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9课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专题一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学科素养提升 框图式推断题 知识点索引 专题二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知识回顾 知识点索引 1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大气中的 通过植物的 作用而被消耗 又随动植物的 作用 矿物燃料等的 及微生物的 作用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 结果使得大气中的 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二氧化碳 光合 呼吸 燃烧 分解 二氧化碳 2013 广东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 图中的甲 乙 丙分别代表 a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b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c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d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知识回顾 知识点索引 2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大气中的氧气来源 植物的 大气中的氧气消耗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 微生物的 燃料的 其他氧化反应如铁生锈 食物的腐败等 氧气不断被消耗 又不断地产生 使得大气中氧气含量保持相对恒定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燃烧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的相互转化 金属 碱 非金属 盐 1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之间的转化关系以ca为例分析 ca cao ca oh 2的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 2 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与酸之间的转化关系以c为例分析 c co2 h2co3的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 2ca o2 2cao cao h2o ca oh 2 co2 h2o h2co3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根据图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3常见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紫红色的固体 黄色的固体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红色的固体 黑色的固体 白色的固体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 蓝色的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 黄色的溶液 cu fe2o3 p 红磷 c cuo fe3o4 mno2铁氧化亚铁 p2o5 cuso4粉末 nacl氧化镁等 kmno4 s cu oh 2 fe oh 3 baso4 agcl baco3 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mg oh 2 al oh 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cuso4 cucl2等cu2 溶液 feso4 fecl2等fe2 溶液 fecl3 fe2 so4 3等fe3 溶液 下列表中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转化的是 a 现有铁 氧化铁 稀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 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 图中 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 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b 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c 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 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将三氧化硫加入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 溶液显红色 将氢氧化铁加入到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 溶液显红色 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将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判断 例2 2012宁波 为提纯下列物质 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 5 氧化物 酸 碱 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 请写出 a物质的化学式 g物质的化学式 hcl baso4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氯化氢 近年来 太湖蓝藻暴发 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 这再次敲响了我国水危机的警钟 太湖流域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 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 ba2 oh ag cl cu2 co32 so42 为了进一步确认 取样进行实验检测 取污水仔细观察 呈无色 透明 均一状态 向取样的污水中 滴入稀硫酸 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消失 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 溶液呈碱性 1 由此可知 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 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 fe3 ag cu2 co32 so42 例3 已知fe oh 2是白色絮状沉淀 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 oh 3红褐色沉淀 右图为fe oh 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 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 oh 2白色絮状沉淀 1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a试管中的反应开始时 打开止水夹 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3 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 oh 2白色絮状沉淀 并在一段时间内防止被氧化为fe oh 3红褐色沉淀 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4 写出该装置中生成fe oh 2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热点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提示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o2 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 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 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随着工业的发展 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加剧了温室效应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 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 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例1 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和碳循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 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其过程可表示为 cl o3 clo o2 clo o cl o2 则cl原子在臭氧反复消耗的过程中充当 填 反应物 生成物 或 催化剂 催化剂 解析 1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 性质均不变 反应前有cl 反应后也有cl 所以cl是催化剂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2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试判断 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co2 naoh na2co2 h2o co2 h2o h2co3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解析 2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 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反应 的物质就符合条件 比较 三个反应可以发现 光合作用 是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 这也是植树造林的原因 故答案为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2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试判断 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co2 naoh na2co2 h2o co2 h2o h2co3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3 科学家采取 组分转化 技术 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 6h2 1 4h2o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解析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数目均不变 反应前碳原子2个 氧原子4个 氢原子12个 反应后氢原子8个 氧原子4个 所以反应前后相差的原子种类与数目 碳原子2个 氢原子4个 又因为系数是1 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2h4 故答案为c2h4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3 科学家采取 组分转化 技术 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2 6h2 1 4h2o c2h4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4 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 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写化学式 下同 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4 二氧化碳含有的元素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流程图可知 最后的物质 含有碳元素或者氧元素 是碳和氧气 hcl既充当了反应物 也充当了生成物 因此hcl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 c和o2 hcl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4 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 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写化学式 下同 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c和o2 hcl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视角一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1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 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2 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 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 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 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 一是减少co2排放 二是增加co2消耗 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 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 或矿物 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产生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且植树造林是我们容易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视角一自然界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1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 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化石燃料燃烧 或动植 物呼吸等 合理即可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2 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 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 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 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 一是减少co2排放 二是增加co2消耗 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温室效应 或温室效应的 植树造林 种草等均可 具体表现等均可 专题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氧循环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视角二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2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 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动植物尸体的腐烂b 动植物的呼吸c 光合作用d 燃料的燃烧 c 解析由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常温下就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所以自然界中由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变化较多 如含碳物质的燃烧 呼吸 动植物的腐烂等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稳定 自然界中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唯一的方法是光合作用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回顾 知识点索引 1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之间的转化关系 以ca为例分析 ca cao ca oh 2的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 ca o2 caocao h2o ca oh 2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回顾 知识点索引 2 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与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以c为例分析 c co2 h2co3的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 co2 h2o h2co3 c o2co2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提示 物质的转化与制备从过程上看 它是一个原理确定 试剂选择与实验方案确定 操作实施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 它包含着常见酸 碱 盐及其他重要物质间转化所需要的物质性质与特殊的化学反应知识 特别是酸碱盐涉及到的主要离子间的特殊反应规律 考查的趋势将是化学知识与实验操作的结合 理论与生产实践 生活实际的结合 热点二物质的转化 制备与推断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例2 2015荆门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 碱 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 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 那么对酸 碱 甲盐 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 合理的是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a hclnaohbacl2na2so4b hclba oh 2na2so4bacl2c h2so4ba oh 2na2so4bacl2d h2so4naohbacl2na2so4 例2 2015荆门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 碱 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 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 那么对酸 碱 甲盐 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 合理的是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解析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 酸为硫酸 碱为氢氧化钡 酸和乙盐会生成硫酸钡 说明酸 硫酸 提供硫酸根离子 乙盐提供钡离子 乙盐为氯化钡或硝酸钡或碳酸钡 碱 氢氧化钡 和甲盐也生成了硫酸钡 碱中有钡离子 甲盐中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a hclnaohbacl2na2so4b hclba oh 2na2so4bacl2c h2so4ba oh 2na2so4bacl2d h2so4naohbacl2na2so4 例2 2015荆门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 碱 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 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 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 那么对酸 碱 甲盐 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 合理的是 c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热点三物质的分离 除杂和提纯 提示 物质的分离 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 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 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 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 或产物 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例3 2015资阳 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 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 溶剂x是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 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 填物质的化学式 3 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提纯实验的相关的操作要领以及物质除杂的原则 要明确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 再结合题意细致分析解答 1 加入溶剂x的目的是使样品充分溶解形成溶液 便于实验 因此x是水 根据流程图分析 加入氢氧化钾可以除去氯化镁 除去氯化钙而又不增加新的杂质用碳酸钾溶液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2 蒸发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水分而得到氯化钾固体 而盐酸具有挥发性 可以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所以同时还可以除去溶液中的氯化氢 3 过量的氢氧化钾可以和氯化镁充分反应起到除杂的作用 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钾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 溶剂x是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 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 填物质的化学式 3 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 或h2o k2co3 h2o hcl mgcl2 2koh mg oh 2 2kcl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提示 物质鉴别的基本思路 鉴别主要是寻找各种物质现象的不同 包括颜色 状态 气味 反应情况等 如果要加入试剂进行鉴别 一定要先取样 不能直接对样品进行鉴别 选用鉴别方法时先简单后复杂 先考虑物理方法后化学方法 热点四物质的鉴别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鉴别方法 物理方法 主要包括观察状态 颜色 闻气味 溶于水等情况 化学方法 利用指示剂或加入其它试剂鉴别 通过加入试剂使物质呈现不同现象 如生成气体 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等来鉴别 如是气体 则利用各气体特性的差异进行鉴别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例4 2015天津 现有a b c d e五种溶液 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 鉴别它们可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 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1 b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 用x鉴别d e时 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若x为稀盐酸 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x为澄清石灰水 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解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 氢氧化钠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 稀硫酸显酸性 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会与钙离子 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热点聚焦 知识点索引 1 b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 用x鉴别d e时 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若x为稀盐酸 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x为澄清石灰水 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na2co3 ca oh 2 caco3 2naoh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视角一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之间的转化关系及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1 2015上海 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 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c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解析食盐水和醋酸都不能使酚酞变色 石灰石难溶于水 生石灰加水 固体溶解 放出热量 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 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视角一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之间的转化关系及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1 2015上海 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 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c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a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2 2015安顺 下列方法中 不能达到目的是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 所谓除杂 提纯 是指除去杂质 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 na2so4能与适量的ba oh 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再进行过滤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b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碳酸钙难溶于水 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 c 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并干燥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 d h2so4能与足量氧化铜粉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再进行过滤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2 2015安顺 下列方法中 不能达到目的是 b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3 2015武汉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 反应 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 向ca oh 2溶液中加入cao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解析a 由于二氧化碳 碳酸钙之间相互转化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x可以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b 由于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二氧化碳不属于盐 c 向ca oh 2溶液中加入cao 如是饱和溶液 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变大 d 由图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可知 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3 2015武汉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 反应 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 向ca oh 2溶液中加入cao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d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4 2015黄冈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丙为沉淀 则甲 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 若丙为气体 则甲 乙中一定有单质c 若丁为水 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甲 丁为单质 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解析a 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 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 是盐和盐的反应 因此不一定有碱的参与 b 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物是酸和盐的反应 没有单质的反应 c 生成水的反应较多 如甲烷的燃烧 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由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外的物质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则反应物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则生成的物质除了单质 另一种物质肯定是化合物 因此属于置换反应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4 2015黄冈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丙为沉淀 则甲 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 若丙为气体 则甲 乙中一定有单质c 若丁为水 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甲 丁为单质 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5 2015自贡 a 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其中a为白色固体 e为黑色固体 一种金属氧化物 h为蓝色沉淀 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g h 2 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 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3 写出d f的化学方程式 4 写出e c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解析a高温能生成b和c 故a可能是碳酸钙 生成的b和c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b能与水反应生成d 故b可能是氧化钙 d是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f f能与g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故f是氢氧化钠 h为氢氧化铜 g是硫酸铜 e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故e是氧化铜 氧化铜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设计 知识点索引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g h 2 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 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3 写出d f的化学方程式 4 写出e c的化学方程式 caco3 cuso4 cu oh 2 放出 ca oh 2 na2co3 caco3 2naoh co cuocu co2 知识点索引 6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 目前世界上60 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主要步骤如下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点索引 1 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 oh 2 试剂 可以选用 要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 加入试剂 的量应 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 oh 2的方法是 2 加入试剂 后 能够分离得到mg oh 2沉淀的方法是 3 试剂 可以选用 4 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 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点索引 解析 1 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碱液以提供氢氧根 此处选择氢氧化钠进行反应 加入试剂要过量 要想检验碱液是否过量关键是看反应后溶液是否显碱性 用酚酞作指示剂检验 如果酚酞变红则碱液过量 2 由于氢氧化镁是沉淀 所以分离固体与液体一般采用过滤的方式进行分离 3 把氢氧化镁转化成氯化镁需加入盐酸进行中和反应 4 由题中可知反应产物 再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方程式 专题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点索引 1 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 oh 2 试剂 可以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移动东营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六盘水市中石化2025秋招写作申论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中国移动大兴安岭地区2025秋招面试无领导高频议题20例
- 安康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邵阳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新疆地区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那曲市中石化2025秋招写作申论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中国联通甘孜自治州2025秋招技术岗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汕尾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安全环保岗
- 中国广电白银市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 民办学校未来发展策划与实施方案
- 临床课题申报书范例范文
- 山体.施工合同样本
- 肺结核课件培训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个体诊所管理暂行办法
- 志愿服务条例知识培训课件
- 破圈与共生:2025中国社交媒体全球化发展报告
- 2025年社保理赔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