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502 厦门市农业地方标准 DB3502 T 019 2009 厦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试行 2009 11 30 发布 2009 12 01 实施 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02 T 019 2009 I 目 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林种划分 1 5 造林规划设计 2 6 造林树种选择 8 7 辅助工程设计 11 8 造林施工 11 9 造林工程化管理 14 DB3502 T 019 2009 II 前 言 为规范厦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技术措施 提高建设质量和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 推动厦门城市 林业发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厦门市林地保护办法 等法律法规 结合厦门市实际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 造林施工作业设计参照DB35 T 641 造林作业设计技术规程 种子参照DB35 T 128 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分级 防火林带参照DB35 T 68 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化学除草参照 DB35 T 875 林业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抚育间伐参照DB35 T 76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抚育间伐技术规 程 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厦门市林业局造林与营林发展处提出 本标准由厦门市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厦门市绿源林业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厦门市林业局造林与营林发展处 厦门市林 业工作站 本标准起草人 陈存及 叶速辉 蔡干强 陈彤 陈东阳 方水池 黄奕炳 黄炳欣 徐元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502 T 019 2009 1 厦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厦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则 林种划分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树种选择 辅助工程设 计 造林施工和造林工程化管理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按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各种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的人工造林更新和林分改造 未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35 T 84 造林技术规程 DB35 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DB35 T 169 森林立地分类 3 总则 3 1 按照生态林 商品林分类经营原则 合理规划和调整林种 树种结构 确定适宜的造林更新方法和 林分改造方式 推广应用良种壮苗 精心抚育管理 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和防护效益 3 2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建设途径 方式要同生态环境保护 防灾减灾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相结合 营建 多树种 多层次 生长健康 结构稳定 功能高效的生态公益林 实现城市森林建设的目标 3 3 生态公益林建设应在厦门城市林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调查规划设计 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实 施 4 林种及亚林种 4 1 防护林 厦门市防护林划分为 6 个亚林种 4 1 1 水源涵养林 为涵养水源 调节水资源的小循环 防止河流 水库淤塞 保护饮水资源 在江河源头及溪流两岸 湖泊 水库集水区 培育水源涵养林 4 1 2 水土保持林 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地丘陵 为减缓地表径流 减少土壤侵蚀 防治滑坡和泥石流 保持和恢 复土壤肥力 营造水土保持林 4 1 3 沿海防风林 易受风沙危害的滨海地域营造农田防护林 防风固沙林和海岸基干林带 4 1 4 消浪防护林 海岸线以下的滨海水域 潮间带 近海滩涂宜林地营建的红树林和湿地构成的消浪林带 4 1 5 护路林 在铁路 公路和乡村道路两旁规划用地范围内造林绿化 4 1 6 护岸护堤林 DB3502 T 019 2009 2 在海岸边或河流 渠道两侧 湖泊 水库周边 营造护岸护堤林 4 2 特种用途林 为保护和美化环境 满足教学 科研 良种繁育 国防建设以及生态休闲旅游需要而营造的生态风 景林 环境保护林 国防林 实验林 母树林等 8 个亚林种 4 2 1 生态风景林 为改善城市生态景观 在旅游风景区或交通沿线两侧一重山营造的森林 4 2 2 环境保护林 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营造的城市森林 包括开发区 工业园区的生态隔离林 休闲保健场所的疗 养林等 4 2 3 国防林 为国防建设需要而营建的森林 4 2 4 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在名胜古迹 寺庙周边营建的森林或纪念性的森林植被 4 2 5 实验林 科学试验需要而营建的森林 4 2 6 母树林 为生产林木种子而营建的森林 4 2 7 风水林 为保护乡村自然地理环境 改善生态景观 福荫子孙而营建的森林 4 2 8 自然保护区林 为保护野生 珍稀动植物而营建的森林植被 4 3 四旁绿化林 在路旁 村旁 宅旁 水边造林绿化 5 造林规划设计 5 1 基本原则 5 1 1 科学规划 分项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包括造林规划 造林调查设计和造林施工设计三个层次 在厦门城市林业发展规划指 导下编制造林规划 并与相关部门的建设规划衔接好 依据造林规划开展造林调查设计和造林施工设计 5 1 2 优化结构 讲求实效 根据各区的自然条件 防灾减灾 美化环境的需要 优化林种和树种结构 建设多功能 高效益的 生态公益林体系 5 1 3 各负其职 分区实施 由市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编制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 或发展规划 造林调查设计和造林施工设计由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和施工 5 2 主要程序 5 2 1 造林规划 内容包括建设项目 目标 期限 林种 树种规划 投资估算等 5 2 2 造林调查设计 造林调查设计是在造林规划的原则指导下 依据上级下达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对建设地点进行深入 详细的专业调查和专项调查 按照建设目标进行典型设计 包括造林措施类型表 见表 1 林分改造类 型表的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 并依典型设计方案将造林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小班地块 造林技术措施包括造林地调查和立地质量评价 执行 DB35 T 169 林种 树种 林地清理 整地 施肥 造林方法 苗木种类 造林密度 混交技术 幼林抚育 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要求 执行 DB35 T DB3502 T 019 2009 3 84 用工测算等 汇总各小班工程量及所需苗木 肥料 农药等材料的规格 数量 用工 投资概算 最后编制说明书及有关图表 表 1 造林措施类型参考表 亚林种 类 型 号 立 地 级 树 种 组 成 混 交 方 法 造 林 密 度 株 hm 2 造 林 地 清 理 整 地 方 法规 格 基 肥 肥 种 苗 木 种 类 造林 方法 幼林抚 育年限 及技术 5 2 3 造林施工作业设计 造林施工作业设计 简称施工设计 是在造林调查设计的基础上 依据年度造林计划 以小班或造 林地块为单位进行更具体的造林施工作业设计 造林作业设计是施工的技术依据 一般在造林前一年 8 月底之前完成 5 2 3 1 小班调查与面积测量 小班调查 按林业基本图的小班编号逐个调查 记录 造林作业区小班现状调查表 见表 2 面积测量 林业基本图小班边界清楚 可沿用原小班面积 如原小班划分为 2 个以上小小班时 可用地形图勾绘 罗盘仪或 GPS 测量 面积误差不超过 5 5 2 3 2 设计内容 包括小班地点 面积 林地清理 整地方式 规格 造林树种 苗木种类 规格 数量 混交比例 方法 幼林抚育 修枝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设计 林道 防护设施等辅助工程设计 工程量 用 工量统计 劳动定额单价 施工进度 绘制造林施工设计平面图和栽植模式配置图 设计内容应同时满 足招投标 施工 工程监理 竣工验收 造林检查的需要 各项设计填入 造林施工设计一览表 见 表 3 并填写造林工程量 用工量及投资预算 见表 4 造林施工设计平面图图素包括明显的地标物 小班号 小班面积 造林树种 栽植模式配置图应标 明配置方式 株行距 混交方法等 已进行造林调查设计的单位 按年度计划实地复查造林小班的状况 对原调查设计决定全部采用或 做必要的修正 然后做出各种统计和说明 未进行过造林调查设计的单位 应在开展造林典型设计的基础上 进行造林施工设计 包括防火林 带造林设计 没有施工设计或虽有设计但未经市林业局批准的 不得施工 施工设计一经批准 应认真执行 如 因特殊情况需要局部变更时 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DB3502 T 019 2009 4 表 2 造林作业区小班现状调查表 作业区位置 区 镇 村 林班 大班 地点 面积 hm2 地 貌 类型 1 中低山 2 丘陵 3 台地 4 平原 5 其他 具体说明 地 类 1 宜林荒山 2 火烧迹地 3 低质林地 4 疏林地 5 林中空地 6 农地 7 其他 土 壤 名 称 土层厚度 cm 表土层厚度 A AB 层 cm 母岩 土 壤 质 地 1 沙土 2 沙壤土 3 轻壤土 4 中壤土 5 重壤土 6 沙包土 7 其他 植被类型 高度 m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总 盖 度 乔木层盖度 灌木层盖度 草本层盖度 树种组成 生长情况 需保护植物 计划营造树种 调查日期 调查者 地 点 大 班 小 班 号 小班 面积 hm 2 作业 面积 hm 2 树种 组成 平 均 林 龄 林分 密度 株 hm 2 平均 树高 m 平均 胸径 cm 郁闭 度 地 被 盖 度 坡 向 坡 度 土 层 厚 度 立 地 级 拟造 树种 DB3502 T 019 2009 5 表 3 造林施工设计一览表 年 主要造林技术 幼林抚育 基 肥 追 肥 地点 大班小 班号 小班 面积 hm 2 造林 面积 hm 2 山权 经营 权 立地 等级 林种 造林 树种 林地 清理 整地 方式 挖穴规 格 cm 造林密度 株 亩 株行 距 配置 方式 混交 比例次数方式肥种 穴 Kg 肥种 株 Kg 表 4 造林工程量 用工量及投资概算一览表 年 种苗 株 物资 kg 投资概算 元 统计单位 小班面积 hm 2 造林面积 hm 2 种苗 1 种苗 2种苗 3物资 1物资 2物资 3 用工量 工日 种苗 物资 劳力抚育管护费不可预见费 合计 DB3502 T 019 2009 6 5 3 林分改造 5 3 1 林分改造对象 林分改造对象是生长不良或因危险性病虫害胁迫的生态公益林 重点改造马尾松林 杉木萌芽林 生长衰败景观不协调的木麻黄林 5 3 2 林分改造方式 5 3 2 1 全面间伐 林冠下均匀套种 首先间伐生长不良的被压木 小径木 病虫木 郁闭度降低到 0 4 0 5 左右 然后进行林地清理 整地和林冠下套种较耐荫的树种 适用于密度较大 林分生长良 好 林木分布较均匀的林分 5 3 2 2 皆伐更新 位于交通不便 非生态景观敏感区的马尾松成熟林或低效林 可采用皆伐更新 但 连片皆伐面积一般不超过 20hm2 遭受危险性病虫害胁迫的马尾松林 一般应采取皆伐更新 5 3 2 3 带状采伐更新 沿山坡等高线划分更新带和保留带 更新带上的林木全部伐除 清理林地 重 新造林 经过 4 5 年后或更新带林分已郁闭成林 再采伐更新保留带 更新带与保留带的宽度一般为 9 15m 带的宽度可以相等 也可以不等 适用于二重山以上且生长较正常的马尾松林分 5 3 2 4 群团状采伐更新 利用林中空地或通过间伐 扩大林窗 林隙空间 群团状造林更新 适用于 林木分布不均匀的林分 5 3 3 林分改造作业设计 林分改造应在改造前一年 8 月底之前完成施工作业设计 对改造小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见表 5 并将改造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小班 见表 6 表 5 林分改造小班现状表 地 点 大 班 小 班 号 小班 面积 hm 2 作业 面积 hm 2 树种 组成 平均 林龄 林分 密度 株 hm 2 平 均 树 高 m 平均 胸径 郁 闭 度 地 被 盖 度 坡 向 坡 度 土 层 厚 c m 立 地 级 备 注 表 6 林分改造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 挖 穴 苗木 株数 地 名 大 班 小 班 号 作业 面积 hm 2 改 造 方 式 林地 清理 方法 间伐 强度 造林 密度 株 hm 2 株行 距 m 规格数量 基肥 kg 穴 客土 kg 穴 追 肥 kg 株 苗木 1 苗木 2 混 交 方 法 注 该表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修改 间伐强度指砍伐株数百分比 DB3502 T 019 2009 7 5 4 林分结构培育 5 4 1 造林树种组成 5 4 1 1 营造混交林 除试验林 母树林以外 各种防护林 特用林应营造混交林 并确定适宜的混交比例和混交方法 行 间 株间 带状 小块状 插花等方法 土壤条件较差的 级立地 不宜采用块状混交 山地林 分改造应防止单一树种施林 5 4 1 2 营造纯林 试验林 母树林或立地条件极端 如盐碱地 只适宜某一树种生长时 可营造纯林 5 4 2 造林密度 根据树种特性 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需要 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迹地更新 荒山造林密度一般不 低于 2505 株 hm2 林分改造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种一般不少于 1110 株 hm2 立地条件好 乔木 速生树种适当稀植 立地条件差 生长缓慢的乔木树种或灌木类植物 应加大造林密度 5 4 3 种植点配置 以三角形 正方形或长方形配置为主 特殊造林地可采用植生组 群团状配置 5 5 种子与苗木 5 5 1 原则要求 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种子 苗木 禁止使用带有森林病虫害检疫对象的种子 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5 5 2 种子 积极推广使用良种 优先选用优良种源的种子 禁止乱调滥用劣质种子 播种前根据需要对林木种 子进行浸种 催芽 消毒 拌种 有条件的可采用现代生物 物理技术处理 5 5 3 苗木 5 5 3 1 裸根苗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应选用 DB35 T 127 规定的 级苗木 DB35 T 127 未作规定的应选用 GB 6000 规定的 苗木 DB35 T 127 及 GB 6000 未制定标准的树种 应选择品种优良 植株健壮 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的 苗木 成活率无保证 直根性树种避免采用裸根苗 起苗力求做到随起苗随栽植 苗木根据需要适当修剪枝 叶 根 经分级 清点计量 捆扎后 根 沾保湿剂或黄泥浆 泥浆中加入 3 5 钙镁磷 不宜太粘稠 以防根系粘结成团 及接种菌根菌等 如 不能及时造林 应及时假植 裸根苗需要截干的树种 可在起苗前 7 10 天截干 修剪枝叶 苗木在搬运过程中 尽量缩短时间 严防风吹日晒 堆集发热 发霉腐烂或机械损伤 5 5 3 2 容器苗 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的树种 应采用容器苗 栽植时须将容器拆除 轻基质容器苗除外 5 5 3 3 移植苗 移植苗树高 2 5m 以上宜适当截干 不带枝叶 园林绿化除外 带土球包扎好 土球大小为苗木地 径的 5 7 倍 5 5 4 苗木管理 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 包装 运输 贮藏等 按 GB 6000 和 DB35 T 127 执行 苗木在调运之前 应采取有效保湿措施 严防苗木失水 5 6 沿海防护林建设 5 6 1 总体布局 5 6 1 1 以海岸为主线 环东西海域 以沿海社区 街道为单元 分别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 采取 带 网 片 乔 灌 草 相结合 突出重点 先急后缓 构建多林种 多树种 多层次 多功能的沿海 防护林体系 DB3502 T 019 2009 8 5 6 1 2 沙质海岸为主的丘陵区 以防治风沙 海潮和水土流失为主要目的 重点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水 土保持林 5 6 1 3 淤泥质海岸为主的平原区 以防风护田 抗潮护堤为主要目的 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消浪防护林 5 6 1 4 基岩为主的山地丘陵 海岛 以治理水土流失 涵养水源 减轻水旱灾害 绿化海岛景区为主 要目的 包括绿化无居民海岛 5 6 1 5 建设重点主要是巩固 完善海岸基干林带 加速荒山 荒滩 无居民海岛绿化 调整更新农田 林网 加快沿海绿色通道和工业区的防护林建设 5 6 2 防护林带配置 5 6 2 1 风害较严重的海岸前沿 1km 范围内应加强基干林带建设 以削弱台风和海啸的破坏力 阻截 流沙和海雾入侵 控制和固定沙流 防治风沙危害 5 6 2 2 基干林带内侧配置林带网络 主林带与主害风方向垂直 主林带间距一般是 200 300m 副林 带可结合护路林 护岸护渠林配置 间距 500 600m 农田防护林带以窄林带 小网络为主 林带宽度 10 15m 种植 3 行以上乔木 林带最适透风系数 0 5 0 6 5 6 3 防护林带的更新改造 5 6 3 1 现有农田防护林带 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 林带的功能转换 经省林业厅批准 可进行调整和 更新改造 5 6 3 2 因病虫害胁迫或生长衰败 防护功能衰退的林带应实施改造更新 5 6 4 消浪防护林建设 5 6 4 1 适宜的淤泥质滩涂海岸应规划营造红树林 分期实施 5 6 4 2 根据潮水线高程和海水盐度 分别选择红树林树种如秋茄 桐花树 白骨壤等树种 5 7 设计文件组成与装册 5 7 1 设计文件组成 1 造林措施类型表 2 造林小班现状调查表 3 造林施工设计一览表 4 造林施工设计平面图 5 栽植配置平面图 6 造林工程量 用工量及投资概算 7 施工设计说明书 5 7 2 文件装册 文件装册按以下顺序装订 1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和设计人员职称复印件 2 造林作业设计参加人员名单 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3 目录 4 施工设计说明书 5 造林措施类型表 6 造林小班现状调查表 7 造林施工设计一览表 8 造林施工设计平面图 9 栽植模式配置图 10 造林工程量 用工量及投资预算 6 造林树种选择 6 1 原则要求 DB3502 T 019 2009 9 6 1 1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 外引树种为辅 丰富树种多样性 6 1 2 一个小班的造林树种不少于二种 其中乡土常绿阔叶树种不少于一种 6 1 3 小班面积 7 公顷以上 应根据坡向 坡位 土壤等立地因子的变化 划分成若干小小班 选择适 宜的阔叶树种混交造林 确保树种组成合理 生长稳定 6 2 不同林种 亚林种 树种选择 不同林种树种选择基本要求见表 7 防护林树种选择见表 8 特用林与四旁绿化林树种选择见表 9 表 7 树种选择基本要求 林种 亚林种 生活型 适应性 抗风性耐瘠性 常绿与 落 叶 生 长 速 度 涵 水 功 能 景 观 效 果 树冠浓 密 度 水源涵 养林 乔木 中 中 强 常绿 落 叶 快 强 一般 大 水土保 持林 乔灌 强 中 强 常绿 落 叶 快 强 一般 大 沿海防 风林 乔灌 强 强 强 常绿 快 中 一般 中 消浪防 护林 灌木 强 强 耐盐碱常绿 较快 中 一般 中 护路林 乔灌 中 强 中 常绿 快 强 良好 大 防 护 林 护岸护 堤林 乔灌 强 强 中 常绿 较快 中 一般 中 生态风 景林 乔灌 中 中 强 常绿 落 叶 较快 强 良好 中 环境保 护林 乔灌 中 强 中 常绿 快 强 良好 大 国防林 乔灌 强 强 强 常绿 较快 中 一般 大 名胜古 迹 纪念 林 乔木 中 中 中 常绿 落 叶 较快 中 良好 中 特 用 林 风水林 乔木 强 中 中 常绿 较快 中 良好 大 四旁绿 化林 四旁绿 化林 乔灌 中 强 中 常绿 落 叶 快 中 良好 大 注 1 适应性 能适应沿海各种立地条件 且较耐寒为强 某些立地条件 如盐碱地 难适应或耐 寒性较差为中 注 2 抗风性 能抵抗八级以上大风为强 八级以上大风受轻度危害为中 注 3 耐瘠性 能适应 级立地为强 能适应 级立地为中 注 4 生长速度 树高速生期年生长 80 cm 以上为快 年生长 50cm 80 cm 为较快 注 5 涵水功能 根系发达 落叶量大为强 根系较发达 落叶量较大为中 注 6 景观效果 树形美观 花色鲜艳 季相有变化为良好 树形较美观 有一定景观效果为一般 注 7 树冠浓密度 自然整枝弱 戴叶期长 树冠重迭浓密为大 自然整枝较强 树冠稍稀疏 有 一定透光度为中 DB3502 T 019 2009 10 表 8 防护林树种选择参照表 亚林种 立地条件 立地级 主要树种 伴生树种 备 注 水源涵养林 山地 水源头 立地级 木荷 火力楠 台湾相思 枫香 山乌桕 红锥 小 叶榕 潺槁树 土密树 马占相思 杨梅 麻棟 橡皮榕 黄 山栾 江河水渠周 边一重山 水土保持林 山地 立地级 台湾相思 高山榕 丛生 竹 木荷 火力楠 杨梅 木麻黄 山乌桕 橡皮榕 马占相思 杨梅 千年桐 天 竺桂 水土流失严 重 陡坡山地 沿海防风林 沿海平原 农田围垦 滩涂 沙地 木麻黄 平潭 2 号 惠安 1 号 桉树 台湾相思 小叶榕 丛生竹 红千层 白千层 柳叶榕 马占相思 包括农田防 护林 防风固 沙林 基干林 带 消浪防护林 海岸淤泥质 秋茄 桐花树 白骨壤 木榄 木麻黄 平潭 2 号 苦棟 麻棟 包括红树林 护路林 平原 山地 道路两旁 地下水位高低不一 香樟 桉树 木麻黄 杧 果 桃花心木 大叶榕 高山榕 天竺桂 盆架子 白玉兰 麻棟 木棉 鸡冠剌桐 垂枝榕 羊蹄甲 重阳木 红千层 夾竹桃 黄花槐 铁刀木 包括铁路 公 路 高速路 护岸护堤林 河岸 沟渠 水库岸边 地下水位高 木麻黄 丛生竹 柳树 水杉 橡皮榕 大叶榕 池杉 南洋楹 河岸 水渠 堤岸 注 丛生竹指麻竹 绿竹 青皮竹 粉单竹 藤枝竹等 下同 表 9 特用林与四旁绿化林树种选择参照表 亚林种 立地条件 主要树种 伴生树种 备注 生态风 景林 风景区 森林 公园 旅游路 线两侧山地各 种土壤条件 山地 樟树 榕树 木荷 火 力楠 枫香 红锥 黄山栾 台湾相思 千年桐 柠檬桉 平地 木棉 火焰木 南洋楹 洋紫荆 棕榈植物 凤凰木 大花紫薇 黄金榕 山地 南洋楹 花叶橡皮榕 团 花 南方红豆杉 黄花槐 梨树 铁刀木 丛生竹 平地 重阳木 水杉 山杜英 银杏 三角梅 夹竹桃 兰花楹 黄金串钱柳 生态景 观敏感 区 环境保 护林 开发区 工业 园区 休闲保 健场所周边 山地 丘陵 台地 平原各 种土壤条件 樟树 大叶榕 垂榕 棕榈植 物 杧果 白玉兰 天竺桂 红花羊蹄甲 重阳木 洋紫荆 盆架子 细叶榄仁 木棉 鸡冠刺桐 印度紫荆 黄 槿 女贞 丛生竹 红千层 麻 棟 木麻黄 朴树 桃花心木 夾竹桃 扶桑 生态隔 离林 疗养 林 保 健林 国防林 部 队 驻 守 营 区 山地 台 地 平地各种 贫瘠土壤条件 台湾相思 樟树 高山榕 木 麻黄 柠檬桉 小叶榕 木荷 马占相思 重阳木 铁刀木 橡皮榕 丛生竹 天竺桂 黄槿 桂花 女贞 夾竹桃 棕榈植物 红千层 黄花槐 九里香 黄金 榕 名胜古 迹 纪 念林 名胜古迹 寺 庙周边绿化用 地各种土壤条 件 樟树 榕树 银杏 桂花 火 焰木 菩提 枫香 南洋杉 重阳木 罗汉松 柏木 棕榈 植物 黄金榕 黄花槐 三角 梅 黄山栾 降香黄檀 南方红豆杉 红千层 竹柏 龙柏 红楠 天 竺桂 黄金串钱柳 海棠 桃树 福建山樱花 花叶橡皮榕 DB3502 T 019 2009 11 四旁绿 化林 郊区 农村四 旁各种土壤条 件 樟树 榕树 大叶榕 高山榕 凤凰木 羊蹄甲 盆架子 丛 生竹 棕榈植物 柠檬桉 黄 山栾 杧果 桂花 火焰木 黄金串钱柳 黄花槐 黄金榕 天竺桂 九里香 阴香 红楠 山茶花 青桐 麻棟 苦棟 广 玉兰 红叶石楠 红花继木 翅 荚决明 腊肠树 龙眼 龙柏 桃花心木 南洋杉 三角梅 扶 桑 风水林 农村 居委会 周边山地 台 地 平地各种 土壤条件 樟树 榕树 银杏 红锥 楠 木 南方红豆杉 桂花 南洋 杉 柏木 木棉 竹柏 天竺 桂 枫香 火焰木 红叶石楠 长枝榕 垂 榕 南洋楹 罗汉松 金钱松 兰花楹 木荷 注 棕榈植物指适宜厦门生长的棕榈科植物 7 辅助工程设计 7 1 森林防火林带营造 生态公益林应配套建设生物防火林带 新建项目宜实行 三同步 即同步设计 同步施工 同步 验收 根据阻隔森林火灾蔓延的需要确定林带宽度 行政边界 山田交界 果园与林地交界 重要寺庙 周边林带宽度 15m 20m 森林景区内部道路两侧林带宽度 6m 10m 选择耐火 适生造林树种 景区生物 防火林带要兼顾景观需要 林带造林树种主要选择木荷 杨梅 火力楠 油茶 海南蒲桃等 苗木种类 宜选容器苗 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延长造林时间 7 2 森林防火道路修建 为满足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需要 生态公益林应同步规划建设森林防火道路 外围配套车行道路 条件许可的修建硬质路面 内部配套修建人行便道 7 3 林火监控设施 成片生态公益林 应通盘考虑林火监控 选择视线良好的山地制高点设置林火监控探头 7 4 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技术网络 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效益监测 饮用水水源集水区应常年定位观测 其他防护林应选择代表性地段监 测防护功能 定期提出监测报告和相关建议 7 5 灌溉 排涝设施 极端贫瘠干旱的造林地 应规划蓄水池等灌溉设施 排水不良的低洼沼泽地或淤泥质滩涂 应规划 排水沟渠 8 造林施工 8 1 造林地清理 8 1 1 林地清理方式 根据造林地杂草生长状况或采伐剩余物的数量 分布 选择全面清理 带状清理或块状整理 林分 改造应以全面劈杂清理为主 8 1 2 林地清理方法 根据造林地地形 天然植被 造林方式 经营条件等采用人工或刈灌机全面劈草 耙成带状或化学 灭草等方法 林地清理应注意环境保护 维护地力 避免采用炼山 危险性病虫害胁迫区除外 8 2 整地方式 整地应在造林前一个月完成 并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8 2 1 块状整地 8 2 1 1 穴状整地 适用于各种造林地 山地挖穴规格穴面长 宽一般在 40cm 60cm 深度 30cm 40cm 绿化大苗造林应加大整地规格 DB3502 T 019 2009 12 8 2 1 2 鱼鳞坑整地 适用于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山地 挖半月形植树穴 半径不小于 50cm 穴面外高 内低 外侧有土埂 内侧有引水沟 鱼鳞状排列 8 2 1 3 高垅整地 适用于沿海淤泥质地滩涂 盐碱地 沼泽地 以利排水脱盐 8 2 2 带状整地 根据山场地形 植被及水土流失情况 因地制宜选用水平阶带 撩壕 反坡梯田等整地方式 水平 阶带状整地应沿等高线进行挖垦 带宽一般 100cm 150cm 带长因地形而异 不宜过长 带状整地后 再按种植点进行穴状整地 8 2 3 全面整地 坡度 15 以下山地 台地 平原 灌木林地 杂草茂密 不全面整地不便于造林施工的 可采取全 面整地 8 3 客土 施基肥 8 3 1 客土 造林地土层厚度小于 40 或土壤极贫瘠的沙砾 沙包土 应换客土 红壤 海泥 塘泥 农田土 壤 根据土壤条件 树种特性和苗木大小 每穴换客土 10kg 100 kg 移植大苗应适当增加客土量 8 3 2 施基肥 土层瘠薄或土壤属沙砾母质 保水能力差 应施基肥 每穴施钙镁磷 0 1kg 0 5kg 家禽家畜干粪 1kg 5kg 绿化大苗应加大施肥量 穴状整地规格与基肥施用量见表 10 表 10 穴状整地规格与基肥施用量 大穴 中穴 小穴 立地级 规格 基肥 kg 穴 规格 基 肥 kg 穴 规格 基肥 kg 穴 穴面 60 60 穴底 40 40 深 40 磷肥 0 3 或农 家肥 3 穴面 50 50 穴底 35 35 深 3 磷肥 0 2 或 农家肥 2 穴面 30 3 深 25 磷 0 1 或农家肥 1 穴面 60 70 60 70 穴 底 45 45 深 度 40 磷肥 0 4 和农 家肥 4 穴面 50 50 或 60 40 穴底 35 35 深 35 磷肥 0 3 和 农家肥 3 穴 面35 35 深 25 磷肥 0 15 和农 家肥 2 穴面 60 70 60 70 穴 底 45 45 深 度 40 磷肥 0 4 和农 家肥 5 穴面 50 50 或 60 40 穴底 35 35 深 35 磷肥 0 3 和 农家肥 4 穴 面40 40 深 25 磷肥 0 2 和农家 肥 3 注 磷肥指钙镁磷 农家肥指家畜 家禽干粪 含水率小于 20 8 4 种植技术 8 4 1 造林季节 根据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 物候期 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 8 4 1 1 冬季造林 从 12 月起至立春之前 土壤墒情好时 均可造林 8 4 1 2 春季造林 立春前后是最佳造林季节 可从冬季造林延续到春季 8 4 1 3 雨季造林 DB3502 T 019 2009 13 木麻黄 相思树等南亚热带树种 宜在雨季 4 5 月 造林 成活率不合格应尽可能在当年补植 补播或翌年春天补植 8 4 2 移植苗种植 种植之前拆除包装物 小心放入穴中 深度适宜 分层填土打实 浇足定根水 复土培成丘形 必 要时架设支柱 8 4 3 裸根苗种植 采用穴植法 栽植时苗木挺直 根系舒展 深度适宜 覆土 2 3 后稍往上提苗 防止窝根 踩实 后再复土踩实 最后复上虚土 做到 三埋二踩一提苗 8 4 4 容器苗造林 采用穴植法 在穴状整地 施基肥 回表土的基础上 使用小手铲再挖种植穴 容器苗小心拆除容 器物 放入种植穴 双手细心覆土压紧 8 4 5 播种造林 适应性强 种子来源丰富且容易发芽生根的树种 如千年桐 台湾相思等 可采用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一般先经过林地清理和整地 并根据整地方法选用穴播或块播 播种量可根据种子播种品 质 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确定 大粒种子每穴 1 2 粒 小粒种子 5 8 粒 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 3 5 倍 土壤粘重覆土宜薄 沙质土壤宜厚些 8 4 6 分殖造林 竹类采用地下茎造林 绿竹 麻竹等丛生竹采用移栽母竹 移蔸造林 8 5 抚育管护 新造幼林应坚持抚育到幼林郁闭 做到抚育同幼林管护 防治森林病虫害 森林火灾等措施同步 8 5 1 土壤管理 8 5 1 1 松土锄草 新造幼林应连续抚育 3 5 年 每年除草松土 1 2 次 做到除早 除小 幼林抚育以全面除草 块 状松土为主 深度 5cm 10cm 掌握里浅外深 并挖掉茅草兜 除草松土时间一般选择在 5 6 月和 9 10 月进行 但造林当年上半年尽量不松土 8 5 1 2 翻土垦复 立地较差 幼林生长难以达标的 应在造林后 2 3 年内 酌情实施全翻 带翻或块状翻土垦复 深度 10cm 15cm 山场坡度 25 以上 不宜采用全面翻土 翻土垦复时间宜在秋冬的雨后进行 避免 在暴雨季节翻土 防止水土流失 8 5 1 3 劈草抚育 一般在锄草松土 2 3 年后改用劈草抚育 每年 1 2 次 直至幼林完全郁闭 陡坡锄草松土易引起 水土流失的 造林当年也可采取劈草抚育 劈草应结合除蔓摘藤 劈除的杂灌草和藤蔓植物不应压伤幼 树 8 5 1 4 化学除草 远离水源 河流 池塘的造林地 可采用化学灭草 根据不同树种和杂灌草种选用适宜的除草剂 并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防止污染环境 8 5 1 5 幼林施肥 根据山场立地条件 造林树种特性 做到科学施肥 追肥以复合肥为主 8 5 2 补植 造林成活率未达到设计要求应适时补植 8 5 3 幼树管理 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适时进行除萌 摘芽 修枝等抚育工作 沿海防风林不应修活枝 各种混交林应根据种间竞争状况 采用修枝 去顶 间伐 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适应与心理健康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华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 资产评估师考试2025年真题模拟卷:资产评估实务案例分析
- 2025年消化内科诊断与治疗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教学方法与人文素养培养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融合教育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塑造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工程造价管理法规政策应用与应用试题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专业题库-精神健康与心理疾病治疗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成人教育与人文素质提升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课题研究
- CJ/T 528-2018游泳池除湿热回收热泵
- 化工工艺报警管理制度
- 学校管乐团协议书
- T/CSWSL 021-2020饲料原料大豆酶解蛋白
- T/CCAS 007-2019水泥产能核定标准
- 生鸡肉买卖合同协议书
- 银行承兑转让协议书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分拣系统设计-洞察阐释
- 8S标准培训教材
- 红领巾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主题演讲稿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