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时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5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月考)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来,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其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c设置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d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解析:选d。a项反映的是削弱地方权力;b项反映的是分割相权;c项反映的是分割地方官的行政权,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a、b、c均未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d项反映的是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最后集中于皇帝手中,最为“全面”,故选d项。2(2015乐山一中检测)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行省制州郡县制郡县制道州县制abc d解析:选b。根据所学,元朝实行行省制,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秦朝和西汉实行郡县制,道州县制实行于唐代,按照时间顺序排列,b项正确。3(2015成都七中模拟)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b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解析:选b。汉代到宋代中央集权程度是依次加大的,这不能成为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标准,因此a项错误;c项是从军事角度分析的,与材料不符;d项从维护封建统治本身而言,三者没有本质区别。宋代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集权于中央,使地方没有自主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选b项。4(2015浙江温州平阳中学模拟)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解析:选d。元代行省的设置打破原来依据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的原则,目的在于通过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打破原有依据有利地理区划而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秩序,故答案为d项。5(2015湖北八校联考)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解析:选d。“取其直”即收税,由题干中“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说明宋代统治者为了收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d项正确;题干说的是土地买卖,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故a项错误;佃农是租佃地主的土地,不是土地的所有者,故b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官府从土地买卖中收税,故c项错误。6(2015浙江温州八校联考)“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解析:选d。古诗描写的是当时贫富悬殊,但是没涉及到土地兼并,所以排除a项;由“苗疏税多不得食”可知,当时的赋税沉重,但是不能反映出徭役的沉重,所以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排除。通过诗的描写,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所以答案为d项。7(2015河南偃师高中模拟)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分布地区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华北地区496872.1%(占全国总州数21%)四川地区216233.9%江南地区249315.8%(占全国总州数10%)a. 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表格等历史素材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不能表明丝织业发达的程度高低,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南朝,d项表述错误,而且d项表述与题干“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无关,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8(2015南京摸底)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的信息说明纸币在民间发行出现弊端,故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c、d均不符合史实。9(2015绵阳南山中学月考)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只是放宽了对从事工商业者参加科举这一方面的限制,不能认为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a项可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社会重学风气,b项可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工商业者可以有条件地参加科举考试,说明了其社会地位有一定的提高,故d项符合题意。10(2015成都高三摸底)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进行分析,a项说的是“理”的第一性,与此无关;b项是心学的观点,c项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均不能体现社会责任感。d项符合题意。11(2015福州质检)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选c。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刻书”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12(2015河北邯郸馆陶一中调研)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别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a科学技术 b佛道文化c市井文化 d外来文化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由题干“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可知,另一种文化形态是平民文化,即市民文化也叫市井文化,所以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32分,第14题20分,共52分)13(2015广东湛江模拟)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人们惊喜地发现,宋代根本不是积贫积弱的时代。有些学者甚至还将中华文化复兴、中国现代化有意无意地寄托于宋朝的经验传统也有学者认为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吴铮强宋朝国运真相材料三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伯里克利(1)材料一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文化的角度举例说明“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并简析宋代并没有因创新而把中国带进近代化的原因。(15分)(3)谈谈制度创新对国家发展的认识。(7分)解析:第(1)问,“制度”根据材料一中的“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可知是科举制,根据“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然后从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后代基本沿袭等回答原因。第(2)问,文化创新从科技方面答出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以及沈括和梦溪笔谈;思想方面答出理学的兴盛;文学方面答出宋词的创立和繁荣;艺术方面则是人文山水画的繁荣和风俗画的出现。然后结合史实和封建制度的本质分析原因。第(3)问从要不要制度创新和怎样进行制度创新两个角度回答即可。如制度创新应符合国情,国家不断发展需要制度不断创新改革。答案:(1)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后代基本沿袭。(2)文化创新:科技方面,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沈括和梦溪笔谈;思想方面,理学的兴盛;文学方面,宋词的创立和繁荣;艺术方面,人文山水画的繁荣和风俗画的出现。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巩固,缺乏制度创新;经济上,小农经济的阻碍,土地兼并严重;思想上,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重文轻武思想盛行。(言之有理即可)(3)制度创新应符合国情;国家不断发展需要创新改革。(言之有理即可)14(2015山东潍坊四县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地区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6分)(3)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8分)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总结概括的能力。对外贸易特点结合材料从贸易形式、贸易范围、频率以及贸易种类等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可以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政府的严格控制管理不利于古代商业发展,此外与自然经济的束缚等因素相关;第(3)问分析材料可看出材料认为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重症监护科急救患者生命体征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烧伤科烧伤伤口换药操作规范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内镜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操作技巧检测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医生技能竞赛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理学基础理论考察答案及解析
- 风投投资协议书
- 皮瓣手术协议书
- 租房协议书怎么签
- 车库接水协议书
- 2025年中国零售用显示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 种草莓劳动课件
- 雀巢牛奶购销合同范本
- 多模态交互体验评估-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学年华中师大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吊洞停止点检查记录表
- 以友辅仁教案
- “20道游标卡尺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