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专题04 探索世界的本质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高中政治 专题04 探索世界的本质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高中政治 专题04 探索世界的本质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高中政治 专题04 探索世界的本质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高中政治 专题04 探索世界的本质单元双基双测(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世界的本质基础测试卷a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既让环境好转,又让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这是一道棘手的选择题,要做好选择,我们应a通过实践来推翻和发展真理性认识b从科学理念出发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尊重不同人们作出的不同价值选择d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答案】d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duang”的一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三遍,说三遍:“2016已经来了,我一定要出去看看!”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流行用语了,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a. b. c. d.【答案】c【解析】流行语属于意识的范畴。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适合题意;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错误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名师点睛】正确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3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31次。由于尼泊尔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雪崩,珠峰南坡大本营被毁,多名中国登山人员被困,多人受伤。地震的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答案】a【解析】“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由此可见,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根本存在方式。c选项说法错误,世界上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d选项与题意无关。【考点定位】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4黑枸杞是草原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却成了外地淘金者们的摇钱树。2015年8月,超过5000人的各地抢摘者,洗劫了草原上超过300万亩草场,草原生态遭到了肆意破坏。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改造自然要尊重自然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并加以改造a b c d【答案】b【高考警示】规律与主观能动性【名师点睛】(1)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注意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2)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尤其注意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如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至于答什么,需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5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一款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而小李花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节能”。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选择性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体现了小王和小李购买了不同的空调,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选择性。由此可见b选项说法正确。a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选项与题意无关。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由此可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考点定位】意识的能动作用6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观点a.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事物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c.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他否认了相对静止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他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答案】c【考点定位】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名师点睛】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不具有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其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7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庄子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b.庄子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c.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d.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答案】c【考点定位】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8科学家利用无害的病毒制造“活”的发电机,开发出将生物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这种能用来发电的病毒短短几小时可复制数百万,可以保证稳定的供应。这说明物质世界的发展是科研活动的结果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任何事物都是好与坏的对立统一体改造世界离不开自然物的自身属性a. b. c. d.【答案】b【解析】选项说法错误,物质世界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材料中科学家利用无害的病毒制造“活”的发电机,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因此选项说法正确。选项说错误,故排除。改造世界离不开物质本身的属性,由此可见选项说法正确。【考点定位】规律【命题揭秘】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每年都会有一些省份命题,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命题时常以名人名言、漫画或科学事例为背景材料,应注意提高审读这方面材料的能力。9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由于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a. b. c. d.【答案】a【解析】“物质是永恒的”中的物质指的是物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中的事物指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二者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符合题意,应选;错误,不选,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名师点睛】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10下列诗句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答案】d11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说明了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客观规律是普遍存在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查运动等知识的理解。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体现的是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动之中,即运动的永恒性,故b项正确;a、c、d项观点都不合题意,故排除。12时间都去哪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些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明白时间静止的意义能让我们感知亲情的幸福和芬芳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一切皆变,只能在回味中流泪时间的长短有无完全由我们自己随意控制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a b c d【答案】b13物体的温度实际上是由于组成物体的原子不断运动、互相碰撞产生的。如果给物体持续降温,则原子运动不断减弱直至停止,温度也就不会再下降,这就是原子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极限,我们称为绝对零度(-273.15)。材料表明a绝对零度是物质运动的临界点b绝对零度是一切质变的临界点c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控制的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意表明,当物体的原子运动停止时,就会达到绝对零度,这说明事物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d符合题意。绝对零度是组成物体的原子运动的临界点,而不是物质运动的临界点,更不是质变的临界点,故bc表述不当。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控制规律,故c项表述错误。14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 b c d【答案】b15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诗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诗句表明春意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其运动变化的规律。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也体现了这一哲理,故b符合题意。a体现的哲理是物质是运动的。c体现的哲理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体现的哲理是物质是运动的。16中共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我们党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立场、有目标、有重点。立场就是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从哲学看,坚持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价值取向能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处理问题要坚持两点,抓住重点量变会引起质变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反腐和廉政建设成功的关键a b c d.【答案】a考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矛盾的观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7唐代诗人自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要a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发挥意识对事物的促进作用 d要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诗人的诗句是说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启示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答案应选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可能是促进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所以排除c。bd两项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所以排除。考点:规律的客观性1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答案】d考点:世界的物质性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下列与“稳中求进”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稳”意指相对静止,“进”意指绝对运动,“稳中求进”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和的诗句中都能够体现二者的统一,所以答案应选d。和中的诗句反映的都是发展的观点,与题意要求不符,所以排除。考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0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 b c d【答案】b考点:认识的无限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二非选择题(2小题,总计40分)21党的十六大以来,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清醒的历史自觉,以改革创新的时代勇气,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认真总结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经验,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跃升新台阶。从战胜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再到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深刻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变”与“不变”的理解。(20分)【答案】(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为不负人民众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着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6分)(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之基。(7分)(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更好地维护好、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