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8.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8.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8.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8.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8.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历史常考基础20练8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极为流行的俗语,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哪一种社会现象()a中央集权 b强干弱枝c外患频仍 d文人政治2(2011哈尔滨市高考复习质量检测)下图是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增强军事实力b“强干弱枝”的军事政策发生了变化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3为了解决唐朝后期五代十国以来国家的割据分裂问题,北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或影响有()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a bc d4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 b汉代c唐代 d宋代5(2011黄冈高三质量检测)对司法权的控制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以及人权状况。历代统治者都注意了司法集权,在我国宋代,宋初统治者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a地方司法人员由各州派文官担任b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c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d知州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并规定“三岁一易”6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此举的主要作用是()a铲除了藩镇割据局面赖以存在的基础b把用人权全部收归中央管理c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d加强了中央集权7(2011上海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a西周 b西汉c唐朝 d北宋8(2011孝感模拟)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a节度使 b枢密院c三司使 d转运使9“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这首庆历新政时流行于东京的歌谣反映了()a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b庆历新政取得了成功c庆历新政推行期间,京城相当平静d庆历新政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10(2011湖北八校联考)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a bc d11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a负责市场收税 b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c管理对外贸易 d核准市场物价12(2010太原市高三调研)历史上的改革往往因专注前朝制度之弊,忽视了创新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说明这一点的是()北宋军事改革北宋财政改革王安石募役法唐募兵制改革a bc d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各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暮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推,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材料三(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恨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清散。朱子语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北宋时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6分)(3)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宋初改革提供的评价如何?扼要说明你的看法。(8分)14山东邹平是“范公故里”,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邹平居住了整整20年。阅读下列两则与范仲淹及其所处时代相关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一句歌谣:“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就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范仲淹当年主持庆历新政,在审核各地官吏名单的时候,把庸碌无为的一笔勾去。他的助手富弼不同意,说:“你大笔一挥倒容易,哪里会知道这会害得他全家痛哭。”范仲淹坚定地说:“一家人哭,强如一路人哭!”他最终坚决罢免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材料二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述,令人难以置信: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地上。欧阳修在谈到北宋的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有人扛着;每次领取口粮,也要找人扛送。(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出了北宋中期的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10分)(2)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范仲淹采取什么措施?(6分)(3)材料二所述问题范仲淹解决了没有?这个问题以后又是如何处理的?请结合史实说明。(4分)答案与解析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a、b、c三项情况在其他朝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说服力不强。宋朝时由于统治者害怕武将夺得兵权所以对领兵的将领实行文官牵制的做法,所以形成“文人政治”。答案:d2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关键是理解北宋前期的冗兵现象。从示意图看,北宋前期的军队不断增加,它是为了适应对少数民族政权用兵和镇压百姓的需要,故c项正确;北宋初削弱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建立统辖于中央的禁军,推行“弱干强枝”的军事政策,a、b、d项都错误。答案:c3解析: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官僚队伍庞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排除。答案:d4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材料中“擢通判”这一信息,通判是宋代为监督知州而新设置的官职。答案:d5解析:北宋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内容与地方行政权有关,与地方司法权无关。答案:b6解析:北宋改革科举制度,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使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实际上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符合题意。答案:d7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历史事物的能力。“赵”姓在百家姓中排序第一,说明“赵”姓在当时是贵姓,而北宋的开国皇帝为赵匡胤,由此可判断百家姓可能出现在北宋。答案:d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按照北宋政府规定,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能直接统领军队,与统兵将帅互相牵制。答案:b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庆历新政措施的识记和理解。范仲淹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那种无所畏惧、勇于改革的精神,值得肯定。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发展。答案:a10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紧扣材料有效信息“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和“对农场主投放信贷”,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备选项即可正确判断。“青苗法”是每年青黄不接时,北宋政府贷款或将谷物给农民,与“对农场主投放信贷”类似;“市易法”是北宋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与“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类似,故符合题意。答案:d1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政府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流通。可见,市易务的主要职责是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答案:b12解析:造成北宋中后期冗兵、冗费,导致国家衰落,造成唐后期军阀割据藩镇林立。答案:c13解析:本题围绕北宋的政治统治组织材料,设置情境,考查巩固统治的措施。第(1)问从材料中的“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看出是解决藩镇割据问题,材料二完全可以与教材知识联系,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第(2)问相对简单,材料中的态度明显,皇帝采取措施,其根本出发点自然十分明确,就是巩固统治。第(3)问要注意比较两则材料,其观点是相反的,所谓“你的看法”,就是对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答案:(1)藩镇割据问题。皇帝直接控制兵权,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6分)(2)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即边事可预防,“内患”“深可恨”。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6分)(3)评价:材料二认为宋初改革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它使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看法: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确实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割据;但由此却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形成“积贫积弱”局面,这些都是形成北宋社会危机的重要因素。(8分)14解析:第(1)问可从两则材料中归纳,材料一“把庸碌无为的一笔勾去”,体现了人浮于事、冗官的问题;材料二反映了军队战斗力低下、军队腐败的问题,若归纳为冗兵问题则错误。第(2)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切忌把范仲淹改革的内容全部答上。第(3)问结合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