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一拖展览馆主要陈列了一拖的一些产品以及和农耕有关的浮雕等。在一拖展览馆内我看到了:和农耕有关的历史文物;蒸汽拖拉机;新中国初期的农业机械及相关实物;中国一拖的一些老产品还有中国一拖的各类相关资料。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是我对我国的农耕历史有了较大的了解,同时对一拖的历史及其产品也有了深入地了解。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解说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很高兴由我来给大家进行讲解。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主展区分两层,共八个展区。您现在的位置是博物馆的序厅。这面造型墙的寓意,就是我们博物馆一楼的主题:“东方红”耕遍祖国大地。如今,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深入,许多地方都开始使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这台120马力4轮驱动的东方红轮式拖拉机非常受欢迎。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农耕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华夏农耕也创造了许多令整个世界惊叹的奇迹。所以我们的参观就从华夏农耕开始。下面请随我右转,进入第一个展区:华夏农耕。在农耕发展过程中,农具的发展最能体现人类的进步。华夏农耕的先进性也主要体现在各种农具上。这副河洛农耕图,刻画了唐宋时期河洛地区的农业耕作全貌。而这四副浮雕柱,则描绘了中国农具制造、使用,以及抽象成符号、文字的演变过程。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农具中,犁是最有代表性的。早在汉代时中国犁就有了犁壁,领先西方近两千年。这就是我们复原的唐代曲辕犁。唐代曲辕犁是中国传统农耕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犁辕呈弯曲状而得名。唐代曲辕犁有长犁和短犁之分,唐代陆龟蒙所著耒耜经记载的曲辕犁辕长约2.7米,唐代以后,长曲辕犁逐渐被更加灵活的短曲辕犁所替代。在借鉴中国犁之前,欧洲主要有两种犁,一种俗称爬犁,另一种俗称重犁。爬犁不能深耕,而重犁则非常笨重。由于没有犁壁装置,重犁耕作常常需要6到8匹马牵引,许多农民因买马而倾家荡产。更重要的是没有犁壁就无法实现垄作,欧洲农民不得不进行轮耕,在几块土地上轮流耕作以恢复地力。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率非常低下。到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荷兰海员远航到达中国后,把中国犁带到了欧洲。许多史学家认为,中国犁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而欧洲农业革命则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推广应用为标志。蒸汽机出现后很快应用到农业上,出现了蒸汽拖拉机,以后随着内燃机的出现,又有了汽油拖拉机。汽油拖拉机出现后,拖拉机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机械。我们都知道福特汽车,但福特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却在拖拉机上耗费了更大的精力,用大批量流水生产方式制造拖拉机,是亨利福特的创举。拖拉机的诞生和不断发展,开启了人类耕作的新篇章。在欧洲众多拖拉机制造商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中国农耕却依然停滞在手工劳动的阶段。拖拉机进入中国最早是在清代末年,当时称“火犁”,这个名字就像“火车”一样形象。但这些引进只是个别现象,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农机工业,进口的拖拉机也很少。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解决数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方面开始建立国营机械化农场,进口了一批拖拉机,这两台拖拉机就是当时从法国进口的。另一方面,国家从一五时期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同时,国家号召各地积极对传统农具进行改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和刘少奇都亲自到田间地头视察。当时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拖拉机大小不一、形式各异,中国也被称为“万国拖拉机”。但进口拖拉机对中国80多万个村庄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建立中国自己的农机工业迫在眉睫。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展区:奠基中国农机工业。1953年,代号081工程的洛阳拖拉机厂的筹备处,在洛阳老城这间不起眼的小院里挂牌。中国农机工业就从这里开始起步。我们脚下这片地方是块风水宝地,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所以这里地下古墓众多。建设第一拖拉机厂,首先要做的就是探墓。这就是在全球考古界都有名的“洛阳铲”。第一拖拉机厂的破土动工典礼,有7万人参加,当时洛阳的城市人口还不足10万。随着一根根钢桩打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厂房,更是广大人民对使用拖拉机的企盼。一拖动工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很快一拖就收到全国数千封来信,同时,最多的时候,每天有上万人来建设工地参观。第一拖拉机厂由苏联援建,苏联专家们在一拖的建设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如今,一拖的正门以及厂内许多建筑,仍然保留了苏式建筑风格的原貌。而对一拖的建设者们来说,要学习苏联技术,首先要从俄语开始。这是拖拉机老专家关树文在留学苏联前购买的我国第一版俄汉字典。为早日实现“耕地不用牛”的梦想,新中国的建设英才们,从四面八方云集洛阳。在大城市学习、来一拖工作、立业、成家,这是许多一拖创业者共同的人生轨迹。很快,我国第一台拖拉机就在一拖诞生了,一拖人给她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就是“东方红”。这是1959年一拖投产典礼,谭震林副总理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主持了投产典礼。在典礼上,谭震林宣布:“中国农民早已盼望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伟大时代,开始到来了!”这些是投产典礼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签到簿上叶圣陶、许光达的签名。这是一份当时的日程安排,可以看到许多中央部委的领导参加了投产典礼,可谓盛况空前。很快,西北雪山下、东北黑土地上、中原大地、秦川沃土、海南椰林,到处都能看到“东方红”的身影。在缺衣少吃的年代,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中国大部分机耕地的作业,为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做出了贡献。新中国的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得到了整个国家的关注。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先后到一拖视察。一拖选址在洛阳是毛泽东亲自敲定的。1958年,毛主席还亲笔对一拖批示,他说:“拖拉机样式和性能要适合我国的气候和地形,并且一定要综合利用,成本要尽可能降低。”这就是毛主席当年的批示。我们从这份批示上可以看到,毛主席的批示可谓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比如开始这里是“不要用洋字”,后来改成了“不可用洋字”。这是周总理批示请谭震林副总理主持一拖投产典礼,这是周总理亲自任命一拖的副厂长。这是当时中央的文件。一份是确定一拖生产苏联德特54履带拖拉机,一份是通知任命杨立功为一拖筹备处副主任。我们看到这个江泽民的签章,其实不是我们熟悉的总书记江泽民,按照时间推算,后来的江泽民总书记,当时才27岁。毛主席的老师谢觉哉亲笔为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题写厂名。这台东方红54型履带拖拉机,是中国农机工业的第一代产品。她在黑龙江北安二龙山农场服役,创造了31年没有大修的记录,被当地农垦局誉为“北大荒精神”的象征。可以说,正是东方红拖拉机开垦了北大荒,如今在嫩江市的江畔广场上有一台这样的拖拉机,放在高大的金属底座上,底座上也写着5个大字“北大荒精神”。这台东方红40马力轮式拖拉机,是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第一代水旱两用轮式拖拉机。这台车服役38年没有大修,2010年5月从洛宁收进本馆。从1955年到1980年,一拖人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农机工业的重要奠基。这一时期,一拖人克服了许多困难。当时供给不足,苏联专家也要开荒种菜。缺少大型设备,大家就人拉肩扛搞建设。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一拖人仍然创造了许多奇迹。大部分干部职工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就靠夜以继日学习,提高知识水平。一拖还制造过坦克。704坦克项目1970年4月启动,以一拖为总装厂,全国各地许多工厂进行协作。坦克车身、行走系统都由一拖完成。坦克项目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机工业的制造实力。坦克最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受美国卡特彼勒拖拉机的启发而制造的,而一拖从苏联引进的德特54拖拉机,其实最早是苏联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引进的。所以,一拖的704坦克项目还能体现历史的戏剧性。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展区:走进市场。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农村开始大规模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变成了一块块“面条田”,大型履带拖拉机失去了用武之地。同时,国家也不再对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整个中国农机工业陷入了低谷。当时有句打油诗:“拖拉机离职休养,老黄牛趾高气扬”。以一拖为例,1980年东方红履带拖拉机产量已达到2.4万台,而1981 年却跌到了8000多台。分田到户的农民真的不需要拖拉机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1981年,一拖组织调研人员分赴全国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农民们说:“你们能不能生产小一些的拖拉机,最好是一头牛的价钱,8头牛的力气。”按照这一思路,1982年,东方红150型小四轮拖拉机批量进入市场,立刻受到用户极大欢迎。这台1984年出厂的东方红小四轮,在洛宁作业25年,2010年5月收进本馆。农忙时耕地,农闲是跑运输,小四轮让无数农民实现了致富梦想。小四轮的成功,还拉开了中国农机工业产品变革的大幕。以履带拖拉机为例,一拖对履带拖拉机进行了24个重大技术改造,先后研发出80马力、100马力到160马力的全系列履带拖拉机,同时变形出推土机、挖掘机和移动电站等十几个型号的工程机械产品。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从欧美引进了一批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生产技术,分别放到国内几大拖拉机厂进行消化吸收,但由于当时农民购买力较低,大型拖拉机没有市场,许多企业都放弃了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只有一拖看准了未来发展方向,坚持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最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覆盖60到200马力的全系列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产品。这是一拖引进菲亚特技术生产的第一代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和汽车不同,拖拉机是生产资料,我国拖拉机工业在引进技术之初,就考虑如何完全国产化,也就是每一个零件都可以在国内完成,这样就可以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一拖从意大利引进的菲亚特拖拉机技术,国产化率最终达到100%,为此后20年的中国拖拉机工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市场经济让中国农机工业迅速壮大起来。1997年一拖率先实现在香港上市。2006年,一拖在农机行业率先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被经济学专家誉为工业发展史的奇迹。如今,中国一拖已形成以大轮拖整机产品技术为平台,以柴油机、变速箱、车桥、曲轴、覆盖件等为关键要素的大轮拖“黄金供应链”,搭建了整个中国的轮式拖拉机技术平台。这台95马力的大轮拖,是目前中国销量最大的大轮拖机型。这台拖拉机还是温家宝总理2010年6月10日在许昌视察麦收时亲自驾驶的那台。这台收割机,也是温总理在许昌登上的那台。这里有视频介绍。现在是第四个展厅:全面建设新一拖。2008年,中国一拖加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这是中国农机行业的一件大事,中国农机工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2010年,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换挡拖拉机诞生,这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拖拉机。它的下线,标志着我国新的拖拉机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机工业落后世界近100年,上世纪50年代一拖诞生后,中国农机工业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一半,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拖引进意大利菲亚特轮式拖拉机技术,使中国农机工业与世界的差距再次缩短一半,如今,东方红动力换档拖拉机诞生,标志着我国农机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始与世界同步。就在今年3月初,一拖刚刚收购了生产拖拉机动力换挡传动系的法国麦考米克(McCormick)公司,这是我国农机企业收购世界性企业的第一例。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农机行业中,也会出现像约翰迪尔这样的世界巨头。这台180马力东方红轮式拖拉机,是国产重型拖拉机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产品。她进入市场后将国外同档次产品价格拉低了三分之一,目前这款产品已经替代了相同功率段进口产品,并实现批量出口。2010年7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一拖,对一拖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希望一拖人努力创造新的辉煌。“十二五”新时期,中国一拖新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装备制造商。这是目前一拖在海外的一级经销网点。绿色发展,是整个中国农机工业的责任。一拖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企业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到最终产品,都考虑到如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接下来是一楼最后一个展区:社会责任。中国一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55年来,一拖通过爱心助学、扶贫助困、抢险救灾等各种形式,履行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下面请随我到二楼,二楼的主题是:农耕文化。各位来宾,下面请随我到二楼继续参观。二楼共分三个主展区,分别是:中国东方红演绎中国红、世界农机版图经典制造、记忆土地上移动的文明。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二楼“农耕文化”主题展厅。这里有两条线索,一是大家可以看到的跑马廊扶手玻璃上,记载了人类耕作方式的变革,从340万年前开始说起,稍后各位可以自行参观。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参观二楼的三个主展区。现在我们正在参观的是“中国东方红演绎中国红”展区。这是一个农家院的场景还原,这些对联和年画,表达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拖投产典礼上,谢觉哉现场吟诗祝贺第一拖拉机厂的诞生。这里就是谢老的那首跃进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起了自己的农机工业,东方红拖拉机很快让中国农民实现了“耕地不用牛”的梦想。“东方红”逐渐演绎成“中国红”,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两扇红色的大门,打开的正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新篇章。里程碑展示了中国农机工业的九件大事。这幅画面,描绘了改革开放前人们心目中农业机械化的场景。当时有个说法,一个村庄有一台拖拉机就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著名诗人宋晓贤的一首红色的拖拉机,道出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我们专门请赵忠祥老师给这首诗配了音,以后还会拍成音乐专题片。“东方红”因为这些最牛的建设者变成了“中国红”。如今,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笑容中,体会那个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最牛的拖拉机手: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曾经开过拖拉机。接下来我们将走入第二个展区“世界农机版图经典制造”。17世纪以前,欧洲农民常常需要同时使用6到8匹马进行耕作,不但购置马匹成本高昂,而且还要给马留出耕地种植草料,农业生产效率非常低。用马耕作成为欧洲人痛苦的记忆,以至于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拖拉机以后,拖拉机制造商的广告语就是:“不用像马那样喂养。”这些人都为农业机械的推广做出了杰出贡献。约翰迪尔是如今世界最大的农机巨头约翰迪尔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率先使用大工业流水生产的方式制造拖拉机;本杰明霍尔特是履带拖拉机的先驱,也是著名的卡特彼勒公司的创始人;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发动机,如今包括拖拉机在内的各种重型机械都适用柴油发动机作动力系统;弗格森则发明了三点悬挂系统,使农机具由牵引式变为悬挂式,可以实现灵活调节,拖拉机也由此发生根本性变革。而东方的中国,虽然有先进的犁,不需要那么多的畜力,一般一头牛就可以完成耕作。但这种暂时的先进却导致了中国农民像牛一样被束缚在脚下的土地上,“牛拉人犁”成为华夏农耕几千年的缩影,以至于20世纪中叶有了自己生产的拖拉机后,整个中国都在欢呼:“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到来了!”!一拖的两位老领导马捷和杨立功,到火车站迎接苏联总专家的历史瞬间,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它意味着中国建立自己的农机工业即将成为现实。最早的拖拉机主要进行犁地和播种,但如今拖拉机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品种与时尚”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拖拉机还可以用来种树、摘花、收胡萝卜等多个用途。在“发展与创新部分”可以看到,拖拉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行走系统由开始的绳索牵引,到后来的铁轮,再到履带,直至现在普遍使用的充气橡胶轮胎;动力系统则经历了蒸汽、汽油、重油动力,到现在普遍使用的柴油动力,像氢动力这样的新能源也开始得到应用;在驾驶室方面,起初驾驶室仅仅能遮风挡雨,以后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企业招聘18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完工为期限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合同规定:餐厅厨师不得在附近开设分店
- 2025海南定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就业见习基地见习生招录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租赁合同写作注意事项
- 2025江苏南京鼓楼医院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岗位招聘(五)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航开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子公司公开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教学辅助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泉州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19人(二)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协考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T-BECS 0006-2025 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内涝防护规划设计规范
- 运动会进行课件
- 2025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理论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污水厂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事业单位面向哈密市和十三师新星市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5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苗族舞蹈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中学“全员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报告书
- 移动加权平均法自动计算表
- AutoLISP基础入门案例,很受用
- 波浪观测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