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2化学的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3近代化学家及成就:波义耳提出元素概念;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4我国的化学成果: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81年人工合成核糖核酸。对应学生用书p21什么是化学变化?其特征是什么?提示:(1)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称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什么是化学性质?包括哪些内容?提示:(1)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2)内容: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性与还原性;酸性与碱性;可燃性、稳定性。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新知探究探究1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探究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探究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农业:合成氨技术的应用;医药:新药物的研制;信息: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进入信息时代。必记结论(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2)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3)某些元素原子的裂变、聚变等核反应,虽有新物质生成,但不属于化学变化。(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成功体验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h2o是由1个h2分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2)核辐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4)化学科学的特征是制造和认识分子。()(5)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生成新的原子。()答案:(1)(2)(3)(4)(5)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新知探究探究1化学科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探究2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成功体验2通过对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请把重大成果与发现者连起来。道尔顿a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波义耳 b建立氧化学说拉瓦锡 c提出原子学说门捷列夫 d发现元素周期律答案:c,a,b,d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新知探究(1)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2)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等方面大显身手,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3)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并寻求防治措施。成功体验3判断正误。(1)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2)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3)加大石油、煤炭的开发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4)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材料将越来越多()(5)利用化学反应,研制出新药物使许多疑难病症得到有效治疗()答案:(1)(2)(3)(4)(5)对应学生用书p3考查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特征化学性质不变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现象形状、状态等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等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会有化学变化发生特别提醒(1)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照明属于物理变化。(2)变色现象包括物理变色和化学变色。例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新的原子生成b一定有新的元素生成c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d一定有颜色、沉淀、气体等现象发生解析化学反应的最基本单位是原子,不能生成新原子;元素是核电荷数相等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化学反应也不能生成新元素;化学反应中不一定有明显现象产生,如盐酸与naoh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答案c(1)常见的物理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熔化、汽化、升华、凝华、液化、凝固),金属导电,蒸馏、粉碎、金属受热发光。(2)常见的化学变化: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燃烧、氧化、还原、风化等。(3)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双选题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b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呈现美丽的绿色,将其加热变为黑色c日本广岛原子弹的爆炸d将23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加入活性炭后红色消失解析:选cda项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h2o、so2,属于化学变化,b项中发生了分解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原子弹的爆炸,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d项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考查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过程而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溶解性、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挥发性、毒性、液化、升华等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性与还原性;酸性与碱性;可燃性与稳定性等。实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时呈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时呈现出来的性质例2下列变化不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汽油消失bnh4hco3受热分解ccuso4白色粉末吸水变蓝色d铁板表面生锈解析a项,汽油消失是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是物理性质;b项,nh4hco3受热分解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h3、h2o和co2,是化学变化;c项,cuso4吸水成为cuso45h2o是化学变化;d项,铁板生锈是铁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体现化学性质。答案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涉及氢气的物理性质有_项,分别是_。(2)上述涉及氢气的化学性质是_。(3)写出h2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_。(4)实验室制备h2的化学方程式为_。(5)指出h2的两项用途: _。答案:(1)5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2)可燃性和还原性(3)h2cuocuh2o(4)znh2so4(稀)=znso4h2(合理均可)(5)燃料、冶炼金属、制nh3等(写出合理两项均可)对应学生用书p4课堂双基落实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核裂变d生产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解析:选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如a、b、d三项;而c项中核裂变会发生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而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范畴。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溶洞的形成过程b物质的燃烧c矿石的粉碎 d合成高分子解析:选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矿石粉碎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3为防止污染环境,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a煤 b氢气c石油 d植物秸秆解析:选b煤、石油、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均为有机物,大量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同时还产生so2等有毒气体。氢气燃烧产物为h2o,对空气无污染。4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当前我国农业地区大量的植物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下列提出的几种植物秸秆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牧畜饲料c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解析:选c就地焚烧植物秸秆,不但可能引起火灾,还会因为焚烧过程中产生许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液相色谱仪故障诊断操作手册
-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验试卷
- 六年级英语教材内容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选择与产能扩张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在储能电站中的安全标准研究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安全标准与经济性测算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湿法冶金工艺环保风险防控
- 高考英语听说能力提升计划
- 建筑抗震加固管理五项措施实施方案
- 输卵管结扎手术法律知情同意书范本
- 技术方案评审与验收标准模板
- 镀膜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中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政府采购管理 课件 第十三章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
- 机场安检危险品运输课件
- 绿化种植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利用SmartRock传感技术进行含砂道砟直剪试验研究
- 共享储能项目进度管控实施方案
- 旅行社挂靠协议合同范本
- 市场联合促销活动协议
- 2025年烟花爆竹经营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