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14篇 鱼我所欲也.doc_第1页
【聚焦中考】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14篇 鱼我所欲也.doc_第2页
【聚焦中考】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14篇 鱼我所欲也.doc_第3页
【聚焦中考】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14篇 鱼我所欲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篇鱼我所欲也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二者不可得兼得兼: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如,假使(4)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更重要(5)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6)死亦我所恶 恶:厌恶,与“欲”相反(7)一箪食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8)一豆羹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9)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10)妻妾之奉 奉:侍奉(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2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意思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意思辨别(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意思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意思从前3古今异义(1)一豆羹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器具(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4一词多义(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予(2)而:蹴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3)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4)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5)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6)尔:呼尔而与之助词与尔同销万古愁代词,你(7)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宫室之美为之做5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在文中意思为感激(2)动词作名词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在文中意思为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二、成语积累舍生取义三、名句积累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四、关键句子翻译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五、文意理解1结合本文及孟子两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使用大量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示例,鱼我所欲也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得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2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性吗?为什么?有必要,孟子的“义”告诉我们要有舍己为人等值得学习的精神。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要珍爱生命,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鲁迅先生,用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义举。六、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通过生与义的对比,以路人宁死不食不义之食与面对物质诱惑而丧失本性的人为例,劝勉人们要时刻保持本心,努力做到舍生取义。名校模拟与名师预测一、(2014保定一模)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b.c. d.2翻译下列句子。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3第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用原文的话回答)4第段作者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者“不辩礼义接受万钟”)”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二、(2015河北名师预测)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弃不以物喜 以:因为吾谁与归 归:归依2翻译下列句子。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居庙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