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一)1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 B C D2、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这说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下列对于宗法制理解正确的是A是维系西周等级制度的有效工具 B与分封制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C表现了传统政治中较高理性成分 D按照地域远近来区别亲疏关系3、“(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徵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换回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政府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5、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中国地方行政史上有很大独创性,是中国古代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一种较高级演化形态。下列史实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辖区广阔,超出以往郡县管辖范围 B其职能主要是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权力C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不可世袭 D权力集中,拥有经济、军事等大权6、汉书曰:“(秦王政)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陈吴奋其自挺,刘、项随而毙之,故曰:周过其历,秦不及期,国势然也”。据此,汉初的刘邦最可能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 A全部实行封国制 B全部实行郡县制C在多于一半的疆土上实行封国制 D在多于一半的疆土上实行郡县制7、下列关于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它的产生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它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积极作用是主流 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A B C D8、“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这段话可能出自 A秦朝时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B中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体现了专制下的民主C明朝时废丞相,权分六部D清康熙帝设南书房,以分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权9、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0、(08宁夏)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定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11、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你认为史料价值较高的是A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摘自史记夏本纪)B张角闻知事露,星夜举兵,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申言于众曰:“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 (摘自三国演义)C洪武二年令:“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 (摘自万历大明会典)D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摘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12、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属于过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研究者对于过去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情节无法演绎,但可以领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和精神,并赋予对它的新的认识。据此,他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A“一切的历史都是思想史” B“历史是一门科学”C“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D“历史是人类的活动”13、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14、“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 A人民主权原则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 B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权C公民大会上繁琐的辩论影响了行政效率 D极端的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5“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A B. C D16、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学习要领:笔记勤看,习题猛练。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之印章”封泥材料二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材料四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1)联系材料一根据材料二,指出周亚夫丞相职务被免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说明周亚夫先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的原因有何不同?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请说理由? 31(1)原因: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2分)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2分)(2)不同: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2分)趋势: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分)(3)稳便: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稳当: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2分)没有矛盾。(1分)理由: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2分)唐太宗用相,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了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2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上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高小平等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秦朝是如何对官员进行监察的?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4)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1)秦朝: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地方各郡设监御史,掌监察职责。(3分)措施:实行上计考察;设立刺史、采访使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开展临时性突击考评;依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对官员予以赏罚。(6分,答出3点即可)(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6分,答出3点即可)(3)共性:都很早就注意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察;都有相配套的监察措施;都注重监察过程与结果的统一。(4分)(4)进步之处:中国汉唐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封建人治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皇帝对监察系统的制约,是没有民主意义的、狭窄的监督机制,具有先大的脆弱性;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的监察体制,以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来规范监察的过程和结果。(6分)材料题中的几种问法:学习历史必备的史观:练习(二)1、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2、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3、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4、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内阁则由议会任命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内阁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A B C D5、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A都是本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B都以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都以此确立了共和政体 D都以此确立了本国的近代政体6、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7、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这一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8、“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9、1896年帮助麦金利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美国前国会议员奥尼尔在解释金钱与选举的关系时讲得更具体:“任何竞选都由四部分组成,候选人、政策立场、竞选班子和金钱,没有金钱,其他三项都可以忘掉。”这些都说明了A民主政治是金钱政治B美国的两个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美国民主政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1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1、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12、(07宁夏)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13、马克思曾热情地赞颂道:“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这里的“曙光”的根本含义是A革命后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C革命彻底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革命后诞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4、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15、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 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 von Deutschland)。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的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16、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表中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A问题形成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17、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C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D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18、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公正评价历史事物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辩证看待历史现实练习(三)1、1854年,杨秀清在致英使的信中谈到通商时写道:“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这表明太平天国初期对外政策是A坚持与外国通商往来,但反对外来侵略 B坚持与外国友好往来,只禁止鸦片输入C继续闭关锁国政策,但开放少数通商口岸 D只与承认太平天国政权的西方国家往来2、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表明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A B C D3、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4、“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术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甩,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5、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6、近代史一份史料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此材料的评述正确的是A这份史料出台标志着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崩溃B南中各省倡议指的是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建立了共和制度 C北方诸将的主体是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D清政府的理性,基本实现了“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的目标7、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此地的妇女徒步或骑马公开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一点也不害怕外国人。”这应当是何时何地的情况?A1842年的北京 B1860年的南京 C1911年的武汉 D1968年的上海8、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取消立法机关对大总统的弹劾权,国务员及其对大总统发布命令等的副署权;“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还特别规定大总统有权“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教令”。这表明A中华民国已经被“洪宪帝制”所取代 B中华民国大总统权利完全与皇帝等同C约法对大总统权利完全丧失制约权 D民国法律赋予大总统的权利明显扩大9、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10、“过去有一种定型的看法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向下沉沦的社会,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近代经济史著述中仍大都给人以一片凄凉、每况愈下的感觉。”为改变这种状况,有学者主张采用“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着重强调A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否定旧的历史观点 B研究中国近代史要在沉沦中看到进步因素C研究中国近代史要用经济的观点来解释 D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近代化11、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A. 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 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C. 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D. 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2、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13、“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民团结向前进。”(电影红色娘子军歌曲)歌声反映了海南人民在哪一时期的革命斗争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4、20世纪30年代后期,张闻天曾指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同时面对太多的敌人,最不应该的就是两个拳头去打人,要知道,打倒一切是小孩子的幻想,结果是被一切打倒。”张闻天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巩固工农联盟 B开展武装斗争 C建立统一战线 D争取进步力量15、“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抗战。这支军队应属于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16、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18、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19、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20、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以下有关对长沙会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 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防御阶段C未改变中国战场的整体格局 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21、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军”在第二年最具影响的战略行动是A初步粉碎敌人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转入战略大反攻C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练习(四)1、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乾隆四十年是指乾隆帝四十岁那一年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D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民国四十五年台湾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2、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4、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讲战争危险,从毛主席那个时候讲起,讲了好多年了,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又讲了好久。现在我们应该真正冷静地做出新的判断。“新的判断”是指 A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大规模的战争有可能发生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5、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是中国致力于建立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的重要努力 是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合作组织 对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作出了贡献 是中国开展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A B C D6、韩国一离婚调查机构,公布了1950年以来220万离婚个案咨询,发现有一个时期,妇女以丈夫生死不明为理由,提出离婚的特别多,此时期应该是A506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2000年以来7、冯特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勾勒了一幅“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8”,并标注:美、欧、日是基础,美、俄、中是关键,美、欧、俄是 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可见,他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是A美国高高在上,其霸主地位依然不可动摇B五大力量结成同盟国关系,彼此相互抗衡C俄罗斯和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美、欧、日三国D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各种力量之间相互牵制8、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莉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9、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冷战 杜鲁门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缩鼻翼手术术后护理指南
- 物流质量工作总结
- 公司燃气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致辞课件
- 护理学核心认知体系
- 污染溯源课程标准解读
- 郎酒厂工作汇报
- 公司汽车处理流程课件
- 2025雇佣家庭保姆照顾小孩合同
- 运维专员转正工作总结
- 自控系统报警管理制度
- 口腔服务5S管理
- 保安投诉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原卷版)
- 【公开课】种子植物+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4年贵州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看拼音写词语)
- 房屋在别人名下协议书
- TSG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现行
- 智能型大型变压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幼儿园九一八爱国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