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案书写要工整、优美,不要随意涂改。4、答题时要冷静思考,仔细检查。预祝你取得好成绩!一、积累与运用(含1-6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第1小题。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经cng sng ,饱受磨难,但每一次都能以我们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xishu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间架结构合理。(2分) 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1)不解之缘 百无聊赖 神彩奕奕 狼狈不堪(2)错综复杂 低眉顺眼 侃侃而谈 不记其数(3)忐忑不安 推陈出新 弛名中外 生意盎然 (1) _改为_ (2) _改为_ (3) _改为_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注意成语的实际意义,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妄自菲薄的人往往骄傲自大,看不起周围的人。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4请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 (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b.成语“一鼓作气”、“世外桃源”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和桃花源记。c.莫泊桑,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他著名的悲剧代表作之一。5.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方横线上。(2分)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那是一颗大树的根,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1)成分残缺的是: 改为: (2)语序不当的是: 改为: 6.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3)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5)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借用典故,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6)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7)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二、阅读理解(含721题,共34分)(一)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共10分)【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战国策燕策)【注】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涓人:宫中洒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9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皆以美于徐公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分)译文: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译文: 11两篇文章告诉我们,国君恰当采用一些治国的良方,可以取得良好的治国效果。如:齐威王 ,燕昭王 ,最终都使国家有了好的发展。(2分)(三)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12-16题。(共11分)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1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从他看鲁迅抄的讲义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 ;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 。(2分)13.“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因何“感到一种不安”?(2分) 14.初到仙台时,职员们对“我”很关心,但这样的关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有所不同,试分析这两种关心有何不同?(2分) 15.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的“瞥见”能否换成“看见”,为什么?(2分) 16.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有人认为是怀念藤野先生,有人认为是反映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人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共11分)清 欢 林清玄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么,“清欢”是什么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此言极是。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17.根据文意,谈谈标题“清欢”二字的含义。(2分) 18.第4段说“享受清欢就难了”,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种“难”?(3分) 19.作者在文中先后引了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和苏轼的诗(“梨花淡白柳深青”),任选一句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20.人要怎样才能获得“清欢”?(2分) 21.本文第段和第段大量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在语言上很有特色。请任选其中一组排比句赏析其妙处。(2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2-23题,共5分)2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的描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如 中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2分)23.专题我心中的语文中提到: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语文能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说: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以上几种说法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种?请结合你的语文学习经历说说理由。(2分) 请用一句类似格言警句的话,形象地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1分) 4、 作文(40分)24.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题一: 请以“拥抱_”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沧桑 携手 (2分)2、彩改为采 记改为计 弛改为驰 (每个1分,共3分)3、c(妄自菲薄是随意看轻自己,轻视自身价值的意思)4、d(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代表作之一)5、第句。改法:把“当我们”改为“我们在”,或者在“在参天”或“碰上了”前面加上“我们”。第句。改法:把“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放在“阻断了我们的去路”前面。6、(1)琴瑟友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悠然见南山 (5)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空1分,共10分) 7、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2分)8、(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市:买9、b ( a“以”:介词,用/以为,认为;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10、(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11、齐威王: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燕昭王:礼贤下士,广招人才。(2分,意思对即可)12、“第二三天”、“从头到末”、“一一订正”、“一直”(每空0.5分,共2分)13、藤野先生竟然为一个弱国留学生如此细心地添改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1分)“我”的讲义错误较多,让先生费神(1分)14、几个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因为“物以希为贵”,1分;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怀和教诲,是因为“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1分,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爱是因为他忠于教育的原则,传授知识没有国界,胸怀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