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重难点解析 课文小结 2 布置作业 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 提出论点并展开论证 第1层 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 亦即 舍生取义 的论点 第2层 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论点 第3层 贤者保持 本心 所以贤者能做到 舍生取义 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 举例论证论点 人应该保有 本心 第1层 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2层 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 第3层 人应该保有本心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重难点解析 论点是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 鱼 和 熊掌 的比喻引出来的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 这是因为 鱼 与 熊掌 是人人皆知的美味 而 熊掌 是其中更为美者 二者不可兼得 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 引出 生 与 义 的论题来 自然 明晓 2 论点提出以后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生 有甚于生 不为苟得 死 有甚于死 有所不避 所恶 莫甚于死 何不为 所欲 莫甚于生 何不用 正面 反面 对比论证 由是避患 不为 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 不用 结果 有甚于生者 原因 非独 皆有 勿丧 人之初 性本善 层进 一箪 一豆 行道之人 乞人 弗受 决定生命 义存在 万钟 王侯贵族 受 决定宫室 义丧失 举例论证 正面举例 反面举例 3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 本心 具体指什么 这与 舍生取义 有何联系 本心 具体指 羞恶之心 义 产生于 羞恶之心 有 羞恶之心 才会按 义 的原则行事 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4 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 比喻 舍鱼而取熊掌 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 就必须择优而取 一箪食 一豆羹 也是比喻 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 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 从而证明了 义 重于 生 突出了主题 2 对比 生和义比 义比生更可贵 死与不义比 不义比死更可恶 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 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 最后用 不食嗟来之食 与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 作对比 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 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排比 通篇皆是 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 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4 文中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欲 可以指哪些事情 所恶有甚于者 所恶 可以指哪些事情 谈谈你的理解 这里的 所欲 应指正义的事业 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 为国家建设做事 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 这里的 所恶 应指不义的事 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如叛变国家 贪污受贿 滥用职权 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课文小结 本文先以 鱼 和 熊掌 为喻 引出 义 比生命重要 人应该保持 本心 舍生取义的道理 然后通过正反对比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 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 不要失去 本心 布置作业 1 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