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劝学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单元训练 苏教版一词多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传播)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d佛印绝类弥勒 . (极)答案:b解析:断绝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美好)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好事,好的行为)c先主曰“善” (表示同意的答词,可译为“好”“对”)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好、处理好)答案:a解析:擅长,善于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发生)b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复兴)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兴办、举办)d夙兴夜寐 (兴致)答案:d解析:起、起来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b班师回朝 (名词,军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老师)d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答案:c解析:动词,从师求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d生动传神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答案:a解析:解释经文的著作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c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d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路)答案:d解析:儒家学说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如果)c其如土石何 (如何,对(把)怎么办)d如诉如泣 (副词,像)答案:b解析:象,如同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贫穷)b穷山之高而止 (动词,走到尽头)c而不知其所穷 (名词,尽头)d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极)答案:a解析:不得志,不显贵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名词,开始)b始指异之 (副词,才)c游于是乎始 (动词,开始)d从始至终 (名词,开头,起头)答案:a解析:副词,曾经10.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作师说以贻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郯子之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不如须臾之所学a(1)(3)(12)/(4)(5)/(6)(9)/(8)(10)/(2)/(7)/(11)/(13)b(1)(12)/(3)(4)(5)/(6)(10)/(7)(8)(9)/(2)(11)/(13)c(1)(12)/(3)(4)(5)/(6)(7)/(8)(9)(10)/(2)/(11)/(13)d(1)(12)/(3)(4)(5)/(6)(10)/(8)(9)/(2)/(7)/(11)/(13)答案:d解析:(1)(12)助词,的;(3)(4)(5)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10)代词,代物;(8)(9)代词,这,这一类;(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7)代词,他;(11)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3)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1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 哀吾生之须臾 凌万顷之茫然苟非吾之所有 吾与子之所共适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始指异之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故为之文以志 a/ / / b/ / / c/ / / d/ / / 答案:c解析: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它们;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2. 对下列句子中“于”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不拘于时 (介词,被)b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词,在) c善假于物也 / 于其身也 (介词,对于)d月出于东山之上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从) 答案:c解析:“善假于物也”中的“于”作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13. 对下列句子中“其”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那些)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c其皆出于此乎 (代词,他们) d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反问语气)答案:c解析: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14. 对下列句子中“乎”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语气词,表疑问)b相与枕藉乎舟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在)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d其皆出于此乎/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气词,前一个表揣测,后一个表感叹)答案:a解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乎”作介词,对15. 下列句子中“而”字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倚歌而和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正襟危坐而问客 侣鱼虾而友麋鹿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觉而起,起而归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自远而至 穷山之高而止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d解析: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条件。16 . 对下列句子中“为”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为之文以志 (介词,为了) 自余为僇人 (动词,成为)b孰为汝多知乎 (动词,以为,认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介词,给,替)c不与培蝼为类 (动词,认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动词,做)d项燕为楚将 (动词,是)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介词,被)答案:c解析:“不与培蝼为类”中“为”作动词,解释为“成为”。词类活用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弯曲) 非利足也(使便捷)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游水) 輮使之然也 (“輮”这种方法)c吾师道也 (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d用心一也 (专一) 不能十步 (跨十步,至十步)答案:a解析:“輮以为轮”中的“輮”,动词使动用法,使弯曲。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曲中规 (弯曲的弧度) 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向上,向下)c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 (老师)d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 (高明的地方)答案:c解析:“孔子师郯子”中的“师”,名词作意动词,以为师。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打鱼砍柴) 下江陵 (攻占) b外与天际 (连接) 卧而梦 (做梦) c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 故为之文以志 (写作文章)d泣孤舟之嫠妇 (哭泣) 顺流而东 (向东进军)答案:d解析:“泣孤舟之嫠妇”中的“泣”,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哭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望如一 (四方)b箕踞而遨 (像箕畚一样)c日与其徒上高山 (每天)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答案:a解析:“四望如一”中的“四”,名词用作状语,解释为“向四面”。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东方之既白 (显出白色)b渺沧海之一粟 (渺小得像) c正襟危坐 (端正) d穷山之高而止 (走到尽头) 答案:c解析:“正”,形容词用作动词,解释为“整理”古今异义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 (把做成)b金就砺则利 (黄金)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泛地学习)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专指长江、黄河)答案:b解析:“金”古义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指“黄金”;a今义:认为;c今义:学问渊博;d今义:泛指一切江、河。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爪子和牙齿)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c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用不着)答案:d解析:“不必”古义指“不一定”,今义指“用不着”;a今义:帮凶、走狗;b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连词,表目的或结果)b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学习)c今之众人 (一般人)d句读之不知 (句子停顿的地方)答案:a解析:“从而”古义指“跟随、而且”,今义指“连词,表目的或结果”;b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c今义:众多的人,大家;d今义:看字发出声音。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颓然就醉 (精神萎靡不振) 白露横江 (白茫茫的水汽)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这样之后) 游于是乎始 (从此)c凌万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 d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答案:a解析:“颓然”,古义指“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指“精神萎靡不振”;“白露”今义指“二十四节气之一”。b,“然后”今义表承接,接着;“于是”今义作连词,表承接,就这样。c,“茫然”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斗牛”今义指“一种竞技方式”通假字15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山川相缪(通“辽”,辽阔)b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梦亦同趣(通“趋”,往,赴)c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 d举匏樽以相属(“尊”通“樽”,酒杯;“属”通“嘱”,劝人饮酒)答案:a解析:“山川相缪” 中的“缪”通“缭”, 意为“环绕”。文言句式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译文: (4)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文: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 (7)师不必贤于弟子译文: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 (9)不拘于时。译文: (10)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译文: (1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 (1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 (13)相与枕藉乎舟中。 译文: (1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译文: (15)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文: (16)凌万顷之茫然。译文: (17)渺渺兮予怀。译文: (1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译文: (1)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者也”,表判断)(2)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也”,表判断)(3)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省宾语“之”)(4)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6)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7)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于弟子贤,介宾后置)(8)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9)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介词“于”表被动)(10)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无穷无尽的大宝藏。(语气词“也”,表判断) (11)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乎”表反问语气;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12)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啜泣。(省略 “其声”)(13)(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睡去。(省略主语“苏子与客”)(14)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省略宾语“之”)(15)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16)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茫然万顷,定语后置)(17)我的心怀悠远。(予怀渺渺,主语后置)(18)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名句名段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劝学1(2009重庆卷)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2007全国卷)木直中绳,_,其曲中规。_,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_。_,3(2009福建卷)故木受绳则直,_。4(2007四川卷)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2005广东卷)故木受绳则直,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2005湖南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7(2008广东卷)吾尝终日而思矣,_;吾尝跂而望矣,_。 8(2009天津卷)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2009江苏卷)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0(2008全国卷)登高而招,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假舟楫者,_,而绝江河,_,善假于物也。11(2008山东卷)君子生非异也,_。12(2009山东卷)(3)故不积跬步,_。13(2009全国卷)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14(2009安徽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15(2007安徽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16(2006北京卷)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 。1虽有槁暴2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金就砺则利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8吾尝终日而思矣 9吾尝跂而望矣 10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11善假于物也 12无以至千里 1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功在不舍 14驽马十驾 15金石可镂 16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师说1(2007四川卷)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 _,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 _。”2(2008全国卷)爱其子,_ _;于其身也,_ _,惑矣。3(2006江西卷)彼童子之师,_ _,_ _。4(2009安徽卷)(2008福建卷)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 _ 。 5(2007重庆卷)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 _,吾未见其明也。6(2005全国卷)句读之不知,_,或师焉,或不焉,_,吾未见其明也。7(2007江西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 _,_ _ !8(2006广东卷)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 ,_,如是而已。9(2007上海卷)闻道有先后,_ _,如是而已。1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小学而大遗 6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9术业有专攻赤壁赋1(2009福建卷)月出于东山之上,_。2(2008广东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 3(2006湖北卷)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比如,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_,纵一苇之所如,_”。4(2009江苏卷山东卷)纵一苇之所如,_。5(2007福建卷)_,水光接天。6(2004广东卷)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 ,_,不绝如缕。7(2008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绿色节能管理实施方案
- 矿井提升机设计方案规范全集
- 重要客户关系维护策略与执行方案
- 暑期培训班市场推广活动方案
- 智能玩具情感识别技术应用效果评估研究-洞察及研究
- 多智能体博弈策略分析-洞察及研究
- 智能算法在复杂环境回声消除中的应用探索-洞察及研究
- 消费者对乐器零售行业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洞察及研究
- 旅游共享经济模式探讨-洞察及研究
- 化妆品成分对特定皮肤问题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夫妻忠诚协议书8篇
- 2025年信用管理专业题库- 信用管理对企业市场风险的控制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课件
- 旅游服务礼仪PPT第4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与承包人实施方案
- 江苏省临检中心 临床化学继教班 7.质控规则及IQCP概述欧元祝
- StarterUnits 1-3学历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自来水厂操作规程手册范本
-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