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由风行五代2010贡献 d o c 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绪 论 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 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 SI 单位 1 水的黏 度 0 00856 g c m s 2 密度 138 6 k g f s 2 m 4 3 某物质的比热容 CP 0 24 BTU l b 4 传质系数 KG 34 2 k m o l m 2 h a t m 5 表面张力 74 d y n c m 6 导热系数 1 k c a l m h 解 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 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 g 1000 g 1 m 100 c m 则 0 00856 g 1k g 100c m 8 56 10 4 k g m s 8 56 10 4 Pa s c m s 1000g 1m 2 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 g f 9 81 N 1 N 1 k g m s 2 则 138 6 k g f s 2 9 81N 1k g m s 2 3 1350 k g m m 4 1k g f 1N 3 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 1 055 k J l b 0 453 6 k g 1o F 5o C 9 则 BTU 1 055k J 1l b 1 F c p 0 24 1 005 k J k g C l b F 1BTU 0 4536k g 5 9 C 4 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 3600 s 1 a t m 101 33 k Pa 则 k m o l 1h 1a t m 5 2 K G 34 2 2 3600s 101 33k Pa 9 378 10 k m o l m s k Pa m h a t m 5 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 y n 1 10 5 N 1 m 100 c m 则 74 d y n 1 10 N 100c m 2 7 4 10 N m c m 1d y n 1m 5 6 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 c a l 4 1868 103 J 1 h 3600 s 1 则 1 3 k c a l l 4 1868 10 J 1h 3600s 1 163 J m s C 1 163 W m C 2 1k c a l m h C 2 乱堆 25c 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 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 算 即 H E 3 9 A 2 78 10 4 G 12 01D 0 3048Z 0 B C 13 L L 式中 HE 等板高度 f t G 气相质量速度 l b f t 2 h D 塔径 f t Z 0 每段 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 填料层高度 f t 相对挥发度 量纲为一 L 液相黏度 c P L 液相密度 l b f t 3 A B C 为常数 对 25 m m 的拉西 环 其数值分别为 0 57 0 1 及 1 24 试将上面经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换 算为 SI 单位 解 上面经验公式是混合单位制度 液体黏度为物理单位制 而 其余诸物理量均为英制 经验公式单位换算的基本要点是 找出式中每个物理量新 旧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导出物理 量 数字 的表达式 然后代入经验公式并整理 以便使式中各符号都变为所希望的单位 具体换算过程如下 1 从附录查出或 p a g e 1 计算出经验公式有关物理量新旧单位之间的关系为 1f t 0 3049m 1 l b f t 2 h 1 356 10 3 k g m 2 s 量纲为一 不必换算 见 1 1c p 1 10 3 Pa s 1 l b l b 1k g 3 2803f t 3 2 1 3 3 16 01 k g m f t f t 2 2046l b 1m 2 将原符号加上 以代表新单位的符号 导出原符号的 数字 表达式 下面 以 HE 为例 H E f t H E m 则 同理 HE HE m m 3 2803f t HE 3 2803H E f t f t m G G 1 356 10 3 737 5G D 3 2803D Z 0 3 2803Z 0 L L 1 10 3 2 L L 16 01 0 06246 L 3 将以上关系式代原经验公式 得 3 2803H E 3 9 0 57 2 78 1 0 4 737 5G 12 01 3 2803D 0 1 1 24 0 3048 3 2803Z 0 1 3 1000 L 0 0624 L 整理上式并略去符号的上标 便得到换算后的经验公式 即 H E 1 084 10 4 A 0 205G 0 1 39 4 D 1 24 Z 0 1 3 L L 3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流体的重要性质 1 某气柜的容积为 6 000 m 3 若气柜内的 表压力为 5 5 k Pa 温度为 40 已知各组 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H2 40 N2 2 0 CO 32 CO2 7 CH4 1 大气压力为 101 3 k 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 质量 解 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 p V 101 3 5 5 1000 0 6000 m o l 246245 4m o l RT 8 314 31 3 各组分的质量 n t m H 2 40 n t M H 2 40 246245 4 2k g 197 k g m N 2 20 n t M N 2 20 246245 4 28k g 1378 97 k g m CO 32 n t M CO 32 246245 4 28k g 2206 36k g m CO 2 7 n t M CO 2 7 246245 4 44k g 758 44k g m CH 4 1 n t M CH 4 1 246245 4 16k g 39 4k g 2 若将密度为 830 k g m 3 的油与密度为 710 k g m 3 的油各 60 k g 混在一起 试求混合油 的密度 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m t m 1 m 2 60 60 k g 120k g Vt V1 V2 m 1 1 p a g e 2 m 2 60 60 3 3 830 710 m 0 157m 2 1 m m t 120 3 3 k g m 764 33 k g m Vt 0 157 流体静力学 3 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 85 3 k 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 力为 101 33 k Pa 在甲 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 其读数为 20 k Pa 若 改在乙地区操作 真空表的读数 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 相同 解 1 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 大气压 真空度 85 3 10 3 20 1 0 3 Pa 65 3k Pa 2 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 大气压 绝压 101 33 10 3 65 3 10 3 Pa 36 03k Pa 4 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k g m 3 的重油 如附图所示 油面最高时离罐底 9 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 m 的孔 其中心距罐底 1000 m m 孔盖用 14 m m 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 料的工作压力为 39 5 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 钉 大气压力为 101 3 103 Pa 解 由流体静力学方程 距罐底 1000 m m 处的流体压力为 4 p p g h 101 3 103 960 9 81 9 5 1 0 Pa 1 813 10 3 Pa 绝压 作用在孔盖上的总力为 F p p a A 813 103 3 103 0 762 N 3 627 104 N 1 101 4 每个螺钉所受力为 F1 39 5 10 0 0142 N 6 093 103 N 4 因此 n F F1 3 627 104 6 093 103 N 5 95 6 个 习题 4 附图 习题 5 附图 5 如本题附图所示 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 U 管压差计 读数分别为 R1 5 00 m m R2 80 m m 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 于右侧的 U 管与大 气连通的玻璃 管内灌入一段水 其高度 R3 100 m m 试求 A B 两点的表压力 解 1 A 点的压力 p A 水 g R3 汞 g R 2 1000 9 81 0 1 13600 9 81 0 08 Pa 1 165 10 4 Pa 表 2 B 点的压力 p B p A 汞 g R1 1 165 104 13600 9 81 0 5 Pa 7 836 104 Pa 表 6 如本题附图所示 水在管道内流动 为测量流体压力 在管道某截面处连接 U 管压差计 指示液为水银 读数 R 100 m m h 800 m m 为防止水银扩散至空气中 在水银面上方充入 少量水 其高度可以忽略不计 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 101 3 k P a 试求管路中心处流体的压力 解 设管路中心处流体的压力为 p 根据流体静力 学基本方程式 p A p A 则 p 水 g h 汞 g R p a 习题 6 附图 5 101 3 10 3 1000 9 8 0 8 13600 9 8 0 1 Pa 80 1 32k Pa 7 某工厂为了控制乙炔发生炉内的压力不超过 13 3 k Pa 表压 在炉外装 一安全液封管 又称水封 装置 如本题附图所示 液封的作用是 当炉内压力 超 过规定值时 气体便从液封管排出 试求此炉的安 全液封管应插入槽内水面下的深度 h 解 水 g h 13 3 p p a 水 g h 汞 g R p a g e 3 h 13 3 水 g 13 3 1000 1000 9 8 m 1 36m 习题 7 附图 流体流动概述 8 密度为 1800 k g m 3 的某液体经一内径为 60 m m 的管道输送 到某处 若其平均流速为 0 8 m s 求该液体的体积流量 m 3 h 质量流量 k g s 和质量通量 k g m 2 s 解 Vh u A u 2 3 14 d 0 8 0 06 2 3600 m 3 s 8 14 m 3 h 4 4 3 14 w s u A u d 2 0 8 0 06 2 1000 k g s 2 26 k g s 4 4 G u 0 8 1000 k g m 2 s 800 k g m 2 s 9 在实验室中 用内径为 1 5 c m 的玻璃管路输送 20 的 70 醋酸 已知质 量流量为 10 k g m i n 试分别用用 SI 和厘米克秒单位计算该流动的雷诺数 并指出 流动型态 解 1 用 SI 单位计算 查附录 70 醋酸在 20 时 1069 k g m 3 2 50 10 3 Pa s d 1 5c m 0 015m u b 10 60 4 0 015 2 1069 m s 0 8 82 m s Re d u b 0 015 0 882 1069 2 5 10 3 5657 故为湍流 2 用物理单位计算 1069 g c m 3 0 025 g c m s d 1 5c m u b 88 2c m s Re d u b 1 5 88 2 1 069 0 025 5657 10 有一装满水的储槽 直径 1 2 m 高 3 m 现由槽底部的小孔向外排水 小 孔的直 径为 4 c m 测得水流过小孔的平均流速 u 0 与槽内水面高度 z 的关系为 u 0 0 62 2 z g 试求算 1 放出 1 m 3 水所需的时间 设水的密度为 1000 k g m 3 2 又 若槽中装满 6 煤油 其它条件不变 放出 1m 3 煤油所需时间有何变化 设煤油密度为 800 k g m 3 解 放出 1m 3 水后液面高度降至 z 1 则 z 1 z 0 1 3 0 8846 m 2 115m 0 785 1 2 2 d M 0 w 1 0 d 由质量守恒 得 w 2 w 1 无水补充 A0为小孔截面积 w 2 u 0 A0 0 62 A0 2 g z M AZ A 为储槽截面积 d z 0 d 故有 即 0 62 A0 2 g z A d z 2 g z 0 62 A0 d A 上式积分得 A 1 z 1 2 z 1 2 0 A0 0 62 2 g 2 1 12 12 3 2 115 s 126 4s 2 1m i n 0 62 2 9 81 0 04 p a g e 4 2 11 如本题附图所示 高位槽内的水位高于地面 7 m 水从 108 m m 4 m m 的 管道中 流出 管路出口高于地面 1 5 m 已知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 h f 5 5u 2 计算 其中 u 为水在管内的平均流速 m s 设流动为稳态 试计算 1 A A 截面处水的平均流速 2 3 水的流量 m h 解 1 A A 截面处水的 平均流速 在高位槽水面与管路出口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得 1 2 p 1 2 p g z 1 u b 1 1 g z 2 u b 2 2 h f 2 2 2 1 式中 z 1 7 m u b 1 0 p 1 0 表压 z 2 1 5 m p 2 0 表压 u b 2 5 5 u 2 代 入式 1 得 1 9 81 7 9 81 1 5 u b 22 5 5u b 22 2 u b 3 0 m s 2 水的流量 以 m 3 h 计 Vs u b 2 A 3 0 3 14 2 0 018 2 0 004 0 02355 m 3 s 84 78 m 3 h 4 7 习题 11 附图 习题 12 附图 12 20 的水以 2 5 m s 的平均流速流经 38 m m 2 5 m m 的水平管 此管以 锥形管 与另一 53 m m 3 m m 的水平管相连 如本题附图所示 在锥形管两侧 A B 处各插入一 垂直玻璃管以观察两截面的压力 若水流经 A B 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 为 1 5 J k g 求两玻 璃管的水面差 以 m m 计 并在本题附图中画出两玻璃管中 水面的相对位置 解 在 A B 两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1 2 p 1 2 p g z 1 u b 1 1 g z 2 u b 2 2 h f 2 2 式中 z 1 z 2 0 u b 1 3 0 m s A u b 2 u b 1 1 A 2 d 2 u b 1 12 d 2 0 038 0 0 025 2 2 5 m s 1 232 m s 0 053 0 003 2 2 h f 1 5 J k g p 1 p 2 故 u b 2 2 2 u b 2 u b 1 2 1 2322 2 5 2 h f 1 5 J k g 0 866 J k g 2 p 1 p 2 0 866 9 81m 0 0883m 88 3m m g 13 如本题附图所示 用泵 2 将储罐 1 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 馏塔 3 的中部 进行分离 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 其上方压力为 1 0133 105 Pa 流体密度为 800 k g m 3 精馏塔进口处的塔内压力 为 1 21 105 Pa 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 面 8 m 输送管道直径为 68 m m 4 m m 进料量为 20 m 3 h 料液流经全部管道 的能量损失 为 70 J k g 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 在截面 A A 和截面 B B 之 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得 u 12 p u 2 g Z1 We 2 2 g Z 2 h f 2 2 5 p 1 1 0133 1 0 Pa p 2 1 21 10 5 Pa Z 2 Z 1 8 0m p 1 u 1 0 u 2 h f 70 J k g 习题 13 附图 20 3600 V V m s 1 966 m s 2 3 14 A 2 d 0 068 2 0 00 4 4 4 2 p p 1 u 2 u 12 We 2 g Z 2 Z1 h f 2 8 p a g e 5 1 21 1 0133 105 1 9662 We 9 8 8 0 70 J k g 800 2 14 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槽内径 2 46 1 93 78 4 70 J k g 175 J k g N e w s We 20 3600 800 173 W 768 9W D 2 m 槽底与内径 d 0 为 32 m m 的钢管相连 槽内无液体补充 其初始液面高 度 h 1 为 2 m 以管子中心线为基准 液体在管内流动时的全部能量损失可按 h f 20 u 2 计算 式中的 u 为液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 m s 试求当槽内液面 下降 1 m 时所需的时间 解 由质量衡算方程 得 W1 W2 d M d 1 W1 0 W2 2 d 0 u b 4 习题 14 附图 2 d M 2 d h D d 4 d 将式 2 3 代入式 1 得 2 d h d 0 u b D 2 0 4 4 d 3 即 u b D 2 d h 0 d 0 d 4 在贮槽液面与管出口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g z 1 2 u b 1 p 1 u 2 p g z 2 b 2 2 h f 2 2 即 或写成 g h h u b 2 u 2 2 2 h f b 20u b 20 5u b 2 2 20 5 2 u b 9 81 u b 0 692 h 5 式 4 与式 5 联立 得 0 692 h 2 2 d h 0 0 032 d 即 i c 积分得 5645 d h h d 0 h h 1 2 m h 1m 5645 2 1 21 2 s 4676s 1 3h 动量传递现象与管内流动阻力 15 某不可压缩流体在矩形截面的管道中作一维 定态层流流动 设管道宽度为 b 高度 2y 0 且 b y 0 流道长度为 L 两端压力降为 p 试根据力的衡算导出 1 剪应力 随高 9 度 y 自中心至任意一点的距离 变化的关系式 2 通道截面上的速度分布 方程 3 平 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关系 解 1 由于 b y 0 可近似认为两 板无限宽 故有 1 p p 2 y b y 2b L L 2 将牛顿黏性定律代入 1 得 d u d y d u p y d y L 1 上式积分得 u p 2 y C 2 L 2 p a g e 6 边界条件为 y 0 u 0 代入式 2 中 得 C C 因此 u p 2 y 2 y 0 2 L p 2 y 0 2 L 3 3 当 y y 0 u u m a x p 2 故有 u m a x y 0 2 L 再将式 3 写成 y u u m a x 1 2 y 0 4 根据 u b 的定义 得 u b 1 1 y 2 u d A u m a x 1 2 d A u m a x A A A A y 0 3 16 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圆管中作一维定态轴向层流流动 试证明 1 与主体 流速 u 相应的速度点出现在离管壁 0 293r i 处 其中 r i 为管内半径 2 剪应 力沿径向为直线分布 且在管中心为零 解 1 u u m a x 1 r 2 2u b 1 r 2 r i r i 当 u u b 时 由式 1 得 r 1 2 1 r i 2 解得 1 r 0 707r i 由管壁面算起的距离为 y r i r r i 0 707 r i 0 293r i 2 由 d u 对式 1 求导得 d r d u 2u m a x 2 r r i d r 10 故 2 u m a x 4 u r 2b r 2 r i r i 3 在管中心处 r 0 故 0 17 流体在圆管内作定态湍流时的速度分布可用如 下的经验式表达 u z r 1 u m a x R 17 试计算管内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之比 u u m a x 解 u 令 1 R 2 R 0 u z 2 r d r 1 R 2 R 0 r 1 u m a x 2 r d r R 17 1 r y 则r R 1 y R 1 R 1 u 2 u z 2 r d r 2 0 R R 1 0 y 1 7 u m a x 2 R 2 1 y d y 2u m a x y 1 7 y 8 7 d y 0 817u m a x 0 1 18 某液体以一定的质量流量在水平直圆管内作湍流流动 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 变 将管径 减至原来的 1 2 问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 流体在水平光滑直圆管中作湍流流动时 p a g e 7 p f h f 或 2 h f p f L u b d 2 h h 式中 f 2 f 1 2 d 1 u b 2 2 1 d 2 u b 1 d 1 2 u b 2 d 1 2 4 d 2 u b 1 d 2 因此 h h f 2 f 1 2 2 4 2 32 2 1 1 又由于 0 316 Re 0 25 d u 0 25 Re 2 1 1 0 25 1 b 1 2 0 25 0 5 0 25 0 841 1 Re 2 4 d 2u b 2 故 h h f 2 f 1 32 0 84 26 9 11 19 用泵将 2 104 k g h 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 见本题附图 反应 器液面上方保持 25 9 103 Pa 的真 空度 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 管道为 7 6 m m 4 m m 的钢管 总长为 35 m 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 一个 孔板流量计 局 部阻力系数为 4 五个标准弯头 反应 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 17 m 若泵 的效率为 0 7 求泵的轴功率 已知溶液的密度为 1073 k g m 3 黏度为 4 6 3 10 Pa s 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 0 3 m m 解 在反应器液面 1 1 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 2 2 间 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以截面 1 1 为基准水平面 得 u 2 p u 2 p g z 1 b 1 1 We g z 2 b 2 2 h f 2 2 式中 z 1 0 z 2 17 m u b 1 0 习题 19 附图 1 d 2 4 p 1 25 9 103 Pa 表 p 2 0 表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 1 并整 理得 We g z 2 z 1 2 u b 2 p 2 p 1 h f 2 u b 2 w 2 10 4 m s 1 43 m s 3600 0 785 0 068 2 1073 9 81 17 1 432 25 9 10 3 2 1073 h u b 2 2 2 f 192 0 h f p a g e 8 其中 h f L Le d 0 068 1 43 1073 Re d u b 1 656 105 3 0 63 10 e d 0 0044 根据 Re 与 e d 值 查得 0 03 并由教材可查得各管件 阀门的当量长度 分别为 闸阀 全开 0 43 2 m 0 86 m 标准弯头 2 2 5 m 11 m 故 于是 h f 0 03 35 0 86 11 0 5 4 0 068 1 43 2 J k g 25 74J k g 2 We 192 0 25 74 J k g 217 7 J k g 217 7 2 10 4 W 1 73k W 3 600 0 7 泵的轴功率为 N s We w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12 20 如本题附图所示 贮槽内水位维持不变 槽的 底部与内径为 100 m m 的钢 质放水管相连 管路上装有一 个闸阀 距管路入口端 15 m 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 的 U 管压差计 其一臂与管道相连 另一臂通大气 压差计 连接管内充满了水 测 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 度为 20 m 1 当闸阀关闭时 测得 R 600 m m h 1500 m m 当闸阀部分开启时 测得 R 400 m m h 1400 m m 摩擦 习题 20 附图 系数 可取为 0 025 管路入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取为 0 5 问每小时从管中流出 多少水 m 3 2 当闸阀全开时 U 管压差计测压处的压力为多少 Pa 表压 闸阀全开时 Le d 15 摩擦系数仍可取 0 025 解 1 闸阀部分开启时 水的流量 在贮槽水面 1 1 与测压点处截面 2 2 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并 通过截面 2 2 的中心作 基准水平面 得 g z 1 2 u b 1 p 1 u 2 p g z 2 b 2 2 h f 2 1 2 2 a 式中 p 1 0 表 p 2 Hg g R H 2O g R 13600 9 81 0 4 1000 9 81 1 4 Pa 39630Pa 表 u b 2 0 z 2 0 z 1 可通过闸阀全关时的数据求取 当闸阀全关时 水静止不动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 程知 H O g z 1 h Hg g R 2 b 式中 h 1 5 m R 0 6 m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 b 得 13600 0 6 z 1 1 5 m 6 66m 1000 h f 1 2 u 2 u 2 L 15 c b 2 13u b 2 0 025 0 5 b 2 13u b 2 d 2 0 1 2 将以上各值代入式 a 即 9 81 6 66 u b 2 2 39630 2 13 u b 2 1000 解得 p a g e 9 u b 3 13 m s 2 d u b 3600 0 785 0 12 3 13 m 3 s 1 43 m 3 s 4 2 闸阀全开时测压点处的压力 在截面 1 1 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 3 3 间列机械 能衡算方程 并通过管中心线作基准平面 得 水的流量为 Vs 3600 g z 1 2 u b 1 p 1 u 2 p g z 3 b 3 3 h f 3 1 2 2 c 式中 z 1 6 66 m z 3 0 u b 1 0 p 1 p 3 13 2 L Le u 2 35 u c b 0 025 15 0 5 b 4 81u b 2 d 2 0 1 2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 c 即 h f 1 3 9 81 6 66 u b 4 81 u b 2 2 2 解得 u b 3 13 m s 再在截面 1 1 与 2 2 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基平面同前 得 u 2 p u 2 p g z 1 b 1 1 g z 2 b 2 2 h f 2 1 2 2 式中 z 1 6 66 m z 2 0 u b 1 0 u b 2 3 51 m s p 1 0 表压力 d 1 5 3 51 h f 1 2 0 025 0 5 J k g 26 2 J k g 0 1 2 2 将以上数值代入上式 则 p 3 512 2 26 2 2 1000 4 解得 p 2 3 30 10 Pa 表压 21 10 的水 以 500 l m i n 的流量流经一长为 300 m 的水平管 管壁的绝对粗糙度为 0 05 m m 有 6 m 的压头可供克服流动的摩擦阻力 试求管径的最小尺寸 解 由于是直径均 一的水平圆管 故机械能衡算方程简化为 9 81 6 66 p 1 p 2 h f 上式两端同除以加速度 g 得 p 1 p 2 g h f g 6 m 题给 即 a h u b f L u b 2 6 9 81 J k g 58 56 J k g d 2 Vs 500 10 3 0 01062d 2 2 2 d 60 d 4 4 将 u b 代入式 a 并简化得 d 5 2 874 10 4 b 与 Re 及 e d 有关 采用试差法 设 0 021 代入式 b 求 p a g e 10 出 d 0 0904m 下面验算所设的 值是否正确 e d 0 05 10 3 0 0904 0 000553 u b 0 01062 0 09042 m s 1 3 m s 10 水物性由附录查得 1000 k g m 3 130 77 10 5 Pa s Re d u b 0 0904 1 3 10000 130 77 10 5 8 99 10 4 14 由 e d 及 Re 查得 0 021 故 d 0 0904m 90 4m m 22 如本题附图所示 自水塔将水送至车间 输送 管路用 114m m 4 m m 的钢管 管路总长为 190 m 包括 管件与阀门的当量长度 但不包括进 出口损失 水塔 设水温为 12 内水面维持恒定 并高于出水口 15 m 3 试求管路的输水量 m h 和 截面 2 2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解 在截面 1 1 得 p 1 u 12 p u 2 g Z1 2 2 g Z 2 h f 2 2 习题 22 附图 p 1 1 0133 105 Pa p 2 1 0133 105 Pa Z 2 Z1 15 0m u 1 0 2 l l e u 2 u 2 g Z1 Z 2 h f 9 8 15 0 5 2 2 d 2 l l e 2 u 2 1 5 294 d u 2 294 1792 45 1 5 1 采用试差法 假设u 2 2 57 m s 则Re d u 0 106 2 57 999 8 2 19 105 124 23 10 5 取管壁的绝对粗糙度为0 2 m m e 0 2 则管壁的相对粗糙度为 0 0019 d 106 查图1 22 得 0 024 代入式 1 得 u 2 2 57 m s 故假设正确 u 2 2 57 m s 管路的输水量 V u 2 A 2 57 3 14 0 114 2 0 004 2 3600 m 3 h 81 61 m 3 h 4 15 23 本题附图所示为一输水系统 高位槽的水面 维持恒定 水分别从 BC 与 BD 两支管排出 高位槽液 面与两支管出口间的距离均为 11 管段内径为 38 AB m 长为 58 m 支管的内径为 32 m m BC 长为 12 5 m BD 支管的内径为 26 m m 长为 14 m 各段管长均包 括管件及阀门全开时的当量长度 AB 与 BC 管段的摩 擦系数 均可取为 0 03 试计算 1 当 BD 支管的阀 门关闭时 BC 支管的最大 排水量为多少 m 3 h 2 习题 23 附图 当所有阀门全开时 两支管的排水量 各为多少 m 3 h BD 支管的管壁绝对粗糙度 可取为 0 15 m m 水的密度为 1 000 k g m 3 黏度为 0 001Pa s 解 1 当 BD 支管的阀门关闭时 BC 支 管的最大排水量 在高位槽水面 1 1 与 BC 支管出口内侧截面 C C 间列机械能衡 算方程 并以截面 C C 为基准平面得 g z 1 2 u b 1 p 1 u 2 p g z C b C C h f 2 2 式中 故 z 1 11 m z c 0 u b 1 0 p 1 p c u b C 2 h f 9 81 11 107 9J k g 2 a b p a g e 11 h f h f AB h f BC h f AB u 2 L Le c b AB d 2 u 2 58 2 0 03 0 5 b AB 23 15u b AB 0 038 2 2 12 5 u b BC 2 0 03 5 86u b BC 0 032 2 2 u b AB c d e h f BC u b AB d BC 2 u b BC d AB 32 4 2 2 u b BC 0 5u b BC 38 将式 e 代入式 b 得 2 2 h f AB 23 15 0 5u b BC 11 58u b BC f 将式 f d 代入式 b 得 2 2 2 h f 11 58u b BC 5 86u b BC 17 44u b BC u b C u b BC 并以 h f 值代入式 a 解得 u b BC 2 45 m s 故 VBC 3600 0 0322 2 45 m 3 h 7 10 m 3 h 4 2 2 当所有阀门全开时 两支管的排水量根据分支管路流动规律 有 g z C 2 u u b C p C p h f BC g z D b D D h f BD 2 2 a 两支管出口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下游截面列于两支管出口外侧 于是上式可简化 为 16 h f BC h f BD h f BC u 2 L Le c D b BC d 2 2 u 12 5 2 0 03 1 b BC 6 36u b BC 0 032 2 u 2 14 2 1 b BD 269 2 0 5 u b BD 0 026 2 h f BD 将 h f BC h f BD 值代入式 a 中 得 2 2 6 36u b BC 269 2 0 5 u b BD b 分支管路的主管与支管的流量关系为 VAB VBC VBD 2 2 2 d AB u b AB d BC u b BC d BD u b BD 0 0382 u b AB 0 0322 u b BC 0 026 2 u b BD 上式经整理后得 u b AB 0 708u b BC 0 469u b BD c 在截面 1 1 与 C C 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并以 C C 为基准水平面 得 g z 1 2 u 2 u b 1 p 1 p g z C b C C h f 2 2 d 上式中 z 1 11 m z C 0 u b 1 0 u b C 0 上式可简化为 h f h f AB h f BC 107 9J k g 2 h f AB 23 15u b AB 2 h f BC 6 36u b BC 前已算出 因此 2 2 23 15u b AB 6 36u b BC 107 9 在式 b c d 中 u b AB u b BC u b BD 即 均为未知数 且 又 p a g e 12 为 u b BD 的函数 可采用试差法求解 设 u b BD 1 45 m s 则 0 26 1 45 1000 0 15 37700 e d 0 0058 3 26 1 10 查摩擦系数 图得 0 034 将 与 u b BD 代入式 b 得 Re d u b 26 36u b BC 269 2 0 034 0 5 1 45 2 解得 u b BC 1 79 m s 将 u b BC u b BD 值代入式 c 解得 u b AB 0 708 1 79 0 469 1 45 m s 1 95 m s 17 将 u b AB u b BC 值代入式 d 左侧 即 23 15 1 95 2 6 36 1 79 2 108 4 计算结果与式 d 右侧数值基本 相符 108 4 107 9 故 u b BD 可以接受 于是两支管 的排水量分别为 VBC 3600 0 032 2 1 79 m 3 h 5 18 m 3 h 4 VBC 3600 0 0 26 2 1 45 m 3 h 2 77 m 3 h 4 24 在内径为 300 m m 的管道中 用测速管测 量管内空气的流量 测量点处的温度为 20 真空度为 500 Pa 大气压力为 98 6 6 103 Pa 测速管插入管道的中心线处 测压装 置为微差压差计 指示液是油和水 其密度分别为 835 k g m 3 和 998 k g m 3 测得的读数为 100 m m 试求空气的质量 流量 k g h 解 P A C g R 998 835 9 8 0 1Pa 159 74Pa 查 附录得 20 101 3 k Pa 时空气的密度为 1 203 k g m 3 黏度为 1 81 10 5 Pa s 则管 中空气的密度为 1 203 u m a x R e m a x 98 66 0 5 k g m 3 1 166 k g m 3 101 3 2 P 2 159 74 1 166 m s 16 55 m s 0 3 16 55 1 166 3 198 105 1 81 10 5 d u m a x 查图 1 28 得 u 0 85 u m a x u 0 85u m a x 0 85 16 55 m s 14 07 m s Wh u A 2 P 14 07 0 785 0 3 2 1 166 k g h 11 159 k g h 25 在 38m m 2 5 m m 的管路上装有标准孔板流量计 孔板的孔径为 16 4 m m 管中 流动的是 20 的甲苯 采用角接取压法用 U 管压差计测量孔板两侧的 压力差 以水银为指 示液 测压连接管中充满甲苯 现测得 U 管压差计的读数为 600 m m 试计算管中甲苯的流 量为多少 k g h 解 已知孔板直径 d o 16 4 m m 管径 d 1 33 m m 则 Ao A1 d o d 1 0 0164 0 033 0 247 2 2 设 Re Re o 由教材查图 1 30 得 Co 0 626 查附录得 20 甲苯的密度为 86 6 k g m 3 黏 度为 0 6 10 3 Pa s 甲苯在孔板处的流速为 u o Co 2 g R A 0 626 2 9 81 0 6 13600 866 m s 8 24 m s 866 18 甲苯的流量为 Vs 3600u o Ao 3600 8 24 检验 Re 值 管内流速 为 0 0164 2 k g h 5427 k g h 4 p a g e 13 16 4 u b 1 8 24 m s 2 04 m s 33 Re d 1u b 1 0 033 2 04 866 9 72 10 4 Re c 3 0 6 10 2 原假定正确 非牛顿型流体的流动 26 用泵将容器中的蜂蜜以 6 28 10 3 m 3 s 流量送往 高位槽中 管路长 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为 20 m 管径为 0 l m 蜂蜜的流动特性服从幂律 0 05 d u z d y 0 5 密度 1250 k g m 3 求泵应提供的能量 J k g 解 在截面 1 1 和截面 2 2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得 p 1 u 12 p u 2 g Z1 We 2 2 g Z 2 h f 2 2 习题 26 附图 p 1 1 0133 105 Pa p 2 1 0133 105 Pa Z 2 Z1 6 0m u 1 0 u 2 0 6 28 10 3 3 14 0 12 2 l l e u 2 20 4 58 8 We g Z 2 Z1 h f 9 8 6 d 2 0 1 2 2 58 8 64 n 2 0 80 5 2 3n 1 u 3 0 5 1 64 K 8n 1 64 0 05 80 5 1 n 0 5 4n d 4 0 5 1250 0 1 n 0 5 3 2 12 50 5 0 8 1 5 05 1 398 8 3 2 3 54 0 354 0 0045 1250 1250 We 58 8 64 58 8 64 0 0045 J k g 58 51 J k g 19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1 用离心油泵将甲地油罐的油品送到乙地油罐 管路情 况如本题附图所示 启动泵之 前 A C 两压力表的读数相等 启动离心泵并将出口阀 调至某开度时 输油量为 39 m 3 h 此时泵的压头为 38 m 已知输油管内径为 10 0 m m 摩擦系数为 0 02 油品密度为 810 k g m 3 试求 1 管路特性方程 2 输油管线的总长度 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习题 1 附图 解 1 管路特性方程 甲 乙两地油罐液面分别取作 1 1 与 2 2 截面 以水平管轴线为基准面 在两截面之间 列柏努利方程 得到 H e K Bq e 2 由于启动离心泵之前 p A p C 于是 p 0 K Z g 则 又 H e Bq e 2 H e H 38 m B 38 39 2 h 2 m 5 2 5 10 2 h 2 m 5 则 3 H e 2 5 10 2 q e 2 q e 的单位为 m h 2 输油管线总长度 H l l e u 2 d 2g 39 u 0 01 m s 1 38 m s 3600 4 于是 l l e 2 g d H 2 9 81 0 1 38 m 1960 m u 2 0 02 1 382 2 用离心泵 转速为 2900 r m i n 进行性能参数测定实验 在某流量下泵入口 真空表 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 60 k Pa 和 220 k Pa 两测压口之间垂直距离为 p a g e 14 0 5 m 泵的轴功 率为 6 7 k W 泵吸入管和排出管内径均为 80 m m 吸入管中流动 阻力可表达为 h f 0 1 3 0u 12 u 1 为吸入管内水的流速 m s 离心泵的安 装高度为 2 5 m 实验是在 20 98 1 k Pa 的条件下进行 试计算泵的流量 压头 和效率 20 解 1 泵的流量 由水池液面和泵入口真空表所在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池中水面为基准面 得到 0 g Z1 p 1 u 12 h f 0 1 2 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并整理 得 3 5u 12 60 103 2 5 9 81 35 48 1000 u 1 3 184 m s 则 3 3 q 0 082 3 184 3600 m h 57 61 m h 4 2 泵的扬程 60 220 10 3 H H 1 H 2 h 0 0 5 m 29 04m 1000 9 81 3 泵的效率 Hq g 29 04 57 61 1000 9 81 s 100 68 1000 P 3600 1000 6 7 在指定转速下 泵的性能参数为 q 57 61 m 3 h H 2 9 04 m P 6 7 k W 68 3 对于习题 2 的实验装置 若分别改变如下参数 试求新 操作条件下泵的流量 压头 和轴功率 假如泵的效率保持不变 3 1 改送 密度为 1220 k g m 的果汁 其他性质与水相近 2 泵的转速降至 2610 r m i n 解 由习题 2 求得 q 57 61 m 3 h H 29 04 m P 6 7 k W 1 改送果汁 改送果汁 后 q H 不变 P 随 加大而增加 即 1220 P P 6 7 1 22k W 8 174k W 1000 2 降低泵的转速 根据比例定律 降低转速后有关参数为 2610 3 3 q 57 61 m h 51 85 m h 2900 2610 H 29 04 m 23 52m 2900 2610 P 6 7 k W 4 884k W 2900 3 2 4 用离心泵 转速为 2900 r m i n 将 20 的清水以 60 m 3 h 的流量送至敞 口容器 此 流量下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和动压头分别为 2 4 m 和 0 61 m 规定泵 入口的真空度不能大于 64 k Pa 泵的必需气蚀余量为 3 5 m 试求 1 泵的安装高 度 当地大气压为 100 k Pa 2 若改送 55 的清水 泵的安装高度是否合适 解 1 泵的安装高度 21 在水池液面和泵入口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水池液面为基准面 得 p a p 1 u 2 H g 1 H f 0 1 g 2g 即 64 103 H g 0 61 2 4 1000 9 81 H g 3 51 m 2 输送 55 清水的允许安装高度 55 清水的密度为 985 7 k g m 3 饱和 蒸汽压为 15 733 k Pa 则 Hg 100 15 733 10 3 p a p v 3 5 0 5 2 4 m 2 31m NPS H H f 0 1 g 985 7 9 81 原安装高度 3 51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行政助理招聘面试常见问题与预测题解析
- 2025年编程开发者初级面试预测题
- 2025年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级考试试题解析
- 2025年初级护士资格认证考试模拟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物业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范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律从业者招聘考试模拟题及法条解读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主管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燃气储运中级工考试预测题及解析
- 工作总结及个人成长报告
- 五一银行活动方案
- 小学生植物知识科普课件
- 美高课程体系介绍
- 2023年山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放射科查对制度
- 2025年激光干涉仪市场调研报告
- 2025年超细铜粉市场规模分析
- 构建专家委员会的初步方案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DB37-T 5317-2025《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年云南省建筑行业安全员A证理论考试练习题(100题)含答案
- 社会福利 课件全套 高和荣 第1-11章 绪论-社会福利的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