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生活中的透镜能力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物理课上,每位同学都为自己年迈的长辈们自制了一个具有放大功能的指甲刀,则他们需要用到的主要光学器件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2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cm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d大于24cm3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mm以外 b50mm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4小明学习光学知识后,总结出有关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6科学家在日光下用放大镜观察一小块金刚石晶体时,金刚石突然“消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凹透镜b金刚石消失前,通过透镜看到金刚石缩小正立的虚像c以上事实说明金刚石与石墨一样,熔沸点都很低d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到金刚石上时,金刚石刚好位于距放大镜的光心的一倍焦距处7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8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月球车)发射成功,并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只有约23.3kgb“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时使用的是超声波c制造“玉兔”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玉兔”月球车边走边“看”,并把探测的数据传回地球,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9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图4中小文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平面镜10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12把一瓶矿泉水放在物理课本上,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光学设备中,成像情况与它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13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14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a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b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c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d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15小军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长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到的一定是正立的像b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c观察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像d观察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16修理精密仪器的工人往往会在眼睛上嵌一个带镜头的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察零件,这里的镜头应该是一个(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17下面光学仪器中,能成放大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潜望镜 d放大镜18如图所示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规律与对应的实用技术的原理、规律相符的是( )a照相机 b电磁起重机 c电动机 d发电机19“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20使用下列光学仪器或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平面镜二、填空题21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凹透”或“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22在某次拍毕业照过程中,摄影师发现还有几位学生不在取景框内,为了拍全大家的毕业照,摄影师应将像机 (填“远离”或“靠近”)人群,同时将镜头 (填“远离”或“靠近”)底片。23在用电饭锅蒸包子时,透过玻璃罩可以看到包子较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是包子的一个_(选填“实”或“虚”)像,玻璃罩起到了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作用。24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_像(选填“虚”或“实”)。25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缩小、 立的实像;在投影仪中成 、倒立的实像;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 像26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3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那么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他拍全身照时,相机里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若他想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那么他手指到放大镜的距离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27春天到了,百花齐放某人用一架f=50mm的照相机拍一开花桃树的像:拍桃树的像时,桃树距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mm,桃树在胶卷上成倒立 的实像28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29当投影仪工作时,(1)凸透镜的作用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 (2)使用时,投影片离投影仪镜头比较 (选填“远或近”),投影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30能记录精彩瞬间的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 立、的实像,近视眼能看清 处的物体,需要佩戴 镜加以矫正,其特点是中间比边缘 ,对光线能起 的作用三、实验题312015年7月,阜宁某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填“上”或“下”),并将胶片放在凸透镜的 (“一倍焦距内”、“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外”)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cm b7cm c9cm d10cm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幻灯机向 (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填“左”或“右”)移32小明的父亲在昆虫博物馆工作,小明在观察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时,觉得在一个位置只能观察到昆虫的一个侧面,很不方便他想:能否设计一种装置,在一个位置能同时观察到一只蝴蝶几个侧面?请你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请具体说明(或画出)设计方案和道理四、综合题33如图甲是用手指投影灯玩具把喜羊羊的图象投影在墙壁上,移动投影灯,使墙壁上接收到最清晰的喜羊羊图案,图乙是此时的光路图(1)在图乙中标示出像距(2)如图乙,请画出两束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3)墙壁上喜羊羊的像相对于投影灯内的喜羊羊图案是 (选填“正立”、“倒立”的),这个像属于 (选填“实像”或“虚像”)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凹透镜和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只有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故应选a。考点:凸透镜成像2b【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知道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解:据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可知,故利用该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必须处于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即12cm以外,此时的像应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此时所成像的胶卷必须在6cm和12cm之间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该原理的应用,知道照相机所成的像处于镜头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c【解析】试题分析: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并且照相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因此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而像距必须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此时焦距为50mm,所以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即像距变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4b【解析】试题分析:(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距等于像距;正立、等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像特点: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a、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正确b、虚像是正立的,不可以是倒立的,故b错误c、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因此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故c正确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有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5a【解析】试题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解:照相机是利用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并能结合其应用做出判断6d【解析】试题分析: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利用了物体在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当物体在焦点上时,不能成像解:a、放大镜是凸透镜,不是凹透镜,故a错误;b、金刚石消失前,通过透镜看到金刚石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金刚石消失并不是真的不见了,而是不成像,看不到而已,因此与熔沸点无关,故c错误;d、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到金刚石上时,金刚石刚好位于距放大镜的光心的一倍焦距处,此时不能成像,所在金刚石突然“消失”,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通过一个特殊的现象考查了我们对凸透镜成像的了解,要知道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是不成像的7a【解析】试题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漫反射是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解: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8d【解析】试题分析:(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4)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获取图象解:a、在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质量还是140kg,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嫦娥三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电磁波,不可以用超声波,故b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于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d、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获取图象等信息,并把探测的数据传回地球,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地球环境与月球环境的不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可做出判断9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小文用放大镜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规律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故应选b。考点:凸透镜成像10d【解析】试题分析: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11ab【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说法正确;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说法正确;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说法错误;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说法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原理及应用,要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2a【解析】试题分析:矿泉水瓶的形状是一个圆柱形,里面又装有水,则这装有矿泉水瓶就构成了一个凸透镜若物体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时,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此时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将字放在凸透镜后面,即相当于将字放在了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成像情况与它相同投影仪,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选a【点评】此题通过一个日常现象,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首先要确定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13bd【解析】解:a、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幻灯机是利用当物体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d、老花镜是凸透镜,因此可以利用老花镜代替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4b【解析】解: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师要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即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15d【解析】试题分析:首先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次,应该知道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一般大于焦距解:小军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长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物距一般大于焦距;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一定成倒立的实像故选d【点评】放大镜是凸透镜,根据四个选择项中给出的像的性质,必须知道凸透镜的成像具体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解:修理精密仪器的工人往往会在眼睛上嵌一个带镜头的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察零件,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说明是为了放大零件,只有凸透镜能起到放大的作用;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的应用,这类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不多,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是一道好题,这类题中考出现的几率比较大17b【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潜望镜中有两块平面镜组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a、照相机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符合题意c、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潜望镜、汽车观后镜工作原理18bcd【解析】试题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根据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制成电磁铁,应用于电磁起重机(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应用于电动机(4)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于发电机解:a、如图,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或老花镜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根据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制成的,电磁起重利用电磁铁制成的符合题意c、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符合题意d、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符合题意故选b、c、d【点评】奥斯特实验、电动机原理图、发电机原理图、电磁铁原理图,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要熟练掌握19a【解析】试题分析:有些“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有些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有些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分析是由哪种方式形成的,关键是看光的传播路径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凹透镜不能成实像解: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光透不过树叶,在树叶的背后形成的一个黑暗的区域就是影子;b、皮影和树影是同样的道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倒影不是影,实质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不透光,光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像;d、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光的折射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和透镜的应用20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a、放大镜应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应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符合题意c、幻灯机应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21凸透、显微镜【解析】试题分析:透过水滴看物体变大,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当放大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合适时,能看清微小的物体,此时这个组合相当于一个简易的显微镜。考点:光的折射;透镜22远离,靠近【解析】试题分析:当要扩大取景范围时,应把镜头远离物体,此时的像距会变小,所以应将镜头靠近底片。考点:凸透镜成像23虚,放大【解析】试题分析:玻璃罩起了凸透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包子处于焦点以内,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24虚【解析】试题分析:一滴水滴在平铺的塑料纸上,水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水凸透镜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25倒;放大;虚【解析】试题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可知,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答案为:倒;放大;虚【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最典型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光学的重点,是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点262.3;不变;实;小于【解析】试题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2)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解:(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3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2.3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不变;(2)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小明拍全身照时,故相机里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放大镜成像时,须将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此时焦距为10cm,因此他手指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故答案为:2.3;不变;实;小于【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来分析实际问题;此题还考查了照相机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7100;缩小【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来分析解答解:照相机应用的是凸透镜u2f=100m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00;缩小【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28增大;增大【解析】试题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答案为:增大;增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29(1)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改变光路;(2)近;倒立;实像【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成像;解:(1)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透镜的作用就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所以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2)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远离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投影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1)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改变光路;(2)近;倒立;实像【点评】(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2)照相机、投影仪的结构要和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一一对应30倒;近;凹透;薄;发散【解析】试题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2)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物体的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