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内容索引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课时作业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降水丰富 河流径流量大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植被破坏严重 地表千沟万壑 戈壁 沙漠为主 贫瘠 河流欠发育 稀疏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形态特征 矿物质 分布类型 物质尘埃 有机物质 物质基础 水文特征 水分 降水 水汽 热量降水 调节作用 生物作用 分布地域 水系特征 流水作用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概念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过程 植物提供叶绿素 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 土壤及水圈 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 生产出有机物 概念 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特征 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 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右图为 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关于图中 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 正确的是 双选 a 指化学沉积作用b 指搬运作用c 指成岩作用d 指火山喷发作用 答案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结合图示可知 指向沉积岩且在此过程中有离子参与到水圈中 应为化学沉积作用 由土壤 沉积物指向沉积岩 应为固结成岩作用 由变质岩指向土壤 沉积物 应为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等作用 由岩浆指向大气圈 应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的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联系 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双选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排放大量的co2所致 与地球内能的释放关联较少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少 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与大气增温没有必然联系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 有人称之为海洋 生物泵 作用 该作用可能a 缓解全球变暖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d 加快洋流流速 答案 解析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 生物泵 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因此a项符合题意 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 因此b项错误 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有关 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 c项错误 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 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 d项错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意义 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形成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水分无机盐 光热量co2 有机物 概念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碳酸钙 co2 溶解钙 概念 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特征 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 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1 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 答题思路 该地区 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2 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题思路 当 要素发生变化后 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砍伐森林 植被 后 地表拦截大气降水 气候 的功能下降 下渗减少 地表水 水文 汇流速度加快 对土壤的侵蚀加强 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地貌 由此导致土壤贫瘠 植被破坏后 光合作用减弱 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影响大气的成分 这样的连锁反应 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 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3 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题思路 当某区域 要素发生变化时 不仅对该区域自然环境 等要素产生影响 而且对其他区域的 等要素产生一定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问题的答题思路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 长白山雪期缩短 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 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1 3题 1 在高山苔原带 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 大气温度b 降水量c 积雪厚度d 植被覆盖度 答案 解析 该题用排除法解答 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 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 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 一般来说 坡度越大 积雪厚度越小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 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2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 是因为该坡a 年降水量最少b 冬季气温最低c 年日照最少d 冬季风力最大 答案 解析 长白山纬度较高 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 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 风力最大 气温较低 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 考查整体性的表现 3 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 蒸腾加剧b 低温更低c 降雪期推后d 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 解析 由于全球变暖 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 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 冻害加重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4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 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 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 但冬眠 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 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 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右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1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答案 解析 山脉大致呈南北向 阻挡季风 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 地形高差大 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 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 地形以山地为主 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使半岛东侧多雨 西侧少雨 山地海拔高 相对高度大 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2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纬度高 植物生长缓慢 食物供应量少 环境空间差别大 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冬季寒冷漫长 生存条件恶劣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纬度高 气温低 植物生产量少 相应地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 山地多 地形复杂 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 纬度高 且受冬季风影响大 冬季寒冷漫长 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3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 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答案 解析 河流附近 熊出没的几率大 山地地形且有森林 便于隐蔽 降水较少 晴天较多 利于拍摄 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考查整体性的特征及意义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知 甲地位于河流附近 熊出没的几率大 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可知 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 且地形较为复杂 便于隐蔽 避免熊的威胁 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 降水少 晴天多 便于拍摄 课时作业 1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良土壤结构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b 差异性c 区域性d 综合性 答案 解析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 某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 如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良土壤结构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下图为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 读图 回答2 4题 2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 b c d 答案 解析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 湖泊泥沙沉积量逐渐增加 水量减少 湖泊面积缩小 到后期陆生生物生长 演变过程结束 据此可知湖泊的演变过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答案 解析 a 气候b 地形c 水文d 生物 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 植物营养素沉积湖底 动植物枯死 腐烂 是最早发生的现象 生物的生长是在营养素的条件下发生的 并且一直持续到陆生生物的形成 故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答案 解析 a 区域性b 整体性c 差异性d 开放性 图中演变过程最初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 导致水文 地形等因素的改变 最终导致整个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故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 炼制 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漏流入海洋 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 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环境的变化 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 导致超过7 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 据此完成5 6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 油膜覆盖对原油泄漏海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海洋生物死亡增加 海水吸热量增多 空气变干燥 气温日较差变大 降水增多a b c d 答案 解析 油膜覆盖阻隔了海洋水和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 会导致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 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空气变干燥 气温日较差变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此次泄漏影响最大的是a 加拿大b 日本c 菲律宾d 墨西哥 答案 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 石油泄漏海域位于美国西海岸 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即可判断该题结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7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 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商品粮基地 该流域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灌区示意图 材料二秋浇是该灌区传统的特殊灌溉制度 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进行 是该灌区一年间灌水量最大的一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此地渠道密布的原因 答案 解析 该区域农业发达 生产用水需求量大 该区域蒸发量大 降水量少 农业活动需要稳定的灌溉水源 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 便于开挖河渠 此地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 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从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入手 结合区域特征 有选择地选取对应的条件来分析说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 秋浇对乌梁素海环境的影响 答案 解析 有利 秋浇淋盐可降低土壤盐碱度 可以改善灌区土壤肥力结构 不利 秋浇淋盐通过排水渠汇集到乌梁素海 使得化肥和土壤盐类富集于湖泊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结合整体性原理 运用各地理因素相互影响的关系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影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 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8 9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映碳在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 控制 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 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 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 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 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结合图示知 反映碳在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循环的过程 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圈中 故控制 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碳排放量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 自然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人类的生产活动无法改变岩石圈物质循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 及可能的后果是a 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b 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 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d 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 建设水电站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 减少洪涝灾害 发展火电站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 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 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大气污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下图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 读图 完成10 12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气温升高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蒸发增强b 径流量增大c 冰雪融水增加d 降水量增加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结合图示信息 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 湖泊面积明显缩小 据此判断该题结论 11 导致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温度上升b 湖面蒸发作用加强c 降水强度增大d 地表径流量增大 答案 解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黄河源地处青藏高原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增加 河流径流量增大 使湖泊面积增加 12 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 a 大气降水b 冰雪融水c 冻土融水d 地下水 答案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知 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右图为 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 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据此完成13 14题 13 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 m 最可能是a 1800 1900b 1900 2000c 2000 2100d 2100 2200 答案 解析 根据图例 4种情况均是海拔1800 1900米该森林植被类型覆盖率最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a 喜光喜湿b 喜热耐旱c 喜阴喜湿d 耐寒耐旱 答案 解析 4种情况中 阴坡 迎风坡该森林植被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