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荡与变革 俄国向何处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矛盾 激化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苏维埃 十月革命 并存斗争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新经济政策 背景 过程 结果 意义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过程 在起义的过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权 工兵苏维埃 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成立了政府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多年的统治 意义 二月革命的胜利为俄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1917年11月7日晚九点四十分 伴随着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 起义者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 结合对右图的理解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是 a 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b 走城市的道路c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12福建福州 1917年 领导俄国取得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是 abcd 2014江苏盐城中考 下表为1921 1925年苏俄 1922年改为苏联 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情况数据表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1923 7860 34 55 a 土地法令 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 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 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d 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 苏联的崛起 知识点一 理想与成就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虽然暂时有利于工业发展 为苏联工业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 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底下的状况不相适应 从而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2 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背景 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到1925年 苏联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但是苏联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 钢铁 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 汽车 飞机制造 化学合成 大型机器设备制造等最新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到1928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目标 使苏联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年起 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从右图比较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 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b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c 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d 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知识点二 斯大林模式1 斯大林模式2 斯大林模式特点 经济方面的特点 是一种高度集中到国家指令性经济计划模式 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 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并片面发展重工业 过多地剥削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 高积累 多投资 政治方面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党政不分 民主法制不健全 领导实行终身制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 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是 其 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 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后来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a b c d 第一个 五年计划 实施 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第二个 五年计划 开始 苏联颁布新宪法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苏联建立 领导十月革命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施新经济政策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1919年1月至6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 会议实际上由英国 法国 美国操纵 是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 重新瓜分世界会议 凡尔赛和约 的内容 课本第12页 2010山西 对右图相关史实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打破了日本几乎独霸中国的局面b 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 日等国瓜分d 中国政府代表在 凡尔赛和约 上签字 凡尔赛体系 1919 1920年 战胜国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 奥地利 匈牙利 土耳其 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这些和约同 凡尔赛和约 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 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一位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的时候 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经觉悟 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说的 新秩序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的统治 欧洲 西亚 非洲 东亚 太平洋地区a b c d 对亚太地区的 安排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 背景 14页第一段第一句话 2 时间和地点 1921 1922年 华盛顿3 参会国 美 英 法 日 意 荷 比 葡和中国九国 起主要作用的是美 英 日4 九国公约 的签订时间 1922年内容 14页倒数第三段 影响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 其发展变化是以国家的利益为核心 由当时国际环境 各国关系 各国力量的对比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 1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新课后列的图示 请帮助他完成空格a b c处的内容 a 条约名称 b 会议名称 c 影响 2 上面图示确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定了怎样的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大危机 与新政 资本主义发展的繁荣时期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经济大危机1929 1933年 摆脱危机寻找出路 美国罗斯福新政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市场供需出现矛盾 人民贫困 股票投机活动 罗斯福新政的 三新 新理论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新观念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同时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 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新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 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 是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和完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 二战 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 资本主义制度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2013年甘肃兰州中考 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相比 罗斯福新政主要 新 在 a 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b 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c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d 政府对经济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