要贯彻这一思维,如此其景区的生命周期演化就能正向的,人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三)打造独具特色的深度旅游产品项目及旅游纪念品 蜀南竹海虽是全国唯一以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但国内同类的风景区也不少,如贵州赤水竹海、重庆永川茶山竹海和梁平百里竹海等s7。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蜀南竹海要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地位,必须依靠自己竹林面积广阔、竹种类多、元生态性强的特点,打造独具特色的深度旅游产品项目及旅游纪念级评足体系,而且要在管理过程中史加汪重人性化和细节化,要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努力向SA级景区的标准靠近。针对蜀南竹海的客源地理集中指数偏高这一问题,要继续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积极挖掘华东地区、东南沿海的客源市场,因为这一客源市场属于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其游客素质、消费能力、成熟度都较高,能更好地满足蜀南竹海深度旅游产品注重游客质量的要求。宣传上,除了注重传统的媒体途径(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外,还要着力借助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各种会议及影视媒体的作用。如2010APEC中小企业峰会在蜀南竹海的顺利举办、卧虎藏龙及近期上映的大人物等影片在蜀南竹海取景都对其知名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注释:元生态性的概念是笔者借鉴了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后首创的,其概念 的界定及意义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论证。参考文献:川吴颖,邓祝仁.论深度旅游产品及其开发(J.社会科学家,2006 (4) 117一120.l2 ) Butler R W.f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J.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5一12.(3胡海霞.生态旅游及其开发规划研究以蜀南竹海为例M).成 都:成都理工学院出社,1999.44 -47.(4张设华,张云霞,唐讯.蜀南竹海设市与塑造蜀南竹海旅游品牌 之构想(J.宜宾学院学报,2004 (4) :52一55.(5 ) a和琳,蜀南竹海旅游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 2000,22(1) :7一8.(6潘文全,浅析宜宾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 场,2000,16 (2) :114一115.(7黄河.蜀南竹海的再生性旅游开发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9 (9) :60一63.(8杨晓霞,张明举,蜀南竹海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J.西南师 范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7 ) : 255 - 259. 责任编辑:许洁外,还要着力借助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各种会议及影视媒体的作用。如2010APEC中小企业峰会在蜀南竹海的顺利举办、卧虎藏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