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3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2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内容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大小epmgh与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矢标性标量标量相对性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一般选弹簧形变为零的状态为弹性势能零点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小;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大。(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g(ep2ep1)ep1ep2。(3)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面的选取无关。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1)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类似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wep。(2)对于弹性势能,一般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b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相对的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解析:选ab重力势能是由物体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由地球和物体所共有,所以a、b正确;由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所以重力势能等于零不等于没有对外做功的本领,所以c错误;只有选地面为零势能面时,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才为零,否则不为零,d错误。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观点表达式守恒观点ek1ep1ek2ep2转化观点ekep转移观点eaeb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只有重力及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力做功。(3)弹力做功伴随着弹性势能的变化,并且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三种表达式的理解(1)守恒观点:意义: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注意问题:要先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选取同一个零势能参考平面。(2)转化观点:意义:系统(或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等于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注意问题:要明确势能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即势能的变化,可以不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3)转移观点:意义: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时,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注意问题:a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a末状态的机械能减初状态的机械能,而b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初状态的机械能减末状态的机械能。2.如图531所示,a、b两小球静止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离地面足够高。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两球间用一条细线连接,开始线处于松弛状态。现同时释放两球,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31a下落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下落后两球间距离逐渐增大,一直到细线张紧为止c下落过程中,a、b两球都处于失重状态d整个下落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解析:选acd两球同时释放后,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均为g,故两球均处于失重状态,机械能守恒,两球间距保持不变,a、c、d均正确,b错误。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命题分析本考点是高考的热点,但单独考查本考点的机率不大,常被作为综合问题中的一个小问题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例1如图532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图532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解析a球在上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机械能增加,b项正确;由于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d项错误;所以b球和地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减少,a项错误。答案bc变式训练1.如图533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物体m和m,且mm,不计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图533am、m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bm减少的机械能等于m增加的机械能cm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m增加的重力势能d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选bdm下落过程,绳的拉力对m做负功,m的机械能不守恒,减少,m上升过程,绳的拉力对m做正功,m的机械能增加,a错误;对m、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易得b、d正确;m减少的重力势能并没有全部用于m重力势能的增加,还有一部分转变成m、m的动能,所以c错误。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命题分析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在高考中常被考查到,多数情况下,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难度一般为中等。例2如图534所示,将一质量为m0.1 kg的小球自水平平台右端o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飞离平台后由a点沿切线落入竖直光滑圆轨道abc,并沿轨道恰好通过最高点c,圆轨道abc的形状为半径r2.5 m的圆截去了左上角127的圆弧,cb为其竖直直径,(sin 530.8,cos 530.6,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图534(1)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3)平台末端o点到a点的竖直高度h。解析(1)恰好运动到c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vc5 m/s(2)从b点到c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mg2rmv在b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联立解得vb5 m/sfn6.0 n(3)从a到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mgr(1cos 53)mv所以va m/s在a点进行速度的分解有,vyvasin 53所以h3.36 m答案(1)5 m/s(2)6.0 n(3)3.36 m分析机械能守恒问题的方法(1)一般步骤: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确定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确定初末状态的机械能或运动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转化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说明。(2)应注意的问题:列方程时,选取的表达角度不同,表达式不同,对参考平面的选取要求也不一定相同。应用机械能守恒能解决的问题,应用动能定理同样能解决,但其解题思路和表达式有所不同。变式训练2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滑雪坡由ab和bc组成,ab是倾角为37的斜坡,bc是半径为r5 m的圆弧面,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与水平面相切于c,如图535所示,ab竖直高度差h8.8 m,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80 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飞落(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图535(1)运动员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经过c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解析:(1)由ac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h)mv又hr(1cos 37),可解得:vc14 m/s(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mgm解得:fc3 936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运动员在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 936 n答案:(1)14 m/s(2)3 936 n多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命题分析本考点属于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在历年高考中常被考查到,题型有选择和计算等,难度中等偏上,有时也会在压轴题中被考查到。例3有一个固定的光滑直杆,该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3,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图536(1)如图536甲所示,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滑了位移x1 m后到达p点,求滑块此时的速率。(2)如果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将滑块m与另一个质量为m2.7 kg的物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接,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此时滑轮左侧绳恰好水平,其长度l m(如图乙所示)。再次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滑至p点的速度大小。(整个运动过程中m不会触地,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思维流程第一步:抓信息关键点关键点信息获取(1)光滑直杆不悬挂m时滑块m的机械能守恒(2)细绳因悬挂m而绷紧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第二步:找解题突破口(1)不悬挂m时,滑块到达p点的速度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直接求出。(2)悬挂m后,对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出滑块到达p点的速度。第三步:条理作答解析(1)设滑块下滑至p点时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xsin 53mv解得v14 m/s(2)设滑块再次滑到p点时速度为v2,m的速度为vm,如图,将v2进行分解得:vmv2cos ,绳与直杆的夹角为,由几何关系得90,vm0,再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1sin 53)mgxsin 53mv0,解得v25 m/s答案(1)4 m/s(2)5 m/s变式训练3.如图537所示,在长为l的轻杆中点a和端点b各固定一质量为m的球,杆可绕无摩擦的轴o转动,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求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轻杆对a、b两球分别做了多少功?图537解析:设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如果把轻杆、两球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那么由于杆和球的相互作用力做功总和等于零,故系统机械能守恒。若取b的最低点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可得:2mglmvmvmgl又因a球与b球在各个时刻对应的角速度相同,故vb2va由以上二式得:va,vb。根据动能定理,可解出杆对a、b做的功。对a有:wamgmv0,所以wa0.2mgl。对b有:wbmglmv0,所以wb0.2mgl。答案:0.2mgl0.2mgl万能模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非质点”模型问题重力势能的变化与运动的过程无关,只与初、末状态有关,对于不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常见于“链条、液柱”模型),可对物体分段找等效重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势能的变化,只要研究对象在变化过程中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即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求解。这种思想也是解决变力做功过程中势能变化的基本方法。示例两个底面积都是s的圆桶,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桶内装水,水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如图538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现把连接两桶的阀门打开,不计摩擦阻力,当两桶水面第一次高度相等时,液面的速度为多大?(连接两桶的阀门之间水质量不计)图538解析对于容器中的液体,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第一次液面高度相等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容器中水的总质量为:ms(h1h2);水面相平时,相当于质量为ms的液体下降了,所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减少的重力势能:epek,即:gss(h1h2)v2,解得:v(h1h2) 。答案v(h1h2) 模型构建利用等效法计算势能变化时一定要注意等效部分的质量关系,即根据物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终总结工作会议流程
- 聚焦2025年盐湖提锂技术:成本优化与产能扩张的产业链升级研究
- 茶香咖啡韵:2025年饮品市场跨界融合创新趋势报告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
- 2025年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营销转型中的金融科技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山地徒步向导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力发电运行值班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装自来水协议书
- 规范经营承诺保障书(6篇)
- 夏威夷果有机认证农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黑布林阅读初一10《霍莉的新朋友》英文版
- 中国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八年级
- 政治校本课程
- 特劳特《定位》PPT通用课件
- GB/T 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二十四节气演讲稿
- GA/T 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植物灰分的测定
- 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最新版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