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检测(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o)瞬息(sn)亘古(n)魅力(mi)b.脑髓(su)赫然(h)含蓄(x)污秽(hu)c.骊歌(l)收敛(lin)炽痛(ch)祈祷(do)d.懊悔(o)沮丧(j)踌躇(chu)讪笑(shn)【解析】选c。a项中的“瞬”应读shn;b项中的“髓”应读su;d项中的“讪”应读sh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2分)人声鼎沸锋芒必露妇儒皆知可歌可泣兀兀穷年锲而不舍一返既往义愤填鹰错别字改正答案:错别字必儒返鹰改正毕孺反膺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这个案件很复杂,真可谓扑朔迷离。b.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c.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被誉为“人民的总理”,是因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内涵。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解析】选b。“炯炯有神”形容人或动物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用在此处明显不恰当,可改为“心会神凝”“全神贯注”等。4.下面一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4分)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乐,它可以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们远离烦恼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灵的慰藉,它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们认识善恶和美丑。通过阅读名著,我们虽然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又了解了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因为能否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1)句用词不当,“”应改为“”。(2)句重复赘余,应删去“”。(3)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改为“”。(4)句不合逻辑,应改为: 。答案:(1)享乐享受(2)发自内心的(或:心灵的)(3)虽然既(4)因为能否大量阅读名著,是能否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或:因为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5.(2015玉林模拟)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我们曾经传奇般地翻译、写作、生活。虽然有些人已经死去了,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的幸福是永恒的。b.房地产开发商在新楼盘售房之初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先将不太好的楼层介绍给客户,却将三四层等好楼层雪藏,声称好楼层已经售罄。c.我们要和“中国梦”主题系列丛书的主编王先生协商,提出选题计划,再请懂外文的资深编辑对译本做出评估。d.诗歌既要讲“奇”,又要讲“通”。所谓“奇”,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而“通”,按我的理解,则是一种诗意的合理性。【解析】选c。a项应为“翻译,写作,生活”;b项应为“三、四层”;d项“陌生化”后的逗号应为分号。6.选出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野草b.伤仲永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d.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解析】选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应选自朝花夕拾。7.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1)士别三日,。(2)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_。”(3)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图画,你认为给它配上木兰诗中的哪些诗句最合适?答:_(4)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哺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请你写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答:_答案:(1)即更刮目相待(2)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8.语文综合运用活动。(6分)材料一:“低头族”,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甚至大街小巷中那些个个都做“低头看屏幕”状的人。他们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材料二:某医院推拿科医生:如今接诊的颈椎病患者年轻学生和白领就占了“半壁江山”。而几乎所有的年轻病人都会对他说,他们喜欢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ipad。材料三:社区的朱阿姨:现在特别怀念以前的生活,女儿小红一放学就会跟自己聊天,聊学校的见闻,聊学习的感受,聊母女间的悄悄话,可是,现在女儿一放学回来就扑进小屋,捧上手机或平板与同学一聊就是几小时,对妈妈爱理不理。材料四:漫画久别重逢。(1)请简要说明材料四所示的漫画内容。(3分)答:_答案(示例):途中两位老同学拥抱在一起,口中说着“老同学,你好啊”,眼睛却各自盯着手上的平板(手机)。(2)请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低头族”的危害,劝说朱阿姨的女儿改变“低头”习惯,多与妈妈交流。(70字左右)(3分)答:_答案(示例):小红你好!做“低头族”不仅使时间不再空闲,而且严重伤害颈椎,阿姨想多多了解你的学校生活,你这样只顾玩手机,阿姨该多难过呀!控制好它们,回来多与你妈妈交流吧!二、阅读品悟(45分)(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913题。(14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选自伤仲永)【乙】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选自鹤林玉露)【注】谪:官员降职或远调。昧爽:天将明,黎明。洎(j):及,到。趺(f):脚背。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伤仲永()(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就明而读()(4)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答案:(1)哀伤,叹惜(2)拜访(3)光亮(4)就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文:_(2)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译文:_答案:(1)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如今还在。11.【甲】文写的是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常人的故事,开头为什么要交代他的家庭出身(世隶耕)?(3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开头作用的理解能力。开头交代方仲永的家庭出身是为下文写他的天赋和才能衰退做铺垫。答案:交代他出身于世代耕田的人家,表明他从小不可能受到任何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这既为下文写仲永的天资之高做铺垫,也为他后来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沦为常人埋下了伏笔。12.【乙】文“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可见张无垢是个的人;“如是者十四年”,可见张无垢是个的人。(2分)答案:勤奋刻苦坚持不懈13.看到两文主人公的学习态度,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答:_【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围绕学习的重要性谈自己受到的启示。答案(示例):天才出于勤奋,不学习就不能进步。附【乙】【译文】张无垢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住的房间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之久。等到他回到了北方,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直到如今还在。(二)(2015上海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6分)评语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害群之马?”我说。“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个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14.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4分)(1)小学三年级时,_;(2)十多年后,_ _ _。答案:(1)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知是误读(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15.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和的心理。(3分)答案:排比急切疑惑16.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3分)答:_【解析】此题间接考查描写方法,可以从描写人物的方法角度加以鉴赏。答案(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阿益调皮的样子和看到自己不好的评语时的不悦心情。17.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解析】选b。本文是“我”误读(解)评语,反而起到了自我激励的作用。而非“误会”所致。18.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可从标题的线索作用其中包含的情感方面比较“评语”和“误读”的不同之处。答案(示例):从结构角度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角度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三)(2015昆山模拟)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5分)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那个斗士。如果你要问我当了父亲最主要的体会,这就是回答。我住的小区里有个捡垃圾的大爷,每次见到他总是衣着干净,见人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他总是精心地把纸盒、废旧电器、报纸归类放好在板车上,不掉下来任何垃圾。他儿子也在这城里打工,特别反对他捡垃圾,可他却瞒着儿子偷偷地捡,他还告诉我说:“儿子要在城里买房,再过半年,差不多首付就有了,我也可以回老家了。”你问我我的父亲是怎样的。他是个三流的音乐家,性格暴躁而神经质。我很小的时候他便逼我练琴,我若不从或弹错,便要挨打。我从小身形敏捷,闪躲灵活,有一次钻到床下面去,他跟着钻进来,我在里面用扫帚对抗,导致床板坍塌,他的鼻梁都被砸出血了。还有一次学校发猪肉,因为天冷肉冻得太硬,菜刀切不开,我俩就在院子里用斧头砍,我砍时大叫“砍死爸爸”。那天大雪纷飞,他的鼻尖上全是雪花,他问我说什么,我又大声说“砍死爸爸”,他听了,就默默哭了。这是他唯一一次在我面前哭。直到现在我也没问过他为什么哭,不必问。后来他跟我母亲离异,我随母亲回四川,从此父子聚少离多几年前我俩有过一次很隆重的见面,我给他买了很多衣服,他很开心地试穿了所有衣服,郑重地在镜子前走来走去。他把西服的扣子一口气扣到了最下摆,浑然不觉。你问我和我的父亲有什么不同。曾经觉得有很多不同,现在觉得其实一样,我们都努力让自己在儿子面前从容不迫,却内心恐慌。儿子出生那天,我正在谈一件重要工作,听说要生了,急急开车向几百里外的那座小城赶去。等我赶到,他已然出生。他神色安静,不着喜怒,正躺在襁褓里昏昏沉睡。他那样眼熟,却又无比陌生,像远方发来的一封不知来历的邮件,我不敢贸然打开,怕一打开,就接下一个高深莫测的任务。他间或醒来过,眼睛尚未完全睁开,只淡淡地瞄了我一眼,那么骄傲甚至暗藏某种不屑然后又睡去。我盯着他,深觉责任重大又无法逃避。我不知道其他父亲是否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见到孩子第一眼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生命让自己感到迷茫。我曾对他半夜哭闹深感烦恼,对他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而感到怒火中烧。可渐渐地,不知何时,他已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我无须承诺,就知此生必须保护他,帮助他,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曾经有一回,儿子哭了,说再也不练网球了,因为我为供他练球太辛苦。我大笑着告诉他:“你不知道,老爸我其实是有很多钱的,我暗地里其实是一个土豪,你看,这是银行卡,这是存折”他信以为真,深以我为骄傲。所以,我小心翼翼地隐藏住自己不堪的奋斗,给他创造不必考虑尴尬问题的条件。我得努力工作,每天把胡须刮得干干净净,穿着整洁的衣服,让他觉得父亲其实很潇洒和浪漫,不甘人后,不输于人,成竹在胸。我不要我的儿子看出我的不堪。我已是父亲。19.文中描写了三位“父亲”的形象,请分别概括他们作为“不堪的斗士”的事例。(6分)父亲形象“不堪的斗士”事例捡垃圾的大爷“我”的父亲“我”【解析】此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及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分析。需要对故事情节有完整的理解,以及对人物形象及其性格有准确的把握。答案:衣着干净,很有礼貌。为了让儿子尽快买到房子,瞒着儿子偷偷地捡垃圾。希望早日挣够首付,到时自己就可以回老家了。喜爱音乐,性格暴躁。“我”借砍猪肉泄愤,父亲居然哭了。离异后很少与儿子相见。非常珍惜儿子给他买的衣服。饱受儿子幼年时的折腾,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保护儿子,帮助儿子。20.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描写和描写,作用是 _。(4分)答案:外貌神态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安静祥和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孩子的无限喜爱之情21.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 _。(2分)【解析】本题考查特殊段落的作用。本文结尾点明中心,即每一个父亲都为自己的儿子创造着最好的条件,不希望儿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委屈。表现了父亲肩上的那份责任的重大。答案:照应“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那个斗士”,点明文章主旨22.对本文主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当上了父亲之后,终于体会到了身为父亲责任的重大。b.即使再不被孩子所理解,父亲也总是为孩子付出一切。c.因为虚荣心作祟,使得父亲在孩子面前装出斗士的假象。d.身为父亲,最不能忍受的是被孩子发现自己的不堪。【解析】选c。父亲在儿子面前装出斗士的假象,并非因为虚荣,而是要给儿子创造不必考虑尴尬问题的条件。三、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跳自组网安全-洞察及研究
- 主题教育经验交流
- 绿色包装材料-洞察及研究
- 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学习者沉浸度-洞察及研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同样书5篇
- 关节置换微创器械开发-洞察及研究
- 学生见习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离校安全协议培训课件
- 《小王子》读书分享成品课件
-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 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及处理
-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计 课件 主题3、4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高血压老年人用药安全指导
- 点检定修制的概要
- 大学生涯成长手册
- 商标肖像权使用授权书(通用)
- 第4章-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应用与展望
- PIPESIM软件教程(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