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古典文明:希腊与罗马在地中海北部有几个地区的居民点发展成了后来欧洲文明的基础。米诺斯和迈锡尼社会是在爱琴海诸小岛、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士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从米诺斯王朝的城市发掘中,可以看到一层层的遗迹都是土砖结构,但是只有一些较大的宫殿遗址主要使用石料建造。最著名和最完整的宫殿遗迹是在克诺索斯( Knossos)城,这里有米诺斯王和其后继者的宫殿,时间在公元前1450 -前1370年之间。它的遗址很复杂也很乱,因为它经过多次改建。迈锡尼文化一词是指在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和梯林斯(Mycenae and Tiryns)地方被毁的宫殿遗迹,时间大约在青铜时代晚期(公元前1400 -前1250年)。这些宫殿布置在高地上,周围设有防御的城墙。他们用巨大的粗石块不加灰浆来砌筑复杂的厅堂和房间,上部用石头倾斜砌筑以形成屋顶。地面铺有装饰性的地砖,从遗迹上可以看到墙面上都有彩色绘成的装饰图案。米诺斯王朝建立在克里特岛上,使得他们的室内装饰纹样都与海洋有所相关图 克利特岛,克诺索斯宫中皇后的正厅复原,约公元前1450-前l37O年图2 3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城宫殿内的宝座厅约公元前1450-前1370年 精美的壁画上有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它与简洁的石地板长凳,以及高靠背的石刻宝座形成强烈对从一些小城镇的发掘中可以看到一些密集的住宅情况,一般都有四五间房间,沿着狭窄的街巷布置,街巷多半弯曲,没有规则的布局。彩色地砖、陶砖和墙上的壁画都反映出爱琴文化的设计语汇概念,但是至今没有发现留下完整的日常家具或其他日常用品,用以说明住宅内部比较完整的地域特色。克里特的城市大约都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被毁,可能是由于地震的原因。迈锡尼文明一直延续到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当时是由于希腊北部多立安侵略者占领了这些地方,因而取代了当地的文化。 希腊随着多立安和爱奥尼人的入侵与移民,给希腊带来了他们自己的木结构系统,但是也吸收了早期爱琴文明时期的建筑传统,甚至也表现出埃及设计的痕迹。希腊文字与相关的书写系统的发展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左右,这便使荷马史诗及不断完善的历史记载成为可能。谈到希腊就要谈到希腊的庙宇希腊的神庙是从爱琴时代的正厅发展而来,原来正厅是作为宫殿的大殿因此它就作为神的宫殿,这是逐渐趋向民主社会的要求。木构神庙现已无存,但是它们的特性仍保存在后来的石构神庙中。 希腊神庙的功能是很单一的(只有仪典和象征作用),它的构造很简单,神堂一般只有一间或二间,用来供奉神像,也象征着神的家。最明显的建筑形式是采用周围柱廊的形式,一般在正立面和背立面采用六柱式或八柱式,在其两边还各有一排柱子,形成了完整的周围柱廊形式。最著名和最明显的特征是对柱式的应用,这是一种按照精心处理的方式来组合建筑构件的系统方式。正面与背面部是八根柱子两侧也都有一排柱子,形成周围柱廊式在正面和背面还增加有一排六梗柱子在入口的前面,导向神堂和宝库在神堂内,许多柱子支撑着上面的夹层,再上面还有柱子支撑着屋顶,雅典娜女神像在神堂内占据着统治地位。 希腊建筑也具有比例理论的知识,就像在埃及建筑中的重要性一样例如黄金分割比的关系。在雅典的帕提农神庙一般认为是最完美的希腊神庙(约建于公元前440年),它是由二个内部空间组合成的,每一空间平面都是1:1.6180的黄金比例关系。它的正立面也正好适应长方形的黄金比,而柱子的间距也可发现有一系列相关的和谐关系。帕提农神庙也表现了许多与严格常规细微差别的方面,一般称之为视差校正(Refinemcnts),这些处理手法是希腊神庙最成功的特征。角柱与相邻柱子的间距要比其他正常的柱间距窄一些,正常的柱间距是按规定的模数制定的。此外,基座面的水平线条可以发现有一点微微地向上弯曲,柱子有一点向内倾斜,檐部的线条也有一点向上弯曲。这些不同于常规的细微变化目的是为了校正视差或透视的变形,避免使直线看成像曲线,或把垂直的看成有点倾斜。这些手法也带来了美学的特点,可以称之为“人性化”(humane),以其形式的细微变化可以摆脱直截了当的机械特性许多希腊神庙的内部只有一间简单的正厅,但是有些大型的神庙在内部则有几排柱子支撑着夹层,再上面还有一列柱子支撑着屋顶。虽然还没有任何希腊神庙的完整内部遗存下来,但是从帕埃斯图姆的波塞顿神庙(Poseidon,图2.7)的遗迹中则可以对这种美学的成功处理方法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此即为一例。还有一些圆形建筑用于特殊的功能,可能是为宗教而建多立克柱式图左)是应用于雅典帕提农神庙的式样。造型简朴刚强,柱子没有柱础,只有一个简单的柱头爱奥尼柱式图右的柱子典型特征是柱头上有一对卷涡最古老和最值得称赞的柱式是多立克柱式,这种柱子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基座上,上面的柱头是一个圆形的托盘加一块方形的盖板。柱子从底部到顶部具有微微的收分,上面的檐部水平带由三部分组成:一条平的檐座; 一条檐壁由交替的板块组成象征着木椽头的三陇板和刻有浮雕的陇间壁交替排列;再上面是一条突出的檐口。继多立克柱式之后,另二种柱式也在希腊建筑中广泛应用。爱奥尼柱式(lonic Order)的柱子在比例上比多立克柱子要长些、瘦些,并有装饰细部的柱础,还有明显标志的柱头,上面是一对卷涡。在雅典卫城上的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theum)和雅典娜尼凯神庙(Athena Nike,胜利神)都是应用爱奥尼柱式的例子,这种柱式也在巴赛城的阿波罗神宙(Temple of Apollo at Bassae)内部出现过,而该庙外部则应用的是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通常看起来比较柔美,没有多里克柱式那么刚强。第三种柱式被称为科林斯柱式,应用较晚。它是三种柱式中装饰最多的一种,柱头上有一对小卷涡在各个角上,柱头下部围着一圈毛莨lng叶的装饰。科林斯柱式在罗马时代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后来古典建筑细部喜爱的题材。世俗性建筑的室内除了神庙之外,古希腊的主要建筑类型并不强凋封闭的室内空间。希腊的剧场是敞向天空和大自然的,它带有一层层露天的座位环绕成半圆形,并有一个圆形的乐池作为舞台之用。 希腊的住宅都是单一的组合形式,围绕着一个露天的院子布置。在城市中,一些住宅都互相紧邻着街道,除了人口之外,大部分外墙都是光光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日晒砖,或者有时也用粗石砌筑并在表面上加以白色的粉刷。平面布置的变化是根据不同家庭的喜爱而定,但是却很少有对称的布局或其他规则式的布置。在雅典广场(约公元前150年)上的亚塔洛斯柱廊已经作了全面的复原,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知道这类场所应该是什么样的。柱廊外部是一排多立克柱,内部是一排爱奥尼柱子,支撑着用木材和瓦构成的屋顶。图)希吉斯托石碑约公元前410年 有一个浮雕上的形象可以说明一把椅子的优美造型,个穿着优雅的妇女坐在一把新颖的希腊式椅子上,也许这是为富豪之家所具有的。它的背部有一点微微的弯曲,由角上的杆子支撑,一直延伸到后面的椅腿。座位是用圆边的木构件做成开敞的方形框架,坐垫也许是用皮革编织而成。椅子的前后腿都有明显向外弯的曲线,椅子的前面还有一个小的踏脚板。 古罗马古罗马的设计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希腊的经验。意大利半岛上的伊特鲁里亚文明是一个中介,它曾受到在意大利的希腊殖民地文化的影响,罗马和希腊的直接接触是发生在罗马人入侵希腊之后,最终使得希腊变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元前753年至公元前300年期间罗马奠定了自己的传统。随着罗马势力的扩张,大约到公元前150年至公元400年,罗马已控制了整个意大利,接着罗马帝国又控制了大多数已知的西方文明世界。在设计方面,罗马借用了希腊的美学概念,舒展、精致和富有装饰,都是他们选择的对象,但一般不适合于罗马建筑的性格。罗马工程的特点是高度的组织性与技术性。它主要是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道路、桥梁和输水道以及创造了巨大的室内空间,这也是罗马建筑最显著的成就券xun、拱和穹顶应用永久性材料做成券来跨越洞口的方法在古代埃及和希腊时期就已经知道了,但是当时发券构造在实际应用中是有限的。罗马人则充分探讨了券的可能性和应用于大型建筑创造室内空间的能力。券是用楔形石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每一块石头称为券石,它是与邻边石头共同支撑的。券可以跨越宽阔的门洞,但是石砌屋顶的室内空间则要求券要延伸成为拱的形式。把券简单的并排起来形成的拱称之为筒拱(Barrel Vault)或称之为隧道拱罗马人还发展了穹顶结构,这是一种圆形的拱顶,它呈半球形或比半球小一点。一座穹顶只能覆盖一个圆形空间。伴随着券、拱和穹顶建筑而来的是罗马人还创造了切割精确的石材,被称之为“细石”,同时罗马人还开始应用了火烧的结实耐久的砖。当时的罗马砖,和现代的不同,它很薄,呈方形。罗马人还发展了混凝土,罗马神庙采用了希腊的概念,有一间神殿,供奉一尊神像,在神殿前有一个柱廊,应用了一种罗马改进后的希腊柱式。罗马人倾向于自己创造的比较精致的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以及混合柱式(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的结合),而不喜欢采用比较严谨的多立克柱式。沿神庙的侧面和后面不采用独立的柱子,而多半是光墙面或附上壁柱(或倚柱) 罗马万神庙(约公元118 - 128年),有幸仍保存完好,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供奉罗马帝国所有神的(图2.1和图2.18)。室内是一间圆形的房间,直径142英尺(约43m),顶上有一个半球形的穹顶。靠广场一边有一个入口门廊,前面有八根科林斯柱子。在这些柱子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山花。还有二排各四根柱子在门廊中,使门廊空间显得具有深度,然后通向巨大的入口铜门(现仍在使用其原来的铰链)。建筑主体的墙厚14英尺(约4.3m),墙体内挖出空洞,外面排有柱子,这些凹进的空间形成的龛kn各供奉着特定的神像。整个室内空间的高度接近于它的直径,这就使得下半部的圆筒形高度接近于上面穹顶的高度。穹顶下的墙面部分是一层科林斯柱式上带有类似的阁楼层(或上面楼层)。穹顶由五层格子顶构成,每一层逐渐缩小,最顶上有一个光滑的圆形天窗,开敞着朝下,这是内部光源的惟一来源。穹顶是用混凝土做成的,顶部有4英尺(约1.2m)厚,逐渐再向底部加厚,用以支撑增加的荷重和重量,并抵挡向外的推力。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疆域已遍及欧洲和近东文明世界的大部分地域,基于罗马主题的各种变化,它的设计逐渐朝向更加复杂更加精美的方向发展常常是过分精致。罗马的神庙建筑,例如在黎巴嫩的巴尔贝克神庙,以及在土耳其的帕加马神庙都有非常复杂和丰富的室内装饰。以巴尔贝克的维纳斯神庙为例,在这座巨大神庙内还包含着一座小庙 巴尔贝克神庙的酒神殿 巴尔贝克神庙的酒神殿精美雕刻罗马人喜爱的颜色是黑色和朱红色,它被称之为“庞培色”。罗马的家具是从希腊的原型发展而来的,它倾向于大规模的装饰细部,以及应用上等的木材并镶嵌有象牙和金属。折叠凳和定型的椅子已发展成为一种等级和身份的象征,它已完全超出了坐位舒适的设计。从维蒂住宅的壁画可以看到丘比特(爱神)正在工作的场景(图2.25),表明那里是一个药店,里面设有工作的桌子、凳子和橱柜,它让人知道罗马时期肯定有各种各样装饰富丽的家具 罗马人的精湛技术可以从遗物中得到证明,他们有布置完善的供水系统,应用输水道和贮水箱去供应有效的水管系统,他们有污水污物处理系统,甚至他们已有了中央采暖的调节系统。(这种系统包括把石地板面架空,下面用砖或石块托起成空洞,在这些空洞之间有管道连通,从建筑的一边,通向另一边的烟道。当火炉燃烧以后,热气就通过地板下的空间散出热量,这种技术也同样在罗马的大浴场中使用)建筑中最古老的文献资料论建筑(DeArchitectura),大约写于公元前90 -前20年,作者是罗马建筑师与工程师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 Pollio),书中涉及许多技术资料、筑城技术、砖和混凝土的制造、机械、时钟、供水系统和建筑师的教育。讨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皮的小闹钟》课件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总结
- 公司节后安全培训课件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现状与安全能力建设
- 尾矿库安全操作规程
- 事记叙文课件
- 耳源性患者的护理
- 物业部门工作汇报
- 社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 护理工作十大核心制度
- 基础计算机知识常识试题及答案
- 2022年7月23日广东省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基本能力测试》试题真题答案解析
- 电缆缚设人工合同协议
- 药房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素养培养试题
- 剪彩仪式方案超详细流程
- 江苏镇江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3-2024)
- 四个自信的深刻理解试题及答案
- 精装修施工安全管理
- CNAS-CC175-2017 基于ISOIEC 20000-1的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创新创业甜品店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