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 考能精选细练8.doc_第1页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 考能精选细练8.doc_第2页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 考能精选细练8.doc_第3页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 考能精选细练8.doc_第4页
【状元之路】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 考能精选细练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状元之路】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钻石卷 考能精选细练8一、(2014广东省玉湖中学5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纵:放任b贼窘,退巢庙湾 巢:驻扎c顺之疾甚 疾:痛恨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解析疾:病,动词。答案c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翰林院庶吉士。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不少心得。解析此役为小胜,不是“全部歼灭”。答案b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译文:_(2)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译文:_答案(1)(顺之)离开京城到蓟镇核查士兵人数,回京奏报缺员三万多人,并奏陈了九条建议。(2)李遂计划长期包围,困住倭寇,唐顺之则认为这不是好办法。参考译文唐顺之,字应德,江苏省武进人。顺之生下来就有超常的天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嘉靖八年的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庶吉士。主考官张璁厌恶翰林,将所有庶吉士调出翰林院担任其他职务,唯独想让唐顺之留下。唐顺之坚决拒绝,于是被调任为兵部主事。倭寇侵扰蹂躏江南的时候,赵文华出任军队统帅,他向皇帝上书,推荐唐顺之,唐顺之就担任了南京兵部主事。(顺之)离开京城到蓟镇核查士兵人数,回京奏报缺员三万多人,并奏陈了九条建议。不久,朝廷命令唐顺之前往浙江统帅军队,和胡宗宪一起商议抗击倭寇的办法。唐顺之认为对付倭寇最好的办法,应该把他们阻截在海外,假如放任倭寇让他们登上陆地,那么,内陆就会都遭受侵害。于是他亲自乘船出海,从江阴直抵蛟门,一昼夜行了六七百里。随行的人都很害怕,呕吐不止,而唐顺之神态自如。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斩杀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唐顺之被提升为太仆少卿。胡宗宪认为唐顺之的权力不够大,朝廷便又加封他为右通政。唐顺之听说倭寇进犯长江北岸,急忙下令总兵官卢镗到三沙抵御,自己带领副总兵刘显快速增援,和凤阳巡抚李遂一起在姚家荡大破倭寇。敌人没有办法,退到庙湾驻扎。唐顺之率兵攻打庙湾,双方伤亡人数差不多。李遂计划长期包围,困住倭寇,唐顺之则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他率领部队进攻倭寇营垒,并用火炮助战,但没有攻下。此时三沙又屡屡告急,唐顺之便又往三沙增援,他督率卢镗、刘显进攻,又没有成功。唐顺之非常生气,亲自骑马上阵指挥。倭寇建起高大的瞭望楼来侦察官军情况,见唐顺之的军队军容严整,便固守阵地不出击。刘显请求退兵,唐顺之不答应,拿着刀径直向前冲,杀到离倭寇营垒一百多步的地方。卢镗、刘显担心失败,坚决请求唐顺之撤回。这时正值盛夏,唐顺之在海船上两个月,身体很不舒服,返回太仓。李遂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李遂担任凤阳巡抚。唐顺之这时病得很厉害,但因为军情紧急,就不敢推辞。他渡过长江,倭寇已经被李遂等人剿灭。唐顺之对于学问,没有不研究的。对天文、乐律、地理、兵法,没有不穷根究底的。他大量收集古今书籍,加以剖析补充,分门别类,编出六编,流传于世,读书人不能掌握其中的深意。他向王畿学习良知说,曾经关起门来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获得很多心得。他写的文章,恢宏恣肆,纡徐曲折有名家的风范。唐顺之一辈子坚守节操严格要求自己。他把门板拆下来当床用,也不配褥垫。二、(2014广东省实验中学考前热身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司徒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俘掠,谓之“淘虏”,都将先择其善者,余则士卒分之,以是为常。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为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恻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者。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月余,招安寨皆空。(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伪署观察使 署:部署b今司徒不加存恤 存:抚恤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 听:听凭d斥而广之 斥:扩大解析署:委任。答案a6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b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c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d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建派兵五万围攻彭州,很久不能攻克,彭州老百姓都逃窜藏匿在山谷之中。b王先成一共提出了革除“淘虏”弊端的四项建议,王建非常高兴地全都采纳了。c王建两天后就颁布了安民条令,躲藏在山中的老百姓竞相出来,奔赴招安寨。d有了街市之后,百姓可以通过出售沤制的麻来换取钱粮,渐渐就离开了招安寨。解析“明日”指第二天。答案c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宗侃恻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译文:_ (2)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译文:_答案(1)王宗侃十分悲戚,不由得一再移动他坐着的床向前询问王先成,惊慌地说:“这种情况确实有,该怎么办好呢!”(2)老百姓看到自己村落没有被残暴抢掠的灾难,渐渐地(回乡)重操旧业。参考译文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二十六日),司徒王建派遣同族子弟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带领军队五万攻打彭州,杨晟迎战却战败,王宗裕等当即围攻杨晟。很久不能攻克,当地百姓都窜逃藏匿在高山深谷之中。王建各个营寨的士卒每天出去掳掠抢劫,把这叫做“淘虏”,对搜抢来的人民财物,军中将领先挑选那些好的,剩余的让士兵们瓜分,把这当作寻常事。有一个军士王先成,是新津人,本来是个书生,适逢天下大乱,便参军从武,他揣测各位将领中只有北面营寨的王宗侃最为贤明,就前往劝王宗侃说:“彭州本来是西川的属地,陈敬、田令孜召来杨晟,割出四个州授给杨晟,任命杨晟为观察使,与他们共同抗拒朝廷命令,现在陈敬、田令孜已经平灭,而杨晟仍然占据着彭州,彭州的人民都知道西川是他们的大府,而检校司徒王建是他们的官长,所以王建的大队人马到达彭城一带之初,当地百姓并不进入城内归附杨晟,而是逃往高山深谷躲避起来,等待着王建的招抚。现在王建军队到达已经几个月了,百姓没有听到招抚劝降的命令,相反纵容军中士卒一再大肆抢掠,与强盗贼寇没有什么两样,他们抢夺百姓的资财货物,追逐百姓的家畜财产,把那些年老体弱的人以及妇女分给士兵做奴婢,使这里的父子兄弟骨肉分离愁苦怨怒。那些在山谷中的人,酷暑暴雨之下无遮无盖,不时受到毒蛇猛虎的残害,孤苦危险,又饿又渴,没有诉苦的地方。彭州百姓开始时认为杨晟不是他们的官长而不遵从他,现在检校司徒王建对他们不加爱抚救济,他们就会改变初衷想念杨晟了。”王宗侃十分悲戚,不由得一再移动他坐着的床向前询问王先成,惊慌地说:“这种情况确实有,该怎么办好呢!”王先成请求分条开列写成状纸以便禀告王建,事情共有四条:“其一,请求招抚山谷中的百姓。其二,请求禁止各营寨的军中士兵和子弟,一个也不准出去搜掠百姓,在各营寨的旁边立石碑,七里方圆之内听凭打柴放牧,有敢超越石碑的斩杀。其三,请求设置招安寨,寨中能容纳下几千人,以安置所招来的百姓,我王宗侃请求从所部将校中挑选谨慎干练的人,做招安将领,令他带领三十人日夜手持武器巡逻护卫。其四,彭州的土地适于种麻,这里的百姓在没有进山时将大量的麻沤藏起来,应当命令县令明确告知百姓,分别回到田间故里,挖出沤藏的麻卖掉,换取资财粮食,这样必定会逐渐恢复旧业。”王建接到状文大为欢喜,当即施行,全部照办。第二天,发布的告示传下,威严的军令赫然在目,没有人敢违。第三天,躲藏在山谷中的百姓竞相出来,像赶集一样奔赴招安寨,招安寨容不下,就开辟地盘扩展寨子。逐渐地又有了集市,百姓又拿出收藏的麻贩卖。招安寨的人民看到自己村落没有被残暴抢掠的苦难,逐渐回到故里重操旧业。一个多月的时间,招安寨里都空了。三、(2014广东省揭阳市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选自宋史列传十一)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景隶麾下 隶:附属,属于b拜横海军节度 拜:授予c周祖微时与景善 善:友好d民有讼必面诘之 诘:责备解析诘:审问。答案d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b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c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d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解析注意主语。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早期曾三易其主,先后侍后梁后唐后晋。b后晋二年,在戚城大败契丹军,累迁至横海军节度,但后来契丹攻入汴京,用契丹人取代王景的职位。c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d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解析“便之”意动,民众认为这件事带来了方便(是王景给民众带来了方便)。答案c1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译文:_ (2)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译文:_答案(1)王景归途停留在常山时,听说契丹主死在了乐城,立刻抄小道回到自己的防区(横海军),攻入城关,契丹人逃跑了。(2)先前,秦、凤两州被蜀军攻陷,两州旁边的蕃汉人到朝廷请求收复(失地)。参考译文王景是莱州掖人(现在的莱州市),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王景年轻时风流倜傥,善于骑射,不从事生产的正事,和同乡里的恶少年结伙做强盗,英勇果敢有很大的名气。后梁大将王檀镇守滑台,因为王景是隶属他的部下,于是与他一起和后唐庄宗李存勖奋战于黄河边。王檀有功,王景在其左右侍奉。庄宗攻入汴京,王景投降庄宗,迁升为奉圣都虞候。清泰末年,跟从张敬达围攻晋阳,遇到契丹来支援,于是王景率领其部下归顺晋祖。天福初年,被授予相州刺史。范延光拥据邺城叛乱,所属郡县多被他胁迫而听从他,唯独王景分兵拒守。晋祖表彰他,让他升迁耀州团练使。后晋二年,在戚城大破契丹,又升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担任郑州防御使,后又出京担任晋州巡检使,被授横海军节度使。契丹攻入汴京,用他的乡党取代了王景。王景归途停留在常山时,听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乐城死了,随即抄小道回到自己的防区(横海军,在沧州),攻入城关,契丹人逃跑了。周祖在还没发迹时(窘迫时)与王景交好,等到即位后升他兼做侍中。王景从行伍起家,平时也没什么智谋,然而面对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子,一定当面审问,没有大的错误,就教育一下然后就放了他们。不被下面的官吏动摇,因此当地民众都认为带来了方便。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以此想留住他)。过不久,又让王景担任护国军节度,一年之后,又升迁镇守凤翔。晋世祖即位,升为中书令。先前,秦、凤两州被蜀军攻陷,州旁的少数民族的人到朝廷请求朝廷派兵收复失地,晋世宗命令王景和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讨罚,相继攻陷砦栅,于是命令王景担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大败蜀军,斩敌首数万级。宋初,担任太子太保,被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宋太祖设宴赏赐,又让他担任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王景性格谦虚,对下属谦和有礼。每朝廷有使臣到,即使地位不够高的人也一定降阶送迎,周到有礼。左右的人有人说:王位固然要尊崇,也不要过于压抑自己。王景说: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当初被封郡王,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特别看重,用万余串钱赠送张昭。左右的人有人说这个礼太大。王景说:我在当兵的时候,就听说张尚书的大名。现在出使于我,是朝廷对我的厚爱啊。我怎么可以拿以往的旧例来限制呢。四、(2014河北省保定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崇宁四年,西夏骚动,郡调兵捍御,世忠在遣中。至银州,夏人婴城自固,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既而以重兵次蒿平岭,世忠率精锐鏖战,解去。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问俘者,曰:“监军驸马兀移也。”跃马斩之,敌众大溃。钦宗即位,从梁方平屯浚州。金人压境,方平备不严,金人迫而遁,王师数万皆溃。世忠陷重围中,挥戈力战,突围出,焚桥而还。钦宗闻,召对便殿,询方平失律状,条奏甚悉。转武节大夫。诏诸路勤王兵领所部入卫,会金人退,河北总管司辟选锋军统制。建炎二年,金人再攻河南,翟进合世忠兵夜袭悟宣营,不克,反为所败。会丁进失期,陈思恭先遁,世忠被矢如棘,力战得免。还汴,诘一军之先退者皆斩,左右惧。进由是与世忠有隙,寻以叛诛。兀术将入侵,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世忠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帝凡六赐札,褒奖甚宠。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去世,升任太师,追封通义郡王。(节选自宋史)1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人婴城自固 婴:围绕b以重兵次蒿平岭 次:驻扎c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 幸:希望d帝凡六赐札 凡:总共解析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答案c1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世忠在疆场上勇武善战的一组是()嗜酒尚气,不可绳检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挥戈力战,突围出,焚桥而还世忠被矢如棘,力战得免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abc d解析是说韩世忠的缺点。是说宋兵败,韩世忠也退兵。说的是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答案b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世忠青年时便显现出勇武善战的能力,十八岁入伍,勇冠三军。后来,在西夏银州城作战时,力斩西夏监军驸马兀移,击溃敌军。b韩世忠跟从梁方平镇守浚州,但因梁方平防守不严密而兵败。韩世忠奋勇突围后,见到皇帝,历数梁方平过失。c金兵统帅兀术南侵,皇帝召集诸将商议逃跑路线。韩世忠劝谏皇帝不要放弃江淮继续逃跑,于是皇帝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镇守镇江。d在江阴,韩世忠率领八千多士兵阻击了兀术号称十万的大军,夫人梁红玉亲擂战鼓助威,金兵最终没能渡过长江。解析韩世忠力斩西夏监军驸马兀移是蒿平岭一役,不是在银州。答案a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钦宗闻,召对便殿,询方平失律状,条奏甚悉。译文:_ (2)还汴,诘一军之先退者皆斩,左右惧。进由是与世忠有隙,寻以叛诛。译文:_答案(1)钦宗听说这件事,就在便殿召见韩世忠,询问梁方平违反军纪的情况,韩世忠逐条上奏,非常详细。(2)韩世忠回到汴京,调查全军先撤退的军士,(将这些人)全部斩首,韩世忠身边的将士都很害怕。丁进从此与韩世忠有了嫌隙,不久丁进因为叛降被杀。参考译文韩世忠,字良臣,是延安人。身材高大秀美,目光如电。早年时候勇猛非常,能骑生马驹子。家中贫穷没有产业,特别喜欢喝酒且意气用事,不肯受约束。十八岁的时候,凭借勇敢在乡州应募,隶属赤籍,能拉开强弓,飞驰射箭,神勇为三军之首。崇宁四年,西夏发生动乱,郡府调兵捍卫守御,韩世忠在派遣的士兵之中。到了银州,西夏人环绕城池固守,韩世忠攻破关口杀死敌将,把他的头颅扔到女墙之外,各部军队乘机攻入,西夏人大败。接着西夏人派重兵驻扎在蒿平岭,韩世忠率领精锐部队一番苦战,西夏人撤兵离开。不久西夏人又出现在小路,世忠独自率领敢死的士兵殊死搏斗,敌人稍微退却,(韩世忠)看到一名骑士很是锐敏强悍,问俘虏那是谁,俘虏说:“是监军驸马兀移。”韩世忠就策马飞奔斩杀了他,敌人大败。钦宗登上皇位,韩世忠跟从梁方平驻守浚州。金人逼近边境,梁方平防备不严密,金人逼近就逃跑了,几万朝廷的军队都溃败了。韩世忠身陷重围之中,挥舞兵器奋力战斗,冲破包围出来,烧了桥回到都城。钦宗听说这件事,就在便殿召见韩世忠,询问梁方平违反军纪的情况,韩世忠逐条上奏,非常详细。调任武节大夫。诏令各路勤王的兵马带领所属的部队来京护卫,恰逢金人退兵,河北总管司任命韩世忠为选锋军统制。建炎二年,金人再次攻打黄河以南,翟进会合世忠的部队连夜袭击悟宣营,没有攻克,反而被他们打败。又赶上丁进失约,陈思恭先逃跑,韩世忠中箭就像棘刺一般,奋力苦战才得以脱险。回到汴京,调查全军中先撤退的人,(将这些人)全部斩首,身边的人都害怕。翟进因此和韩世忠有了隔阂,不久因为反叛被诛杀。金兀术将要入侵大宋,皇帝召集各位将领询问帝辇应移避的地方,张俊、辛企宗劝说皇帝应经由鄂州和越州去长沙,韩世忠说:“国家已经失去了河北,山东,如果又放弃江、淮,哪还有什么地方呢?”于是让韩世忠任浙西制置使,镇守镇江。不久金兀术分几路渡过长江,各个屯兵驻守的地方都败了,韩世忠也从镇江退后保卫江阴。金兀术派使臣通报,约定日期大战,韩世忠答应了他。战斗将近十个回合,梁夫人亲自拿着桴槌击鼓,金兵最终没能渡河。这场战役,金兀术军队号称十万,韩世忠仅有八千多人。皇帝一共六次来信,褒扬奖励很荣耀。官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去世,升任太师,追封通义郡王。五、(2014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傅岐,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人有因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始新,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狱曹掾固争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岐曰:“其若负信,县令当坐。”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岐后去县,人无老少皆出境拜送,号哭闻数十里。至都,除廷尉正,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记室,兼舍人如故。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大同中与魏和亲,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舍人如故。岐在禁省十余年,参与机事,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魏。三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曰:“魏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侯遣使,令侯景自疑,当以贞阳侯易景,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政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涡阳复新败退,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景果有此疑,遂举兵入寇,请诛朱异。二月,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大款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节选自南史列传六十傅琰传)注傅岐:南朝梁重臣傅琰的孙子。侯景:东魏旧将,降梁,后又举兵反梁,史称“侯景之乱”。大款:隆重盛大的礼节。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录:逮捕b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 状:情况c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 止:举止d必是设间,故令贞阳侯遣使 间:时机解析间:离间(的计谋)。答案d1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傅岐见识出众的一组是()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若许通好,政是堕其计中乃遣石城公大款送之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叹服a bc d解析表现傅岐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是朝廷的做法;侧面表现傅岐见识出众。答案b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岐曾经仕途偃蹇。最初担任南康王左常侍,后来兼任尚书金部郎。因母亲去世辞去官职,服丧结束后因疾病被闲置了很久,后被任命为始新县令。b傅岐才能卓异,方法独特。郡府对在斗殴中致死人命的罪犯严刑审讯,毫无结果;始新县令傅岐凭自己的能力轻而易举地让案犯认罪伏法。c傅岐见解独特,长于辩才。魏国指使败将萧明派人回梁国,表明魏国想与梁国通好的愿望。梁国众臣一致主和,傅岐却力排众议并最终说服了皇帝。d傅岐洞察力强,目光高远。侯景请求宣城王出送,傅岐建议拒绝;订立城下之盟后,文武大臣以为都城之围就此解除欣喜不已,傅岐却看破了侯景的用心。解析“最终说服了皇帝”错误。“帝遂从之”是听从了朱异等人的议和主张。答案c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郡乃移狱于始新,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译文:_ (2)当以贞阳侯易景,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政是堕其计中。译文:_答案(1)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傅岐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立即认罪了。(2)倘若用贞阳侯交换侯景,侯景就会心意不安,必定图谋生祸叛乱。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中了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