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4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4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4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4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发展特点。【课标解读】1知道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和分布。2理解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和整治措施。3理解新工业区(意大利、美国)的特点、发展条件及对我国新工业区借鉴意义。一、教材p67活动点拨:1.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与铁矿产地距离近,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广阔的市场。2衰落的原因有:(1)鲁尔区煤炭长期开采,由露天开采逐渐变为井下开采,生产成本提高;(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巴西等国钢铁工业崛起,以及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世界钢铁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煤炭工业(采掘、煤化工)衰落;(4)由于过度集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工业不能在这里发展,经济缺少新的增长点。3(1)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2)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二、教材p70活动点拨:1.相同之处: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2不同之处:最大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大利,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3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三、教材p72活动点拨:1.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企业为主。不同点见“难点解惑”。2(1)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程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3)略。一、选择题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据此完成12题。1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b)abcd解析: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主要是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为钢铁工业所必需的能源。表示的是能源为主(圆圈大)的区位条件。2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解析:增加原煤产量,只能加重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的地位,且也不属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判断34题。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b园艺业比重增大c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解析:读图可知,第三产业由百分之十多,上升到百分之三十多,上升幅度最大。钢铁工业产值下降,化学工业产值上升。4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b)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解析:炼铁环节所需原料大,运输成本高,移到荷兰海边利于节省运输成本。图甲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乙为德国鲁尔区图。读图,完成56题。5两地区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b)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利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解析:甲是高科技工业区,乙是传统工业区。两个工业区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6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c)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解析:美国硅谷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德国鲁尔区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新增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事业。读图,回答78题。7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则(d)a曲线a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b曲线b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c导致a曲线城市化速度放缓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衰退d导致b曲线城市化速度加快与工业化的推动有关解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先慢后快。导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工业化的推进。8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发展速度,则(c)a曲线a代表新兴工业的发展过程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科技水平是它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一般更新快,技术含量高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解析:高新技术工业发展速度快,科技含量高。9读关于江苏南部和意大利工业小区普拉托工业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两者都是以纺织业为主,其他工业都是围绕纺织而配套生产的b普拉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苏南以大型企业为主c两者都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d普拉托工业小区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生产解析:普拉托专业化程度强,以工业小区模式实现了产供销的网络一条龙服务,达到了规模效益。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1)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2),回答1011题。10下列属于我国大陆三大信息产业集聚带的是(c)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三角洲a bc d解析:我国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带主要分布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带,科技水平高。11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业竞争力b高层次承接全球新一轮的it产业转移c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d致力于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解析:it产业属高科技产业,与廉价劳动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二、综合题12读“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回答问题。(1)结合德国鲁尔区整治措施,谈谈攀枝花市可以借鉴哪些“鲁尔智慧”?(2)废弃矿坑、塌陷地等被称为矿业城市的“负资产”,就其利用问题,你有什么建议?解析:第(1)题,两个工业区都是传统工业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鲁尔区后来经过整治,实现了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合理的目标。因此,向鲁尔区学习主要从重视教育、加大科技投入、整治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第(2)题,矿坑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等,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填埋。其次是就势开发成水库或旅游等。答案:(1)社会经济方面:政策引导,发展科技教育,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生态方面: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2)发展旅游业;建设垃圾填埋场;发展水产养殖业(都市农业;进行回填,开展土地复垦工作);修建水库。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苹果ipad产品利润分配示意图。材料二下图示意富士康子公司在我国大陆的集中分布区。(1)简述ipad产品生产分散布局的好处。其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方式有哪些?(2)富士康子公司在我国大陆已经形成了四大片区,试分析片区形成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高科技工业分散分布,一是利用各地资源优势;二是有利于占领当地市场,不利的是部门间的联系不方便。第(2)题,从图示信息知,片区位于武汉。富士康为代加工企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主要从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因素方面去分析。答案:(1)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手段等。(2)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p74资料1分析】(1)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焦作市位于河南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相望,西邻济源,东接新乡。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境以平原为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2)自然资源 水资源:焦作市是中西部地区不可多得的水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土地资源:种类齐全,耕作面积大;动植物资源丰富,四大中药在国内享有盛名。(3)风景名胜 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已形成“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的总体格局。 【p75资料2分析】挖掘焦作经济潜力,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给城市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