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小专题突破精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小专题突破精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小专题突破精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小专题突破精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小专题突破精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专用】2014高考地理 小专题突破精练(含2013模拟+解析):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abcd2阶段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上升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d流水沉积(2013长沙模拟)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回答34题。3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a处b处c处d处4前后两个时期河流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解析:第3题,河漫滩是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产物,在处河流曲流最明显,河漫滩发育也最宽阔。第4题,在河流地貌发育后期,东西向河流发生改道,这主要是处河流发生溯源侵蚀作用造成的。答案:3.b4.a5在金沙江向家坝江底发现了一片石林(如下图),地质专家介绍,金沙江水流湍急,金沙江向家坝一带多为石灰石岩层。下列地质作用与该处“石林”形成无关的是()a河流的冲蚀作用b河流的溶蚀作用c江底卵石的磨蚀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读图,完成67题。6该河谷地貌的成因主要为()a岩层水平挤压,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c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沉积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沉积7沿ab线所作的河床剖面示意图是()解析:a处是河流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b处为弯道凸岸,流速较慢,以堆积作用为主。答案:a读“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811题。8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9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a处bb处cc处dd处10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a夏秋两季b春夏两季c秋冬两季d冬春两季11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12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bcd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段从西北流向东南d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消耗体力下图为某河流上游至下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基本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一般情况下,在各河段上()aab段出现“u”型谷与三角洲b下蚀速度vbvc可能由c到b河流流速减慢造成cc到d侧蚀速度的变化可能是地壳下降运动导致的dd到e侵蚀减弱是因为岩层岩性变硬15冲积平原上的河流能为聚落分布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其有利条件包括()提供生活用水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提供肥沃的土壤提供水能开发水电abcd解析:第14题,地壳上升,流水下切;地壳下降,堆积作用增强,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侵蚀作用中,侧蚀作用加强。第15题,冲积平原地势低平,落差小,不适宜在河流上开发水电。答案:14.c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深,_大,多_,水能资源_;c处河段特征:流速_,泥沙_,河面宽广,利于_(交通)。(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乙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3)c处易形成_(地表形态),原因是_。(4)若该河位于北半球,c处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_原因是_。解析:第(1)题,流水侵蚀地貌的纵剖面图如下:第(2)题,a为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乙图所示上面岩层因较软而被侵蚀,下面岩层因较硬保留了下来,形成陡崖,从而出现瀑布。第(3)题,由于坡度和缓,海水顶托等原因,流速减慢,出现沉积。第(4)题,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答案:(1)下切落差峡谷丰富慢沉积航行(2)c(3)三角洲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4)北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该河北岸易接受沉积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延安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是一座依山傍水、群峰拱卫的山城。由砂岩和黄土砌筑的城垣,从延河岸边蜿蜒到凤凰山巅,形成“山抱延城城依山,城边延水逐山弯”的地域分布形态(如下图)。延安的地形以黄土粱峁和沟谷川道为主,梁峁为许多河谷所穿插分割,坡面上广布沟壑,使梁峁的外貌显得支离破碎。延河、南川河及其主要支流的谷底,一般宽约200700米,开阔平坦,叫做川道。川道又有米粮川之称,是延安的粮食、蔬菜基地和居民点的主要分布区。材料二延安市的地域形态。(1)分别写出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并说出当前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分析延安城的地域分布形态是怎样的?制约因素是什么?(3)分析“川道”成为居民点主要分布区的原因。(4)由此推断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