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06年春季期末).pdf_第1页
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06年春季期末).pdf_第2页
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06年春季期末).pdf_第3页
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06年春季期末).pdf_第4页
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06年春季期末).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1 经济学原理 全校选修课 经济学原理 全校选修课 2006 年春季学期 年春季学期 期末测验 期末测验 A 卷卷答案答案 2006 06 08 注意 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 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注意 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 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 判断题 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必要时可以用图形 每题一 判断题 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必要时可以用图形 每题3分 共分 共30分 分 1 没有所谓 失业率太低 这种事情 失业率越低越好 错误 失业率太低 低于自然失业率 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引发通货膨胀 如果持续保 持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甚至会引发持续或加速的通货膨胀 而通货膨胀对整个社会是有 成本的 2 日本的 CPI 现在是 108 美国的是 104 因此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 错误 为了得出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 还必须知道各自去年的 CPI 除非去年为基年 两年间 CPI 的变化率才是通货膨胀率 3 政府支出 G 增加 1 单位导致均衡产出增加 1 单位 假定价格和利率都不变 错误 政府支出增加 1 单位导致均衡产出增加大于 1 单位 因为存在乘数效应 4 在物品市场上 同等幅度地增加政府支出 G 和税收 T 将不会影响宏观经济的产出 错误 这将增加产出 原因是 G 的增加导致自主支出的一对一增加 而税收的增加只导致 自主支出以一个比例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的减少 总的效应仍然是自主支出增加 这将通 过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增加 5 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因为只有债券才有利息 错误 给定财富数量 短期内不变 人们在货币与债券之间做出权衡取舍 债券的利率是 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 因此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6 政府支出 G 的增加在短期内可能增加或者减少投资 I 在中期内则必定减少投资 正确 在短期内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但产出增加 因此投资的变化方向不确定 而 在中期内 政府支出增加只会导致利率上升 产出不变 因而投资下降 7 当出现流动性陷阱 利率非常接近零 时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正确 此时增加货币供给已经不能降低利率 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相反 财政政策除了 直接增加总需求外 对利率的负面影响也变小 从而使得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8 与单个市场的供给曲线类似 总供给关系意味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产出的增加 错误 总供给关系意味着产出的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这是因为 产出增加导致失业 率下降 这导致工资上升 进而导致价格上升 9 和货币政策一样 财政政策在中期也是中性的 错误 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中期都不能影响产出 它等于自然产出水平 但财政政 策改变了产出的结构 特别是影响了投资 这会对长期经济产生影响 因此并不是中性的 10 无论遇到怎样的冲击 在中期 产出和价格水平总是回到恒定的数值 错误 只有产出回到恒定的数值 自然产出水平 价格水平通常永久地改变了 二 选择题 每题二 选择题 每题3分 共分 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假如你本想花 1 个小时做晚餐 后来却决定再加 1 小时班 获得 12 美元的加班工资 然 后买了 10 美元的中国料理 则测量到的 GDP 增加了多少 真实的 GDP 增加得更多还是更 少 A 22 美元 更少 B 12 美元 一样多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2 C 2 美元 更多 D 10 美元 更多 2 政府鼓励储蓄的政策 在短期 中期和长期内对产出的影响各自是 A 增加 增加 增加 B 减少 不变 增加 C 减少 减少 增加 D 减少 减少 减少 3 一个简单经济由下面的行为方程描述 C 160 0 6YD I 150 G 150 T 100 则其 均衡的 GDP Y 等于 可支配收入 YD 等于 消费支出 C 等于 A 1000 900 700 B 1150 1150 850 C 400 300 340 D 以上答案均不完全正确 4 一种债券承诺在一年后支付 100 美元 如果利率为 8 债券今天的价格是多少 A 100 美元 B 100 1 08 美元 C 100 0 08 美元 D 108 美元 5 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联储主席是格林斯潘 那段时间美国在没有导致衰退的情况 下成功地减少了政府赤字 这是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 利率和投资如何改变 A 紧缩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利率下降 投资上升 B 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利率和投资不变 C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利率下降 投资上升 D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利率上升 投资下降 6 消费者信心增加导致的短期影响是 产出 利率 价格水平 中期 影响 和消费者信心增加之前相比 是 产出 利率 价格水平 A 上升 上升 上升 不变 上升 上升 B 上升 下降 上升 不变 不变 上升 C 上升 上升 上升 不变 不变 不变 D 下降 下降 下降 不变 下降 下降 7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以一段时间内流入和流出就业行列的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 比例来衡量 小于美国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 这导致日本的自然失业率 美国 这可以通 过 曲线的 移动加以解释 A 高于 价格制定 PS 向下 B 低于 价格制定 PS 向上 C 高于 工资制定 WS 向上 D 低于 工资制定 WS 向下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3 8 凯恩斯说过 从长期来看 我们都要死亡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人总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或重于泰山 B 人生在世 及时行乐 C 经济中的短期问题值得重视 即使长期来看这些问题可能自行解决 D 人们不应该重视眼前的问题 应该有长远的眼光 9 张三手里拿的一张 100 元钞票不小心被风吹进了下水道 再也不可能找回来 这一事件 导致的中期后果是 A 物价水平下降 张三受损 其他人受益 经济整体福利不变 B 物价水平不变 没有人利益受到影响 C 物价水平不变 张三受损 其他人不受影响 D 物价水平下降 张三和其他人都受益 10 一篇分析股市的文章写到 由于福特汽车公司公布的亏损小于人们事前的预期 福特 的股票在今天上涨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 A 这句话是错误的 公司亏损不可能导致股价上升 B 这句话是正确的 它含蓄地表达了福特公司实际上是盈利的 因而股价上涨 C 这句话是错误的 股票市场是有效率的 股价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波动 D 这句话是正确的 未预期到的亏损减少类似于未预期到的利润上升 人们对未预期到的 好消息的合理反应使得股价上涨 三 问答题 共三 问答题 共 3 题 题 40 分 分 1 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10 分 分 假设投资对利率完全不做任何反应 1 这对 IS 曲线意味着什么 这对 LM 曲线意味着什么 2 分 IS 曲线完全垂直 利率变化不影响投资从而不改变总需求 LM 曲线不受任何影响 2 这对 AD 曲线意味着什么 利用 IS LM 模型加以说明 3 分 AD 曲线完全垂直 因为价格水平变化虽然引起 LM 曲线上移 但因为 IS 曲线垂直 产出 不会改变 如图所示 Y P P1 P2 AD Y1 Y2 LM1 LM2 Y1 Y2 i Y IS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4 3 现在假设经济最初处于自然产出水平 由于对劳动市场的综合 全包括 变量 z 的 冲击 AS 曲线向上移动 这对价格水平与产出的短期影响是什么 用 AS AD 模型说明 2 分 价格水平上升 从 P0到 P1 产出不变 维持在原来的 Yn 4 紧接上一问 产出和价格水平随时间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仍然用 AS AD 模型来 说明 并用文字解释之 3 分 产出不变 永远高于新的自然产出水平 价格水平永远上升 这是因为总需求固定在高于自然产出水平的位置上 使得均衡产出也永远高于自然产出水 平 这使得实际价格水平永远大于预期价格水平 从而持续上涨 2 技术进步 工资与失业 技术进步 工资与失业 15 分 分 假定产出由以下的生产函数决定 Y AN 其中 Y 为产出 N 为就业人数 A 代表技术水平 或劳动生产率 1 我们曾经在 A 1 的条件下 得到劳动市场的价格制定关系 Price setting relation 为 P 1 W 其中 W 表示工资水平 P 表示价格水平 表示价格加成 根据同样的思路 写出一个包含 技术水平 A 的价格制定关系 1 分 我们知道 价格 P 是边际成本 MC 的价格加成 P 1 MC 边际成本是产出每增加一单 位增加的成本 这里仅为劳动成本 而产出每增加一单位需要增加的劳动根据生产函数为 1 A 则边际成本 MC W A 于是有 P 1 W A 2 考虑技术水平 劳动市场的工资制定关系 Wage setting relation 为 W AePeF u z 其中 Ae为预期的技术水平 Pe为预期价格水平 u 为失业率 z 为影响工资制定的其他所有 因素 其他条件不变 Ae上升导致工资如何变化 1 分 预期技术水平 Ae上升 导致工资 W 上升 AD YnYn AS AS AS P0 P1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5 这是因为预期的 A 的增加意味着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给定 预期 价格 这导致单 位劳动带给企业更大收益 在双方的谈判力量不变 影响因素主要是失业率 u 的情况下 双方应该 同等比例地 分享这一收益的增加 3 写出决定自然失业率的公式 提示 计算自然失业率时 Pe P Ae A 自然失业率是 否取决于技术水平 2 分 自然失业率是当预期等于实际 这里包含价格与技术水平 时 价格制定与工资制定关系同 时决定的失业率 根据价格制定关系 W P A 1 根据预期等于实际下的工资制定关系 W P A F u z 因此有自然失业率 un满足 A 1 A F un z 即 1 1 F un z 自然失业率与技术水平无关 4 将上述的自然失业率与技术水平的关系用图形表示 具体地 当 A 上升至 A A 时 价格制定关系曲线 PS 如何移动 工资制定关系 WS 如何移动 自然失业率与工资水平如何 移动 2 分 如图 PS 和 WS 曲线均上移同等的距离 自然失业率 un不变 实际工资 W P 上升 5 两个工人讨论技术进步对失业的影响 工人甲认为 技术进步是坏事情 因为高的生产率使得公司向工人支付的实际工资上 升了 这就减少了雇佣 从而增加了失业 看看农业的例子 技术进步使得大多数农民离开 农业 如果所有行业都经历类似的技术进步 大部分人都会失业 工人乙说 技术进步是好事情 因为高的生产率使得公司的生产成本与价格下降 这 增加了销售 从而增加了就业 降低了失业率 看看过去的九十年代 计算机和网络带来的 技术进步如此之快 失业率却一直很低甚至下降 请根据上一问的图形 评价他们的说法 2 分 双方都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 工人甲只看到了技术进步使得企业和工人决定的实际工资上 升 这相当于 WS 曲线上移 这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工人乙只看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 给 定工资下 成本和价格下降 这相当于 PS 曲线上移 这会减少自然失业率 而总体上看 正如刚才分析的 自然失业率既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 6 技术进步导致自然产出水平 Yn如何变化 并解释之 1 分 实际工资 W P 失业率 u A 1 A 1 AF u z A F u z WS PS un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6 注意到自然产出水平 Yn ANn A L 1 un 其中 L 为劳动力总量 为常数 技术进步不改 变 un但提高了 A 因此自然产出水平上升 7 用总供求模型 AS AD 表示技术进步对产出和价格水平的短期和中期影响 为简便 起见 假定技术进步不影响总需求 AD 并暂时假定预期技术进步总是 等于实际技术进步 Ae A 进一步的 失业率的短期和中期变化是怎样的 3 分 考虑总供给关系 P Pe 1 F u z 似乎没有任何因素移动它 但注意到此时同样的失业 率对应不同的产出水平 因此总供给曲线仍然是下 右 移了 这在短期内导致既定预期价 格水平下的产出增加和价格水平下降 在中期内 预期价格下调 产出进一步增加 价格水 平进一步下降 如图 a 失业率在中期内回到自然失业率 从而保持不变 正如刚才分析的 短期内上升至高于自 然失业率 因为 P0 是常数 1 按照理论 这里的 是大于 1 还是小于 1 1 分 小于 1 即 1 0 菲利普斯曲线代表的总供给关系表示产出增长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给定上一年的产出与物 AD AS AS AS Yn Yn A A A A A A P Y Y i IS LM LM LM YnYn a AS AD b IS LM 姓名 学号 班级 A 卷 7 价水平 等价于说 当年的产出增长率上升导致当年的通胀率上升 2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总供给关系 为了得出均衡的产出增长率与通胀率 我们还需 要引入总需求关系 假定政府支出与税收都是给定的 yt yn mt t 其中 mt是第 t 年的超额货币供给增长率 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减去自然产出率 解释这 一给出的总需求关系是 定性地 正确的 1 分 这个式子正确地反映了两个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货币供给增加导致总需求上升 物价水平上 升导致总需求下降 其他条件不变 3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 总供给关系 和总需求关系 求出均衡的产出增长率 yt与通货膨 胀率 t的表达式 提示 自变量为 mt te yn 1 分 t 1 te mt yt yn 1 mt te 4 如果预期通胀率 te等于实际通胀率 t 均衡的产出增长率和通胀率各为多少 此时产 出增长率与通胀率之间还存在得失交换 Trade off 吗 货币是中性的吗 2 分 均衡的产出增长率为自然率 yn 均衡的通胀率等于货币增长率 mt 二者之间不存在得失交换 货币增长不影响产出增长 货币是中性的 5 现在假定影响工资制定的预期价格 通胀 是交错调整的 staggering adjustment 具 体来说 在每一时期 t 经济中有半数工资制定者的预期通胀率形成于前一期 t 1 另一半形 成于前二期 t 2 各自记为 te1和 te2 写出包含 te1和 te2的第 t 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均衡 通胀率的表达式 提示 te 1 2 te1 te2 1 分 菲利普斯曲线 t 1 2 te1 te2 1 yt yn 均衡通胀率 t 1 1 2 te1 te2 mt 6 此问较难 理性预期 rational expectation 的观点认为 人们在形成预期时 要利用 当时能够得到的全部信息 这表明 人们对通胀率的预期 实际上就是对均衡 通胀率的预期 即 te1 Et 1 t te2 Et 2 t 其中 Et i Xt 表示给定第 t i i 1 2 期可得的信息下求取第 t 期变量 Xt的数学期望值 在这两个式子中代入上一问求得的均衡通胀率公式 推导出 te1和 te2的表达式 给定 这两个时期预期的货币供给增长率 Et 1 mt mte1 Et 2 mt mte2 提示 1 在某期已知变量的数学期望等于变量本身 2 重复预测法则 Et 2 Et 1 Xt Et 2 Xt 3 求出表达式的自变量仅为 mte1和 mte2 2 分 te1 Et 1 t 1 1 2 Et 1 te1 Et 1 te2 Et 1 mt 1 1 2 te1 te2 mte1 te2 Et 2 t 1 1 2 Et 2 te1 Et 2 te2 Et 2 mt 1 1 2 te2 te2 mte2 根据第 2 个式子直接得到 te2 mte2 代入第 1 个式子得到 te1 1 1 mte2 2 1 mte1 7 根据求出的预期通胀率 te1和 te2 经济平均的预期通胀率 te等于多少 如果政府总是 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