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守旧,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2李贽的思想(1)政治思想: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2)哲学思想: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温馨提示 所谓的“异端”,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李贽的思想不同于当时的主流理学思想;二是李贽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他只是针对当时儒学的败落提出尖锐的批判。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2主要思想(1)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黄宗羲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主张“是非决于学校”,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定期听取宰相的政务报告,并有权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3)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他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3评价(1)经世致用思潮: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3)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给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4)明末的批判思潮深刻地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易错警示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主题一综合认识“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反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有力地抨击了男尊女卑思想,歌颂农民起义领袖。(2)李贽的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2评价李贽的“异端”思想(1)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2)但李贽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材料中李贽的主张是什么?答案李贽称赞“善择佳偶”“寡女改嫁”“农民起义”,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思想主张。四个方面记忆李贽的思想(1)挑战孔子和儒学的正统地位。(2)批评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自然欲求。(3)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4)批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主题二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异同1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2)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3)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2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主张的不同点(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猛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材料中“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这里应该指谁?他们为什么会进行反思?答案人物: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原因: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学术风气不务实际。“三、三、四”归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三大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程朱理学的禁锢。三大思想: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四大思想家:李贽“离经叛道”;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1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答案c解析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否定,认为不能将其作为教条随便套用,不然会有“东施效颦”的恶果。2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存天理,灭人欲答案a解析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3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a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b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c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答案d解析王夫之强调人的自然欲求的合理性,并认为富民大贾是“国之司命”;是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在思想领域的反映。4明清进步思想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a否定君主制 b实行君主立宪c推行三权分立 d倡导言论自由答案d解析为保证各级机关的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的安定,明清进步思想家提出的限制君权的最主要设想就是倡导言论自由。5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看反映了()a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b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c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答案b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由、平等的理念不断发展,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思想家?(2)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3)材料三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近代学者根据材料三归纳出的用于自勉的警句是什么?答案(1)材料一出自李贽,材料二出自黄宗羲,材料三出自顾炎武。(2)材料一的观点是否定孔子的权威,实际上是否定宋明理学;材料二的观点是主张“工商皆本”。(3)材料三的主张是否定并反对君主专制。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本题选取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的相关材料,首先要根据材料判断这三位思想家,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位思想家各自的主张。【阅读与思考】(教材p22)提示材料中涉及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康熙皇帝视朱熹为儒学之正统,二是雍正皇帝强调三纲五常对于维护统治的意义。结合教材内容对照材料思考,可以发现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对正统儒学的批判触及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其影响包括: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冲击当时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进而影响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从总体上说,促进了社会的思想启蒙。【解析与探究】(教材p22)提示(1)不同之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通过总结历代兴亡的教训,对皇帝集权和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主张限制君权,赋予民众言论自由和一定的政治权力。这是一种新兴的民主思想,是前代思想家所没有认识到的。(2)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人民是统治者治理的基础,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基本力量,所以提倡当政者要重民、爱民、以民为本。【自我测评】(教材p22)提示1.(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括: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倡男女平等;主张社会变革,关心国计民生;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关注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2)其进步意义表现为: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2(1)变化:由传统的农业为本、工商为末到提倡工商皆本。变化原因:明清之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趋势,提出“工商皆本”思想。(2)历史意义: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基础巩固1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主张()a成为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论来源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束缚的时代要求c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a项明显错误,c项主要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主张相关,d项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李贽对儒家思想绝对权威的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束缚的时代要求,b项正确。2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明清之际”“朴素唯物主义”“辩证”等信息可判断是对王夫之的评价。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答案d解析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为君权的合法性披上神学外衣,没有质疑君权的正当性。4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答案b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材料中这段话的高度概括,这是民族责任感的体现。5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在理学成为“敲门砖”后,儒家的伦理道德为维护专制统治达到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下,三大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提倡仁政,本身就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6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进步思想的原因,除了封建制度日益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经济上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能力提升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c d答案a解析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依据这个思路,可知符合题意。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私有制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注意材料中“天下非一姓之私”的说法,说明其观点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