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案例教材分析:1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第34课,本课以童话的形式,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小青蛙过程中,身体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变化。通过课文当中小蝌蚪和其他动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帮助。2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有效地识记生字、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展阅读及说话训练。学生分析:依据教师平日的教学及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总结出学生具有如下的学习特征:1 在67岁的年龄段中,孩子能较好的接受直观、形象以及贴近于他们生活实际的知识。2 在学习中,学生对创新识字、自主阅读、表演、想象,说话拓展等语文学习活动较感兴趣。设计思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设计情境,注重双向互动,在“找中说”,“说中创”,“演中悟”,“悟中编”。以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为主线,以小蝌蚪的“寻人启事”为载体,以“帮助小蝌蚪找妈”的爱心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分角色朗读课文。4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5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师(神秘地):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寻人启事”, 你们想看看吗?2 师(出示课件:寻人启事,小蝌蚪摆着尾巴,配音)寻人启事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小蝌蚪 2011年6月3日(1)(拟人化的寻人启事,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唤醒孩子们的责任心。这种导入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这是第一次出示寻人启事。(2)课件以丰富的画面,文字,声音,让学生入情入境快。)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师:(着急地):找不到妈妈,小蝌蚪多着急呀!妈妈长得什么样呢?听完下面的介绍,你能告诉小蝌蚪吗?(学生看动画,听课文配乐录音。)二、播放课件,引入课文(播放课件,显示课文内容)。师:这是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图片)生:小蝌蚪。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生: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师: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呢?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师:多少小蝌蚪?(一群)是一只吗?两只?那是多少?(很多只)读出多来。谁也能用一群说一句话?一群小蝌蚪正在做什么呢?生:快活地游来游去。师:快活是什么意思?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生:(读)三、设计活动,学习新课师:我们要帮小蝌蚪找妈妈,可是它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呢?“寻人启事”里没告诉我们,怎么办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轻声读文)师:请找出描写妈妈样子的句子,划上横线。(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师:是谁告诉小蝌蚪的呢?生:是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的。师:鲤鱼妈妈在做什么?(和学生表演,指导读对话,理解“迎上去”)分角色朗读师:小朋友,别忘了小蝌蚪还在耐心地等着我们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它发出的“寻人启事”。出示课件):寻人启事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鲤鱼阿姨告诉我:我的妈妈长着( )。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 2011年6月3日(始终以寻人启事为主线开展活动,这是第二次出示“寻人启事”。落款“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引起学生注意。)师:你们注意看看,现在是谁在找妈妈?生: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师:原来小蝌蚪在慢慢长大,身体也在发生变化呢。师: 小蝌蚪的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那我们快去找吧!师:(电脑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说“又”长出两条腿。师:(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你真会学习。我们一起来看图,(电脑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思考一下这回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读。生:(自学) 。师:我看,有好多小朋友已经在表演了,老师念,你们表演,边读边演,行吗? (生演)(借助动作强化记忆,形式活泼,边“演”边记,学生喜欢,“演”中有悟。)师:为什么课文用了“追上去”这样一个词?生:从图上看,小蝌蚪和乌龟的游动方向相同,表现出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后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师:让我们带着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师:我们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我们找到了也长着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师:看来“寻人启事”写得不太明白,我们来改改“寻人启事”吧!师:那我们还是先读一读书,看看书中有没有把小蝌蚪的妈妈的样子告诉我们,好吗?(生自由读文)(用改“寻人启事”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锻炼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学生找到第四段: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师:来看这两句话(出示)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鼓着一对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师: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句话?生:第二句。师:老师就喜欢第一句,你们能说服我吗?生:(语感训练十分重要。比较、鉴赏是有效的途径。老师问:你们能说服我吗?学生兴趣盎然。)师:为了让小蝌蚪马上找到妈妈,你们能再帮它把“寻人启事”补充完整吗?生:能!(出示课件)寻人启事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通过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帮助,我知道:我的妈妈( )。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长出( )的小蝌蚪 2011年6月3日(这是第三次出示“寻人启事”,与前面设计相贯通,将寻找“小蝌蚪的妈妈”爱心活动推向高潮,学生在交流中,明白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多么重要。另外课件句子的出示,给学生补充“寻人启事”以“拐杖”。)四、总结课文,深入引导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生:青蛙。师: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仔细观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师:小蝌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来说一说?生: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师: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生:(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妈妈,原来你就是捉害虫的大王啊!)师:(扮青蛙妈妈,笑着说)是啊,孩子,我们一起去捉害虫吧!师: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生:分角色朗读。师:青蛙的样子,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那课文上又是怎么描写的呢? 生: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找出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不能抛开课本学语文。)师:(师贴出青蛙的图片)你们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生:一只青蛙一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师:青蛙是个歌唱家。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师(微笑地):是吗?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此处的拓展,能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的兴趣。)师:这节课,我看出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小蝌蚪,想不想当一回小蝌蚪呢?生:想!师:我是动物报的小记者,想采访你们,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你们,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1你们是谁的孩子?2你们是怎么找到妈妈的?找妈妈时遇到困难了吗?3你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4你们变成青蛙后,能给人类带来帮助吗?师:谢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认真听讲的同学才会做。师:(出示课件)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这段设计活动性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不知不觉地复习了全文,并进行保护青蛙和蝌蚪的教育。)五、识字、写字教学1借助图画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2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小组互助学习,交流自己认识了什么字,读懂了什么。4指导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5指导写字。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寻人启事”为载体 ,组织教学 1. 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课件出示寻人启事。 2.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寻人启事”,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每次”寻人启事”的出现,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性在生活中,表达中非常重要。 3.蝌蚪的身体变化过程也巧妙地通过”寻人启事”的落款人的变化,体现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留下深刻印象。二、读、说、贴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文本之间要形成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朗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体会、揣摩。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我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这三种朗读方法,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迎”“追”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朗读,读后同学评价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反复练读。从读中悟出词意、句意,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进行角色表演,使学生在自主、合作、轻松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壤养分测试制度
- 航海船舶海事安全预案
- 中国传统节日规定细则
- 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监护权变更补充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婚姻关系解除与子女抚养安排)
- 离婚子女抚养权归属与财产分割执行终止终止协议范本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补充协议模板
- 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医疗费用分担补充协议
- 试用期员工转正及薪资调整合同变更协议
- 离婚协议书模板: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 安静的力量-高一主题班会
- 血小板活化与流式细胞仪分析
- 公共政策导论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 发行公司债法律意见书正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 全关节镜下FiberTape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课件
- 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法基础超详细版本
- 《临建布置方案》word版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 某某某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