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08年春季学期汽车发动机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pdf_第1页
清华大学2008年春季学期汽车发动机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pdf_第2页
清华大学2008年春季学期汽车发动机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pdf_第3页
清华大学2008年春季学期汽车发动机原理期中考试试题(答.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 3 页 第1页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 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发动机原理 2008 年 04 月 22 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下列参数中 不表征发动机动力性的参数有 D a 平均指示压力 b 平均有效压力 c 转矩 d 有效效率 2 下列指标中 哪些是评价柴油机喷油雾化特性的指标 A a 贯穿距 b 喷油压力 c 喷油时刻 3 下列烃类燃料中 十六烷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a 正烷烃 烯烃 芳烃 b 芳烃 烯烃 正烷烃 c 正烷烃 芳烃 环烷烃 4 现代汽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接近于 C a 等压循环 b 等容循环 c 混合循环 d 理想循环 5 下列四个配气相位中 对换气损失影响最大的相位是 A a EVO b EVC c IVO d IVC 6 高增压柴油机可以用下列哪些方法来测量机械损失 D a 油耗线法 b 倒拖法 c 灭缸法 d 示功图法 7 燃料气化对充气系数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B a 柴油 汽油 天然气 b 天然气 汽油 柴油 c 氢气 汽油 乙醇 8 柴油机比汽油机油耗低的主要原因是 C a 排温低 b 高压喷射 c 泵气损失低 d 采用扩散燃烧 9 汽油机最易点燃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为 B a 0 8 b 1 0 c 1 2 d 2 0 10 进气门开启形成的压力波第一次反射回进气门处 将形成 B a 疏波 b 密波 c 膨胀波 二 判断题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正确 错误 1 自然吸气汽油机的泵气过程为正功 2 等容循环中的压力升高比对循环热效率没有影响 3 理论循环的主要假定是实际工质与封闭的理想热力循环 4 四冲程自然吸气发动机中汽油机的升功率大于柴油机 5 燃料碳氢比越高 燃料的低热值越低 6 同一内燃机进气过程比排气过程缸内工质等熵系数 k 值小 7 预膨胀比越大 混合循环的热效率越大 8 发动机的机械效率随着活塞平均速度的上升而下降 9 柴油机压燃和汽油机爆燃属于高温单阶段着火 10 热着火理论认为当放热速率大于散热速率时才可能着火 共 3 页 第2页 三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 影响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进气阻力 进气温升 和 进排气门相位 2 发动机排气过程分为 自然排气 和 强制排气 两个阶段 3 影响混合循环热效率的循环参数除压力升高比 预膨胀比外 还有 压缩比 和 等熵指数 4 发生气流雍塞的临界压比为 1 2 1 5 气相燃烧可分为 预混合燃烧 和 扩散燃烧 两类 四 写出下列专业词汇英文缩写的英文全称并译成中文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EG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废气再循环 2 VVT variable valve timing 可变气门正时 3 TDC top dead center 上止点 4 BMEP brake mean effective pressure 平均有效压力 5 EVO exhaust valve open 排气门开 6 IVC intake valve close 进气门关 7 BDC bottom dead center 下止点 8 SI spark ignition 火花点燃 9 CI compression ignition 压缩点燃 10 ROHR rate of heat release 放热速率 五 简答题 每题 5 分 共 20 分 1 简述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模式的差异 答题要点 混合气形成方式不同 着火方式不同 负荷调节方式不同 课本第 25 页 2 何谓气门重叠角 比较汽油机与柴油机 增压机与非增压机气门重叠角的大 小 并说明原因 答题要点 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形成的重叠角叫气门重叠角 汽油机的气门重叠角比柴油机的小 汽油机应防止回火 增压机的气门重叠角比非增压机的大 增压机为增强扫气等需加大 气门重叠角 课本第 70 页 3 什么叫进气速度特性 汽油机和柴油机有何不同 为什么 答题要点 发动机在油量调节机构不变时 充量系数随曲轴转速或活塞平均速 度的变化规律 叫做发动机的进气速度特性 汽油机因存在节气门 和喉管 进气阻力较大 随转速上升下降较快 柴油机的进气阻力 比汽油机小 充量系数随转速变化平缓 课本第 79 页 4 分析说明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大大高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原因 答题要点 湍流会使火焰前锋面出现皱褶 表面积明显增大 同时加速了前锋 面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和化学反应速度 这会使前锋面法向的火焰传 共 3 页 第3页 播速度加大 另外按整个皱褶面积算出的混合气的燃烧质量比层流 时大为增加 因此 火焰传播速度大大增加 六 画图题 每题 10 分 共 20 分 1 压缩比 比热容 K 和循环加热量 Q1 相同时 内燃机三种基本理论循环的热 效率 t 谁高谁低 请用 T S 图和 P V 图加以证明 2 试用两种图解方法 配气相位图 p V 图 分析一种 利用 VVT 降低汽油机中 小负荷下泵气损失的方法 七 计算题 每题 10 分 共 20 分 1 乙醇 Ethanol 的分子式是CH3 CH2 OH 燃烧后CO 碳氢排放低 是一种清 洁的汽油替代燃料 乙醇的低热值是27 MJ kg 汽油 分子式用 CH1 85 n表示 的 低热值是44 MJ kg 化学计量空燃比是14 8 1 计算乙醇的化学计量空燃比 2 分别计算乙醇和汽油在化学计量比条件下的混合气热值 答题要点 8 3 8 232 0 1 0OHc gggl 把乙醇的参数带入得乙醇的化学计量空燃比 9 0 1la H H u um 代入数值可得 乙醇热值 2 7MJ kg 汽油的热值 2 785 MJ kg 2 一台高性能四冲程四缸火花点火发动机的排量是875cm 3 压缩比为10 1 等熵指 数为1 4 指示效率是Otto理论循环效率的55 在8000r min 时 发动机的机 械效率是85 充量系数0 9 空燃比13 1 燃料低热值44MJ kg 空气在20 C 和 0 1MPa 环境下吸入气缸 计算发动机的 a 有效效率和比油耗 b 空气质量流量 有效功率和平均有效压力 otto循环的理论循环效率为 1 1 1 答题要点 有效效率 1 14 1 10 1 55 85 0 281 比油耗 ut e H b 1 代入数据得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