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金属》课件(1).ppt_第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金属》课件(1).ppt_第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金属》课件(1).ppt_第3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金属》课件(1).ppt_第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金属》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 1 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 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 但现实生活中 却 铝禁不止 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a 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b 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c 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d 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a 2 2015 嘉兴 舟山 为了获取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的证据 可以采用 a 比较铁的利用范围是否比铜广b 观察铁是否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c 观察铁表面的锈迹是否比铜多d 比较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比铜小 b 3 2014 雅安 镧 la 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 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 la oh 3是不溶于水的碱 而lacl3 la no3 3都可溶于水 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 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 la oh 3和hclb la2o3和hclc la和hcld nacl和la oh 3 d 4 2015 杭州 用三块相同的铝片 均已去除氧化膜 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取第一块铝片 放入稀硫酸中 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2 取第二块铝片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 取第三块铝片 放入浓硫酸中 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4 将实验3中的铝片取出 洗净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没有明显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b 由实验2可以得出金属铝比铜活泼c 铝片与浓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 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别 c 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且产生少量的气体 于是 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 再次实验 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关于该实验 有如下说法 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cu fe 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b 6 2015 河池 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 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zn 可能有agb 滤渣中一定有cu ag 可能有znc 滤液中只有zn no3 2d 滤液中一定有zn no3 2 可能有cu no3 2 d 解析 根据加入锌粉的质量多少 可得到以下几种可能 若加入的锌的量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发生反应 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 agno3 cu no3 2和生成的zn no3 2 滤渣只有ag 若加入的锌的量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或与部分硝酸铜能发生反应 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 cu no3 2和生成的zn no3 2 滤渣有ag cu 若加入过量的锌 硝酸银与硝酸铜都被全部反应 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生成的zn no3 2 滤渣有ag cu zn 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 no3 2 故选d 第7题图 7 2014 连云港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a 用等质量 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 向等质量 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8 2015 广安 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 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和镁的质量相同b 甲是铁 乙是镁c 铁和镁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c 第8题图 9 2015 孝感 向一定量黄铜 铜锌合金 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解析 a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逐渐减少 到锌反应完了 剩余的铜质量保持不变 故曲线符合 b 氢气在反应一开始就能产生 故曲线错误 c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只要一加稀硫酸会立即产生硫酸锌 因此溶液中锌元素的质量起点是0 故曲线错误 d 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生成的硫酸锌显中性 因此溶液的ph的起点是7 随着硫酸的过量 溶液会显酸性 ph 7 故曲线错误 故选a 10 2014 黄冈 钴化合物在锂电池中有很好的应用 licoo2 钴酸锂 在酸性介质中有强氧化性 其化学方程式为 2licoo2 h2o2 3h2so4 li2so4 2coso4 4h2o o2 已知锂与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且反应中只有钴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 该反应中钴的化合价由 3价变为 2价c 该反应中氧的化合价降低d 钴酸根离子符号可以表示为coo22 b 11 2015 济宁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 见图 请根据图像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 al mg fe znb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 al zn fec 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 al mg fe znd al mg fe zn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 c 第11题图 解析 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 al zn fe 活动性越强 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 因此反应速率为 mg al zn fe 不能根据图像信息判断 故选项错误 b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g al zn fe 但不能根据图像信息判断 故选项错误 c 根据图像可知若都是0 9g的al mg fe zn四种金属 分别跟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l mg fe zn 故选项正确 d 观察图像 最终不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 2013 达州 某不纯的铁5 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生成0 21g氢气 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a znb cuc mgd ag c 解析 5 6g纯铁能够生成0 2g氢气 5 6g纯锌能够生成0 17g氢气 5 6g纯镁能够生成0 47g氢气 由此可知 不纯的铁5 6g中 如果含有锌 则生成的氢气于小0 2g 如果含有镁 则生成的氢气大于0 2g 不纯的铁5 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生成0 21g氢气 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镁 13 2015 宁波 通过钝化的方式使锌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可有效防止锌的腐蚀 某锌制品的钝化液含有硝酸银 硝酸铜 重铬酸等 其中重铬酸是一种可溶性的酸 1 该钝化液ph 7 填 或 2 重铬酸 h2cr2o7 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3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金属单质的细微颗粒 该颗粒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6 银 14 2015 遵义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金属性质的实验 研究一 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 打磨后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试管外壁发烫 说明该反应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4题图 放热 mg 2hcl mgcl2 h2 2 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速率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1 请根据t1 t2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 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 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 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 铁勺 变 铜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在一定量agno3和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充分反应后 如图2描述相关变化曲线 一定不正确的是 温度 cuso4 fe feso4 cu b 15 2013 泸州 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 它是铜和锌的合金 可用来制造机器 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 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 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 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从第份开始 金属已经反应完全了 2 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 在给出的坐标纸上 画出40 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曲线 第15题图 4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 1 第4份加入120g硫酸生成氢气1 0g 第5份中又多加了30g硫酸 但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没变 说明锌已经被反应完了 所以从第4份开始 金属已经反应完了 2 解 设40g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xzn h2so4 znso4 h2 652x1 0g根据 解得x 32 5g所以黄铜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