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7《记承天寺夜游》基础过关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记承天寺夜游》基础过关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记承天寺夜游》基础过关 苏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记承天寺夜游》基础过关 苏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的词。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乐者: 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 6.积水空明: 7.盖竹柏影也: 8.相与步于中庭: 9.水中藻荇交横: 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课文理解。1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十分传神,试作分析。2“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面对“月色入户”作者为什么会“欣然起行”?(作者为什么见到月亮如此高兴?)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中“遂至”“寻”“亦”赏析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6. 这篇短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词语与“闲”字有关?7“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现实和心境?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或:“闲人”包含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的?)9.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基础过关参考答案一、解释加点的词。1.月色入户: 门; 2.欣然起行: 愉快地,高兴地;3.念无与乐者: 想,思考; 4.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卧,睡; 6.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9.水中藻荇交横: 藻荇:泛指水草;交横:交叉错杂;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过;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都是竹子、柏树的影子。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课文理解。1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景十分传神,试作分析。答:“积水空明”用积水写月光,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积水错觉;再用“藻荇交横”,来写竹柏倒影,把隐喻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水月莫辨,扑朔迷离,最后点出让人恍然大悟。作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大处落笔,抓住瞬间的感觉,写出了一个宁静淡雅、冰清玉洁的境界。2“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贬谪官闲的悲凉 ;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人生感慨。3面对“月色入户”作者为什么会“欣然起行”?(作者为什么见到月亮如此高兴?)苏轼此时贬谪闲居,门庭冷落,交友断绝,只有月亮没有丝毫的势利之情,来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的,因此见到月光犹如见到了久违的朋友一般,欣然相迎,可见作者的喜悦兴奋。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中“遂至”“寻”“亦”赏析“遂至”说明能共同赏月的只有张怀民。“寻”对张怀民在做什么有不确定感,表现了作者的迫切的心理。“亦”说明处境与我相似的张怀民,也在赏月,我们的确是志同道合的人。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表现了作者能安闲自适赏月的愉快,被贬谪,被排除自爱朝廷之外,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感叹那些追名逐利的人 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6如何理解“ 闲”字?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同时,还包含着作业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良辰美景的感叹。7“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现实和心境?答:(1)反应作者贬谪后的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现实; (2)表现出作者谪居后孤独、寂寞的生活; (3)“欣然起行”充分显示作者的闲情逸致,面对月色时的内心的喜悦和兴奋,进而想到要与人分享月色和喜悦,应该有人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或:“闲人”包含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的?)答:(1)反映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 (2)表达了作者与友赏月时的欣喜、自豪; (3)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潇洒豁达的心境; (4)包含着作者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