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评 人民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评 人民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评 人民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评 人民版选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b.英国依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解析: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实力最强。答案:b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扩张殖民地的要求最迫切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解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对扩张殖民地的要求最为迫切。答案:c3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它们没有一个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本原因”,a、b、d三项都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发展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内在动力。答案:c4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如图)。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a.b.c.d.解析:刺杀斐迪南大公,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重大行动,它不可能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愤怒,的叙述不正确。答案:d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奥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不讲信誉b.协约国势力强大c.同盟国内部存在矛盾d.列强的活动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解析:一战前意大利本来和德、奥匈结成了同盟,但是在1915年英法为了拉拢意大利,同意其在地中海北岸扩张领土的要求,之后意大利参与对奥匈作战。这充分说明了列强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完全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答案:d619世纪初英国参加对法国的战争,20世纪初却同法国结盟。这最能说明的是()a.英国外交的成熟b.英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c.英国对法国的妥协d.英国对法国软硬兼施的政策解析:英国同法国作战是为了限制法国势力过分强大,同法国结盟是为了共同对付德国,防止德国过分强大,这体现出英国力图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答案:b7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歌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a.凡尔登战役b.日德兰战役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解析:教材中明确提到,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答案:c8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下列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解析:客观地说,中国对德宣战对一战的战局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来说,参加一战并成为一战的战胜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9一战中使德国在西线速战速决计划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解析:马恩河战役使欧洲西线战场进入相持阶段,从而粉碎了德国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答案:a1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一战造成社会主义革命提前到来b.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十月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解析: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是加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催化剂,而不是根本原因或必要条件。答案:a1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日本趁此机会()占领了太平洋上原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加紧向英、法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在世界范围内与美国加强争夺a.b.c.d.解析: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日本趁机强占它们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战争期间,美日之间的矛盾虽然有所激化,但日本还不具备在世界范围内同美国争夺的实力。因此,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a12下列对一战的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b.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c.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解析:一战显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由盛转衰,同时期垄断组织的形成使资本主义自我完善,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答案:b13下列关于美国在一战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b.成为欧洲最大的债主c.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d.掌握了世界霸权解析:美国掌握世界霸权有一个过程,一战只是增强了它在国际事务特别是欧洲事务中的影响力。答案:d14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爆发,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全球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异常尖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所有国家之间的矛盾普遍变得不可调和a.b.c.d.解析: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更不是一战形成世界规模的原因,错误;明显错误。答案:d1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了生产部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一些欧洲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这表明()a.战争改变了社会的结构b.战争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c.战争必然促进社会进步d.妇女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中被逐渐发现解析:妇女进入生产部门,她们的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加强,这是战争的客观作用。答案:b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示意图:图1法国大革命形势图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图3欧盟示意图注:图3中未包括2007年1月1日加入欧盟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国。请完成:(1)依据图1,指出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当时英国和欧洲大陆封建国家结盟的目的有何不同?(5分)(2)图2反映了英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分析其原因。(5分)(3)对比图2和图3,英国参与的组织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图3中的国际组织建立后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4)根据以上三幅图示,概括英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由此说明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关键因素是什么。(4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可以结合图1中的图例,当时干涉法国大革命的国家有英国、西班牙和普、奥等,其中以英国为主,因为当时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强国,不愿意看到法国的崛起,所以图1反映的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英法矛盾。回答第(2)问要结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的情况。在欧洲国家中,德国后来居上,工业生产赶上和超过英国,为了遏制德国的崛起,英国不得不协调与法国、俄国之间的关系,并结成军事同盟以对抗德国,体现了英国传统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回答第(3)问要注意区分三国协约与欧洲联盟的不同性质。回答第(4)问要注意国家利益至上是任何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综合国力又是处理对外关系最坚实的基础。参考答案:(1)英法矛盾。英国的主要目的是争夺霸权;欧洲大陆封建国家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法国大革命的蔓延,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2)政策: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原因: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英国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德国后来居上;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协调与法、俄之间的关系并结成三国协约。(3)性质:图2结成的是军事同盟,图3是经济政治同盟。影响: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4)基本原则: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关键因素:综合国力。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般惊人地发展起来。全球通史材料二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绝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全球通史请完成:(1)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2)材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什么历史现象?(5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w.e.b.杜波伊斯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10分)解析:第(1)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