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通史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风云 第28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模式的调整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通史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风云 第28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模式的调整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通史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风云 第28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模式的调整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风云 第28讲 二战后世界经济模式的调整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c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实施d各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此时期出现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因为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即c项符合题意。a项和d项不是主要原因,b项是针对西欧的,不是针对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 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经济高速发展解析:选a。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中限制语:“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6年”“英国”。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中“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不相符;d项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故选a项。3(2016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b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c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d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经济发展缓慢,与图片所示吻合,故选a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的50到70年代,故b项与图片信息不符;20世纪8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4.右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abc d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处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故不符合史实,排除;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故不正确。a项符合题意。5(2016广东佛山揭阳联考)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 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解析:选a。19761980年的苏联正值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中苏联农业的增长,说明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故选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领域,故b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6“它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主要是美英两个国家为维护战后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达成妥协的结果,带有明显的西方金融霸权主义的色彩。” “它”指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解析:选a。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依据材料中“战后、美英两国、妥协、西方金融霸权”等信息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了英镑的霸主地位。故正确答案为a项。其他选项与金融霸权不符。7(2016江苏苏北四市联考)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苏联粮食生产不足,集体化和机械化的优越性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不明显。这反映了苏联经济比例失调,故b项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适应了苏联初期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情,推动苏联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故a项表述片面;从“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可知当时苏联农业技术并不落后,故c项错误;苏联并不缺少建设经验,但缺少实事求是的政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8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团结合作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宣传画材料二1870年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其他比重32%23%13%10%22%材料三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0%。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据高德步著世界经济通史整理(1)你从材料一宣传画中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并指出依据。(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两种做法的目的。为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防止悲剧重演,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为此做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解析:本题以团结合作为切入点考查中外经济发展。第(1)问依据图片中文字和所学知识来归纳,注意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来回答。第(2)问考查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可以提炼出各国经济实力和水平,而材料三和经济危机有关,将二者结合起来不难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时间,回答有关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内容即可;第三小问注意“积极影响”。答案:(1)信息:宣传画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八一三事变;宣传画作者、发布者,以及国民政府都主张(或赞成)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依据:宣传画中的文字,如“八一三”“全民抗战”“唤起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画面中人群的涌动及画中紧握步枪高高举起的健壮有力的手,队伍中飘扬着的青天白日旗。(2)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希望凭借经济实力扩大对外贸易。19291933年美国:转嫁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缓解经济危机)。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