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课堂反馈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863”计划“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1“两弹一星”是指 、 和 。2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 发射成功。现代科学技术之花“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51958年,我国研制了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2002年联想推出每秒运算能力万亿次的 。6计算机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 、经济管理、情报检索、 等方面。7“ ”为汉字印刷告别了铅字开辟了通途。3 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誉为“ ”。4这项技术推广到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81986年国务院制定了 ,即“863”计划。名师点津1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科院及各种科研机构,作出了一系列发展科技的决策,科技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制订了“863”计划,缩小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为提高。另一方面,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的优秀学者、专家,怀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祖国的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2我们要学习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哪些精神 从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高尚情操;刻苦钻石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科研方向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的民本精神。随堂演练1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a1949年 b1956年 c1964年 d1978年21970年4月,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事件是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3“两弹一星”不包括a导弹 b原子弹 c氢弹 d人造地球卫星42003年发射成功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a神舟一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5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陈芳允6“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它的主要研制者是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王选71986年中国制定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一计划纲要被命名为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火炬”计划 d“丰收”计划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十五年前的深秋季节,在我们祖国的上空,一声春雷般的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二十九年前的晚春时分,在浩瀚无垠的宇空,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又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胜利地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不断取得辉煌的发展。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摘自江泽民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请回答:(1)“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三十五年前”、“二十九年前”分别是指哪一年?(2)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谁?他被誉为什么?(3)老一辈科学家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能力提升1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对台政策 2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这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46年 b43年 c40年 d303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 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c d4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原子弹爆炸b蒸汽机c蒸汽机车d螺旋桨飞机5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里的“他”应是a袁隆平 b邓稼先 c侯德榜 d钱学森6下列人物与钱学森同一时代且堪称“民族脊梁“的是邓世昌 张謇 王进喜 邓稼先 袁隆平 a b c d7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对这一句话理解正确有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农民分到了土地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培育了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产量袁隆平提出了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丰收计划”a b c d8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展出了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这表明我国哪一技术的高度发展?a计算机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海洋高技术9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两弹”的成功研制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102009年10月29日,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长沙亮相。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将首颗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嫦娥二号”送入太空,开始对月球进行第二轮探测。事实表明a我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b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c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已实现d成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11阅读下列材料: 863计划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达到下列目标:第一,要几个最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我们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本世纪末特别是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第二,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第三,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技进步;第四,为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五,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他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863计划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方面?(2)结合材料概括863计划的主要目标。(3)结合材料说一说863计划有什么影响?12科技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请回答下面问题。 图1南宋持罗盘陶俑 图2 毕升 图3 蔡伦(1)请问以上三个图片分别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有关系?“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2)改革开放后,为了追赶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 年制定了什么计划?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着祖先的荣誉与激烈的科技竞争现实,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3)谁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请根据这首“科技发展之歌”,举出相关的著名科学家。近代科技真悲凉,但有能人自奋强。地质力学辟新径,数论学派做猜想,联合制碱传四海,京张铁路展华章。现代科技起新高,中华民族创辉煌。一粒种子惊世界,两弹一星震八方,863计划来推动,华夏精神远名扬【深入探究】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探究:毛泽东这样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尽管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旧中国底子太薄了,所以综合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并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当时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中考点击例1:(2010东营)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第一颗原子弹 “神舟5号” “东方红一号” “中近程导弹” 爆炸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a b c d【解析】:a项是1964年,b项是在2003年,c项是在1970年,d项是在6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是2003年“神舟5号”的发放成功。答案为b。【答案】:b例2:(2010山东济宁)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他是( )da钱学森 b李四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不同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的火箭之父;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创立了地质力学;邓稼先是两弹元勋;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培育了杂交水稻。题干部分的材料就是对袁隆平的评述。答案为d。【答案】:d【例3】(2012四川自贡)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a“两弹”成功研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红一号”卫星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上述选项是我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方面的成就,故选a项。【答案】a 【学海拾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9时3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三级火箭“长征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并顺利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卫星运行轨道距离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参考答案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课堂反馈】1导弹 原子弹 人造卫星21964年 1970年3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4欧美5超级计算机6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7华光激光照排系统8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随堂演练】1c 2a 3d 4c 5c 6d 7a 8答:(1)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1964年、1970年。(2)邓稼先 ;两弹元勋。(3)为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的刻苦钻研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拼搏奉献精神。【能力提升】1b 解析:研制原子弹的目的是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实行自卫,维护世界和平。故选b。2c 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于1970年,距2010年为40周年。故选c。3a 解析:1960年第一枚近程导弹、1964年爆炸原子弹、1967年爆炸氢弹、197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故选a。4a 解析:a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成就。b、c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故选a。5a 解析:袁隆平培育了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总产量,解决了饥饿问题。故选a。6c 解析:邓世昌是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张謇是清末状元、实业家。与钱学森同一时期的“民族脊梁”是邓稼先、王进喜和袁隆平。故选c。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项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是。故选c。8d 解析:网络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故选d。9a 解析: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的培育都属于高科技,故选a。10b 解析:a、d两项不符合我国实际,c项与本题无关。题干中反映的高新技术,是科技创新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老旧小区电梯加装项目招投标策略研究报告
- 班主任育人工作总结
- 无人机飞行安全预案与应急处理方案
- 风电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方案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甘南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玉米加工项目的资金筹措与资本运作
- 医院病历电子化管理工作方案
- 警校区队管理制度规定
- 郑州银行总行信息科技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 课件 Unit 6 Cultural Difference
- 脑卒中失语症的康复护理
- 消防联动调试方案
- 2025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 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DBJ04T 289-202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培训考试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