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3、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4、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5、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文章大意。教学难点:学会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三、字词学习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五、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明确: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七、小结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第二课时一、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明确:书要反复读。三、列出阅读提纲(板书)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进行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树立靶子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表明态度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四、讨论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五、小结“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六、拓展训练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见风使舵”新解 “班门弄斧”辩 “滥竿充数”辩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