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技能一 考场技能培养 专项1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技能一 考场技能培养 专项1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技能一 考场技能培养 专项1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技能一 考场技能培养 专项1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技能一 考场技能培养 专项1 等值线图的判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考场技能培养技能一图表专项突破专项1等值线图的判读 三类等值线图的判读1 等高线图的判读 典题1 2016 江苏地理 5月初 几位 驴友 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 图中 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 1 2 题 1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 b c d 2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 b c d 思维流程 第一步 结合图名 明确问题 本题利用 等高线地形图 考查地形特点和通视问题 第二步 读图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 运用地理原理 分析判断问题 1 露营地选择要避开 处河流涨水 处滑坡自然灾害地区 还要避开山顶 海拔高 气温低 可能风大的地区 因此适宜选择地势开阔 较高又避风的 处 2 5月日出位于该山区东偏北的方向 观看日出地点应在东北方向与日出之地的连线可通视处 答案 1 b 2 d 方法技巧 等高线图的判读技巧第一 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进行判读 1 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 读出任意一点的海拔 比较两点的海拔可换算温差 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地距离 2 形态上的特性 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 可知坡度的缓陡 看等高线的形状 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 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知识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 1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2 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 3 两条等高线不相交 一般情况下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 等高线可以重合 4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5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 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 或集水线 时 向上游弯曲 呈反 v 字形 6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7 凹坡凸坡通视 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 低处疏 则表示凹坡 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 凹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 通视状况良好 凸坡视线常被阻挡 很难通视 如图所示 2 等温线图的判读 典题2 2015 四川文综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该城市可能位于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 40 n附近大陆西岸c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 40 n附近大陆东岸 2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思维流程 第一步 判断图名 分析材料 北半球某平原 说明不受地形影响 城市冬季等温线 说明气温受城市因素影响 存在热岛效应 第二步 读图分析 提取信息 第三步 迁移规律 推断现象 1 准确从文字和图中获取 北半球 冬季 气温小于0 的信息 分析四个选项的冬季气温的数值 2 从图中准确获取市区和郊区的气温差异 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分析 答案 1 d 2 a 方法技巧 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1 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规律判断半球位置 北半球数值南高北低 南半球数值北高南低 2 根据等温线疏密特征判断温差 等温线密集 温差较大 反之温差较小 3 根据等温线凸向 判断季节和海陆 1月陆凸南 7月陆凸北 4 根据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 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 凸向及流向 凸低寒 凸高暖 5 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 判断地形 等温线闭合 内线数值大 地势低 内线数值小 地势高 等温线不闭合 凸高为山脊 凸低为山谷 3 等压线图的判读 典题3 2015 天津文综 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 百帕 回答 1 2 题 1 此时出现大风 降温 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 ab bc cd d 2 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 黄海沿岸b 台湾海峡c 海南岛周围海域d 菲律宾附近海域 思维流程 第一步 判断图名 分析材料 5月某日12时 为北半球春末 海平面等压线 说明等值线数值为气压值 第二步 迁移运用 判断分析 第三步 综合论证 推断结论 1 准确判读锋面符号 据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判断 2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 准确判读四地的风力大小 答案 1 a 2 d 方法技巧 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1 判断气压系统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高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 数值中高周低 低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 数值中低周高 高压脊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 等压线密集 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大 风力也大 等压线稀疏 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差小 风力也小 3 判断风向 判断风向技巧 先判明高低气压 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 且垂直于等压线 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