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窦娥冤教学设计(共2课时)第一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文节选自窦娥冤的楔子和前三折。从结构上看,是属于全剧的序幕、开端、发展和高潮。剧中写了孤苦无依的寡妇窦娥拒绝张驴儿的求婚,被张驴儿诬告“药死公公”,并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屈打成招,而被斩首示众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剧情以“冤”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2解析: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教学要在整体把握全剧的基础上,重点把握高潮部分的第三折,要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要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含义上去理解、把握。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常识,介绍元杂剧的体制。(2)理解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3)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通过其悲惨遭遇,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2解析:(1)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常识及体制。(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把握全文及筛选信息的能力。(3)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透过人物生存境遇看一个社会的能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对戏剧的了解不多,教学时要先介绍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弄清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为学生学习窦娥冤打下基础。2.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考虑,有的学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的能力还不到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一定的引导,确保学生能顺利的筛选信息。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戏剧知识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多媒体,以便学生能很好的进入课堂氛围中。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最好。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深入理解小结(二)教学情景一、导入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被焦母活活拆散,双双殉情,他们的精魂化为鸳鸯。牛郎织女中的牛郎和织女也被王母娘娘用一条金簪隔在银河两岸。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很多也是遭遇悲剧的结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同类型题材的悲剧作品窦娥冤。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一)文学常识积累:关于元杂剧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长生殿清洪昇、雷峰塔清方成培中国十大古典戏剧: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濂、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结构: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音乐: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角色: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一般规定,一个剧本一个主角。以男主角为主的叫“末本戏”;以女主角为主的叫“旦本戏”。在剧本中不是主角不能唱,只有说白和动作。剧本的构成: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范”,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 设计意图:积累文学常识。师生活动:教师补充,学生笔记。(二)基础知识积累1、识记基本的知识。盗跖() 前合后偃() 罪愆()苌弘() 亢旱() 暄()盗跖颜渊:跖,传说中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留影子。形容孤独一人。古陌荒歼:指荒凉的地方。阡、陌,田间小路。2、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师生活动:教师投影,学生补充。三、整体感知问题1:浏览课文,概括故事情节。明确:窦父将窦娥抵债蔡婆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赖债害命张驴儿父子救蔡婆父子逼窦娥成婚(窦娥不从)张驴儿欲害死蔡婆霸占窦娥张父误食有毒羊肚儿汤张驴儿逼婚(窦娥不从)张驴儿告官州官不察定窦娥死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达到把握全戏的脉络。四、深入理解问题2:请同学讨论窦娥一生的遭遇。明确:(1)父女分离 (2)失母丧夫的打击 (3)泼皮流氓的欺压 (4)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问题3:请同学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 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问题4:请同学讨论:从窦娥的遭遇看元代社会背景。明确:(1)放高利贷的现象。 (2)流氓恶霸的横行。 (3)官吏的贪赃枉法。 (4)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 (5)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6)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元代的社会背景。五、小结从窦娥冤的初步分析下,我们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几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个人好比一个个“打头针”,一旦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环境对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六、目标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二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精彩语句进行鉴赏学习的意识。7、 配餐练习 a组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错勘(kn) 甘霖(ln) 衔冤(xin) b、湛湛(zhn) 古陌(m) 前合后偃(yn)c、罪愆(qin) 亲眷(ju)暑气暄(xun)d、亢旱(kng)盗跖(zh)杳无音信(yo)2、下列选项中注释不完全正确的项是( )a、行动些(走快些) 净(俗称花脸) 磨旗(摇旗) 正旦(扮演女主角)b、只合(只应该) 兀的(突然地) 卜角(扮演老妇人) 断送出(送往)c、旗枪(旗杆头) 暑气暄(暖) 兀那(那) 亢旱(大旱)d、寿延(寿长) 错勘(错误地判断) 一陌儿(钱百文) 干家缘(操劳家务)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花流水,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b、杂剧剧本由曲词、宾白、科、舞台说明等构成。c、杂剧角色分末、旦、净、杂等,正末、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每折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b、课文所选的法场一折是全剧的高潮。c、窦娥冤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安排情节,深化了主题,使悲剧气氛更加浓郁d、杂剧采用唱、科、白结合来表演故事,通过曲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5、对角色名外、净、旦、末解释正确的项是( )a、中年男子 女角 女主角 男角b、老年男子 花脸 女角 男角c、男角 花脸 女角 老年男子d、老年男子 女角 女主角 男主角6、对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a、诉说无端受罪,蒙冤含屈b、对命运不公、天地不公发出呼喊c、表达内心极度愤怒 d、不能怨王法,只能怨天地。7、对下面几个典故涉及的人物或朝代判断正确的一项(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望帝啼鹃a、汉代苌弘战国邹衍汉代杜宇b、周朝苌弘战国邹衍汉代杜宇c、汉代苌弘春秋燕惠王 宋代 蜀王杜宇d、周朝苌弘春秋燕惠王 宋代 蜀王杜宇8、剧中窦娥临刑时所发出的三桩誓愿,从内容和所表现的窦娥的思想感情方面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并列关系b、递进关系c、因果关系d、条件关系9、对这三桩誓愿的有关内容和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桩誓愿典出庄子、太平御览、汉书。b、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c、三桩誓愿反映出窦娥的反抗性格到了顶点,全剧达到了高潮。d、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但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10、这三桩誓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作者写作目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借助想像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显示窦娥冤情深重和她坚强的反抗性格。b、表现了作者自己对窦娥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c、作者同情窦娥的遭遇,但又无法实现其愿望,只能借助这种迷信手段来处理。d、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仇恨黑暗,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和斗争意志。11、元曲中有不少当时的口语词汇,对加点词汇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只合(只应该)把清浊分辨(2)可怎生(怎么)糊突了(不明白)了盗跖、颜渊(3)我窦娥向哥哥行(这边,那边)有句言(4)不提防遭刑宪(拷打)(5)则是(却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6)念窦娥葫芦提(糊里糊涂)当罪愆(7)这都是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8)兀的(这)不是我媳妇儿a、(1)(3)(5)(6)(8)b、(1)(2)(4)(5)(6)(7)c、(3)(5)(6)(7)(8)d、(1)(4)(5)(6)(7)(8)12、元杂剧的曲的音乐谱式。在窦娥冤中,不完全属于曲牌的选项是( )a、滚绣球、耍孩儿、端正好、快活三b、倘秀才、耍孩儿、鲍老儿、二煞c、一煞、鲍老儿、叨叨令、倘秀才d、一煞、滚绣球、叨叨令、正宫13、请判断下一说法正确与否。窦娥在诉冤的过程中有对天的怀疑与斥责,又有对天的依赖,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在实际上反映了作家思想的矛盾,表现了作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通过指责天地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变革现实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变这现实社会,找不到理想的道路,只能寄希望于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这一冤案。( )14、下面是窦娥冤中一支有名的曲子滚绣球。对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写作意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出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a、运用了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申冤报仇的心理。b、运用了对偶、对照、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d、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二、填空题1、戏剧:一种综合运用 、 、 、 等艺术手段,塑造 ,反映 的舞台艺术。作为一种 的“戏剧”实际上指剧本。2、戏剧的基本要素: 和 是戏剧文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戏剧文学中, 具体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戏剧语言包括 和 。3、戏剧的种类:(1)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 、 、 等。(注意:戏曲是富有民族特点的歌剧。)(2)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和 。(3)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可分为 和 。 (4)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 、 和 。4、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 、 、 等有机结合起来的 形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 ,有的还加一个 ,剧本由 、 、 三部分组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 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 和 一人独唱至终。5、杂剧角色:角色分 、 、 、 、 、 等。6、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白朴的代表作是 ,郑光祖的代表作是 。【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d2、b3、d4、c5、b6、d7、b8、b9、d10、c11、a12、d13、14、c二、填空题:1、文学 音乐 舞蹈 美术 人物形象 社会生活 文学体裁2、戏剧冲突 戏剧语言 戏剧冲突 人物语言 舞台说明3、(1)话剧 歌剧 舞剧 (2)独幕剧 多幕剧 (3)历史剧 现代剧(4)悲剧 喜剧 正剧4、歌曲 宾自 舞蹈 四折 楔子 曲词 宾白 舞蹈 夸曲 正旦 正末5、旦 净 末 丑 外 小心 老老6、窦娥冤 汉富秋 墙头马上 倩女离魂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 (主备人: 余欢) 学科长审查签字: 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4 第1课 窦娥冤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文节选自窦娥冤的楔子和前三折。从结构上看,是属于全剧的序幕、开端、发展和高潮。剧中写了孤苦无依的寡妇窦娥拒绝张驴儿的求婚,被张驴儿诬告“药死公公”,并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屈打成招,而被斩首示众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剧情以“冤”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2解析: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教学要在整体把握全剧的基础上,重点把握高潮部分的第三折,要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要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含义上去理解、把握。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常识,介绍元杂剧的体制。(2)理解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3)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通过其悲惨遭遇,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2解析:(1)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常识及体制。(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把握全文及筛选信息的能力。(3)通过对窦娥冤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透过人物生存境遇看一个社会的能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对戏剧的了解不多,教学时要先介绍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弄清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为学生学习窦娥冤打下基础。2.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考虑,有的学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的能力还不到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一定的引导,确保学生能顺利的筛选信息。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戏剧知识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多媒体,以便学生能很好的进入课堂氛围中。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最好。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回顾全文深入理解评价鉴赏总结全文(二)教学情景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讲解了元杂剧的有关知识,并初步理清了本剧的故事情节,并且感受了窦娥一生的遭遇,并讨论、分析了窦娥悲剧命运产生的社会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在戏剧语言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一个善良的女性、一个弱小无助的寡妇在流氓恶棍和贪赃枉法的昏官的迫害下。怎样一步步沦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女性、成为不朽的舞台形象,深入挖掘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探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二、回顾全文(多媒体展示)窦父将窦娥抵债蔡婆向赛卢医讨债赛卢医赖债害命张驴儿父子救蔡婆父子逼窦娥成婚(窦娥不从)张驴儿欲害死蔡婆霸占窦娥张父误食有毒羊肚儿汤张驴儿逼婚(窦娥不从)张驴儿告官州官不察定窦娥死罪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全戏以便学生分析课文。三、深入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窦娥的人物形象)问题1:窦娥被父抵债做蔡婆的儿媳,却丧夫早寡,她与蔡婆婆的关系如何?明确:很融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窦娥和蔡婆的关系。问题2:窦娥与婆婆“诀别”的场景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明确: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善良、孝顺、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戏剧中的人物性格。问题3:对簿公堂时,窦娥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三次,她是用什么样的行为来回敬衙门和张驴儿的?明确: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有主见、刚强的性格特点,但支撑其意志的却是封建的天命观和“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戒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问题4: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诉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鬼神的怨恨与控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问题5:概括“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反映了窦娥怎样的情感性格?明确:(1)血洒白练:不落红尘 (2)六月飞雪:洁白不染 (3)亢旱三年:惩罚世道 以上几处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四、评价鉴赏研读“三桩誓愿”部分,理解课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问题6:作者写两桩誓愿的应验,这在艺术性方面有什么效果?明确: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不仅设计了三桩誓愿,而且写了两桩誓愿的应验。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有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艺术效果的评价鉴赏。五、总结全文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生动感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六、目标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三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基础知识。7、 配餐练习b组题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元剧的作品,流传到现在的各种本子,共有一百四十多种。如果根据元代末年钟嗣成所编录鬼簿记载的作家与作品,其撰有杂剧的作家,共为一百十一人,作品约五百种左右。则今存者包括无名氏作品在内,不过是总数的四分之一强。钟嗣成本身也是一位杂剧和散曲的作家。其所记作家中,有一部分和他是朋友,另一部分则为他所不及见的前辈已死名公才人,甲,意思是指书中所记载的作家,多半皆已物故,即当时尚健在者,照钟氏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是要死的,迟早成为鬼物,所以叫录鬼簿。以后又有续录鬼簿,据说是元末明初的杂剧作家贾仲名所编,或疑其不确。但钟嗣成这本录鬼簿,对于研究元剧的作家和作品,却有很大的好处。这里不但记载了某个作家作了一些什么杂剧,同时还乙提到各个作家的籍贯和生平。这本书在元代末年写成,可以说是元剧作家们同时代人的著作,应比钞撮成书者为可信。但是,近年有人专从明代的记载或一些明代所编杂剧总集而去订定某作品非某作家所作,或某作品应属某作家,虽能自成一说,似不至较录鬼簿更为可信。1、甲处脱落了一句话,下列各项中最恰当的一项( )a、他把这部书的书名确定为“录鬼簿”b、这部书的书名被他定为“录鬼簿”c、其书名为“录鬼簿”d、这部书的书名被他定为“录鬼簿”2、乙处可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a、隐约b、似乎c、含糊地d、约略3、文中对于元剧作品的数量说明和判断是( )a、元剧作品现在存有一百四十多种,而录鬼簿记载的共有五百部左右,可见录鬼簿记载有误。b、元剧作品今存一百四十多种,与元末钟嗣成所编录鬼簿记载相符。c、元剧作品今存一百四十多种,而录鬼簿记载的共有五百部左右,可见在流传中散失了近中分之三。d、元剧作品今存五百种左右,是录鬼簿所记载总数的四分之一强。4、文中说这本书所以叫录鬼簿的原因是什么?5、文中“或疑其不确”的意思是( )a、有人怀疑续录鬼簿这部书不确实。b、有人怀疑续录鬼簿这部书所记载的内容不确实。c、有人怀疑续录鬼簿这部书的作者是贾仲书名不确实。d、本文作者表示自己怀疑续录鬼簿这部书的作者与内容不确实。6、文中“钞撮成书”是指( )a、元代以后某些人根据前人记载钞撮而编成的其他有关元剧作品记载的书。b、据说是贾仲名所编的续录鬼簿。c、近年来有人根据明代记载或一些明代所编杂剧总集而去订定元剧作品的书。d、指续录鬼簿和近些年一些人的订定元剧作品的书。7、这节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阅读下列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大德歌 春 关汉卿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注子规:又名杜鹃。古人认为它的啼声好像在叫“不如归去”。鱼雁:喻书信。斗:竞相,争着。1、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既状景物,又点时令,意思是说,杜鹃啼叫了,啼声好像在说说:“不如归去”。b、前三句的意思是说:你走的时候对我说过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天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c、“几日”两句,先说近日少妇的面色憔悴多了,后通过写眼前景借喻她空虚寂寞的心绪。d、与“一春鱼雁无消息”相对照的是:旧时檐前燕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欢。2、对这首小令分析得不全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小令以子规鸟的啼叫起兴,接着抓住仲春有特征性的景物,含蓄地表现闺中少妇绵绵不断的相思。b、“几日”两句,先从外形上描述少妇的愁苦,然后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c、结尾不说少妇如何思念远行人,而写双燕为筑巢而比赛衔泥,这更能反衬她的孤独、寂寞和痛苦。d、这是一支思归闺怨曲。全曲紧紧围绕一个“春”字,用典雅而通俗的语言,从各个侧面突出了少妇的思念。 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土地流转及农业发展合作项目协议
- 2025年新企业债权转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治安调解协商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内部股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解剖费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合同书转交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诊所退款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建筑脚架租赁协议书
- 2025年新诚信服务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噪声整改协议书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公开招考村级后备干部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司领导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子痫患者护理查房
- 2024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althy Mind and Body(知识梳理与考点训练)解析版
- 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出货标签管理办法
- 中石化计划管理办法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小学劳动技术课课件
- 医院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