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2.认真阅读课本p4p9页勾画出主要知识,。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学习重点、难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 前 预 习 案【教材助读】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_。2、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要_。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基本途径之二:文化创新要_。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_ 另一方面,_。4、文化创新应克服错误倾向和坚持正确方向。(1)文化创新必须克服的两种错误倾向: 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克服“_”与“_”的错误倾向。把握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_”与“_”的错误倾向。(2)要坚持正确方向:(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立足_实践, 着眼_需求,发扬优秀传统,汲取长处,创新,铸造新辉煌。【预习自测】1、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2、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否矛盾? 3、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否矛盾? _ ? _ _ _综 合 探 究 案1、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2、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课 后 训 练 案1、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2、2008年5月11日光明网载文指出,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调查研究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社会实践a来源于社会实践 b不同民族文化地交流、融合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具有民族特色6、.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 7、“给力”的词义与潮汕方言的“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8、材料:(2010广东省政治高考试题)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1)文化创新固然需要文化工作者的灵感,但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因此,“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需要文化创造者的聪明才智,但认为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是片面的。2、不矛盾。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否则就失去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3、不矛盾。“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共处。含义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侧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3)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总之,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15 cdccb bd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假日反假知识培训课件
- 企业代缴社保及福利待遇综合服务合同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六五普法测试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廉政教育月活动方案
- 部队组织生活自我评价及整改措施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a卷】附答案详解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查房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件
- 中国大麻酚油(CBD油)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
- 图书馆培训管理制度
- 2025船舶光租合同范本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中教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工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