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景洪三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任何物体都有惯性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的惯性是不相同的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4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不变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5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b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大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7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10.2m/sc10.3m/sd10.4m/s8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d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不变c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10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11如图,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2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二、多选题(从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一个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每小题4分,共12分)13两个大小分别为9n、5n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2nb5nc12nd17n14如图所示为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段的运动方向与oa段运动方向相反b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dab段加速度大于oa段加速度15人站在运动的电梯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是()a电梯加速上升b电梯减速上升c电梯减速下降d电梯加速下降三.填空题(共28分)16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或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其数学表达式为f合=17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现象18自由落体从受力的角度看,运动过程中它只受的作用;从运动的角度看,是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19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材料动摩擦因数金属金属0.25橡胶金属0.30木头金属0.20皮革金属0.2820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力的合成遵循定则一、计算题(共24分)21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速度大小为6m/s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2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1.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m/s2若沿水平向右方向施加一恒定拉力f=9.0n,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3)2s末撤去拉力f,物体的加速度又是多大?物体还能运动多远?23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0.25,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f=8n、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物体的加速度2015-2016学年云南省景洪三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解答】解:a、位移是矢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不一定与质点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路程是标量,不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 c、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不可能比路程大故c正确 d、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故d错误故c正确【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任何物体都有惯性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的惯性是不相同的【考点】惯性【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错误,c正确;b、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它任何因数无关故bd错误故选:c【点评】看惯性概念的理解,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照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解答】解:a中的牛顿是导出单位,b中的焦耳是导出单位,c中的都是基本单位,d中的米/秒2、牛顿都是导出单位,所以全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c故选c【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是什么,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基本的知识,本题较简单4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不变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根据静摩擦力的特点可以判断【解答】解:a、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而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向上;握力加倍后,瓶子更掉不下,依然保持静止,竖直方向上重力和静摩擦力依然平衡,静摩擦力还是等于重力,只不过手和瓶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b、由a分析得,b正确c、由a分析得,c错误d、由a分析得,d错误故选:b【点评】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握力变大,只是滑动摩擦力变大了,而物体受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不变5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求解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1 明确研究对象,亦即是确定我们是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2 隔离物体分析亦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3 分析受力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沿接触面或点逐个去找有时根据概念或条件与判断本题可按照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对物体受力分析【解答】解:物体受到撞击力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并不受冲力的作用,所以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对物体受力分析,关键要按照顺序找力,要找受到的力,每个力都要能找到受力物体,有时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到的力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b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大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解答】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一定产生加速度,故a正确;b、有加速度的物体速度不一定增加,可能只是方向的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错误;c、物体加速度为零,不一定静止,如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理解能力,可以从数学角度加深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同时可以通过列举事例的方法加深对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理解7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b10.2m/sc10.3m/sd10.4m/s【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即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解答】解: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总的位移是100m,总的时间是10s,所以v=m/s=10m/s,故选a【点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找出总的位移和总的时间就可以了,中间的10.4m/s和10.2m/s都是迷糊同学的,千万不能上当8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d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解答此题时,要从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分析各选项时千万不能漏掉力的方向(1)如果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力的合成计算合力的大小,即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2)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之间;【解答】解:a、当二力反向时,合力等于二力大小之差,合力有可能小于分力,故a错误;b、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分力之和,合力大于每一个分力;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差,合力可能小于分力,由此可见: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有可能小于分力,故b错误;c、当夹角180时,由公式f=可知随着增大而减小,故c正确;d、同一直线二力的合力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合力的大小范围:大于两力之差,小于两力之和;分析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既要考虑到两个力同向,也要考虑反向的情况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不变c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而不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解答】解: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改变,故a错误;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变,故b正确;c、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合力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阶段,故c正确;d、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力一定为零,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力和速度变化的关系,力是改变速度的原因,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即速度)的原因10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考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分析】摩擦力是指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根据相对运动的含义即可判断各项是否正确【解答】解:若有物体与静止的物体相互接触并有压力,同时相对该物体运动时,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运动物体施加的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c错误;运动的物体若与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同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产生静摩擦力,如放在加速运动的汽车车厢里的物体,相对地面运动的,但相对车厢是静止的,且受车厢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要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摩擦力一直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在理解摩擦力时要重点理解相对二字,可通过分析实例帮助我们理解摩擦力11如图,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正确,d错误;b、木箱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推力和静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压力与重力等大、同向,但性质不同,不是同一个力,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要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注意最明显的区别在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上12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o点为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由正交分解法可得出平行四边形,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间的关系;【解答】解:设aob=2,o点受到fa、fb、f三力作用,其中f=g,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列平衡方程得:fasin=fbsinfacos+fbcos=g解出:fa=fb=; 当=60时,fa=fb=g;当60时,fa=fbg;当60时,fa=fbg;则可知,两绳的拉力一直相等,故b正确;但f不一定小于g,故a错误;两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可能为平衡力,故c错误;两力可能与g相等,则两力的大小之和将大于g,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由于两力的夹角不确定,故用合成法较为麻烦,因此本解法采用了正交分解法,可以轻松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则能顺利得出角边的关系二、多选题(从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一个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每小题4分,共12分)13两个大小分别为9n、5n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2nb5nc12nd17n【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夹角180时合力最小,并且f1+f2f|f1f2|【解答】解: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9n+5n=14n;当夹角180时合力最小,最小值为9n5n=4n;故合力介于4n至14n之间,故b、c符合题意;故选:bc【点评】两力合成时,合力的大小满足f1+f2f|f1f2|,在此范围内所有的值均是有可能的14如图所示为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段的运动方向与oa段运动方向相反b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dab段加速度大于oa段加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比较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分析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c、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可知,小车一直沿正向运动,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误,c正确b、ab段表示小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d、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大小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则知ab段加速度小于oa段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15人站在运动的电梯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是()a电梯加速上升b电梯减速上升c电梯减速下降d电梯加速下降【考点】超重和失重【分析】失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下;超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解答】解:a、电梯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的加速度都向上,处于超重状态,ac错误;b、失重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运动状态可以是减速上升和加速下降,b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本题就可以解决了三.填空题(共28分)16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f合=0【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主要是看这个物体是否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零【解答】解:当物体出于平衡状态时,即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f合=0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零,0【点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受合力为零17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失重现象【考点】超重和失重【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失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下;超重状态: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解答】解: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 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失重现象故答案为:超重,失重【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本题就可以解决了18自由落体从受力的角度看,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从运动的角度看,是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自由落体从受力的角度看,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从运动的角度看,是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重力,匀加速【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即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基础题19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2.60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木头金属材料动摩擦因数金属金属0.25橡胶金属0.30木头金属0.20皮革金属0.28【考点】滑动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分析物块p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解答】解:分析物块p的受力情况可知,物块p受金属板给p的滑动摩擦力ff,方向向左,受弹簧测力计向右的拉力f,由二力平衡可知,ff=f,测力计读数为2.60 n,所以ff=2.60 n;又根据ff=g可得:=0.2从表中可对比得知,物块p为木头答案为2.60、木头金属【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秤的读数和滑动摩擦力的求法,记住摩擦力的公式,难度不大20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甲(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1)正确理解“等效替代”法即可判断(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要使橡皮筋产生的形变相同,即拉到同一位置;(3)该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的合力,而f是通过实际实验得出的,故f应与oa在同一直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会有一定的夹角【解答】解:(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即用一个力与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3)由于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即f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一定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答案为:(1)b,(2)a,(3)甲,平行四边形【点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我们要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效果是等同的,这要求同学们对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加强对基础实验理解一、计算题(共24分)21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速度大小为6m/s求:(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蔬菜汁与葡萄酒混合的健康饮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直播团队活动策划方案
- 临时电施工方案
- 静脉采血护理
- 数字课件教学课件
- 静脉输液接头的护理
- 一份教学设计课件
- 盆栽植物写生课件
- 黄疸查房病例讨论
- 数字图像处理课件app
- 政府职能边界界定-洞察及研究
- 新疆疫苗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出租车资格证区域考试题库区域考试
- 广州市越秀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2024
-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课件
- 全国律师会费管理办法
- 乙二醇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工艺、性能优化与应用前景探究
-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培训
- 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临床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土地管理培训课件
- DB32∕T 4981-2024 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