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十四论文武的名人故事.doc_第1页
刘渊十四论文武的名人故事.doc_第2页
刘渊十四论文武的名人故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渊十四论文武的名人故事 刘渊,字元海,匈奴人,大约出生于公元249至254年之间,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创始人。他本为匈奴族,为何姓刘?其中有一段缘故。 刘渊的祖父名叫于扶罗,是南匈奴的单于;父亲名豹,封左贤王。因当初汉高祖刘邦时,曾以宗室女为公主,与匈奴王冒顿联姻,故其后代都自认为是西汉皇室外孙,改姓刘氏。其父改名为刘豹,元海则名刘渊。 刘渊出生后,半年余便会说话,而且吐字清楚,口齿流利。刘渊长到三四岁时,便跟着母亲学识字,五六岁学经书,记得牢固,理解深刻。不料,在他七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了。刘渊和母亲感情深厚,哭得非常伤心,在场者无不难过落泪。 母亲去世后,没有人教他读书了,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饭也吃得很少。父亲请人教他,他不学;父亲为他从属下挑选了一个汉人,他觉得那汉人还不如自己的学识多,也不学。后来,他听说上党人崔游是个儒学大师,很有名气,便前往拜师。崔游经过当面考察,见刘渊虽为异族,但酷爱中原文化,且天资聪颖,便收留了他。崔游教他学诗经,他如饥似渴;教他学易经,他昼夜攻读;教他学尚书,他废寝忘食。 崔游见他学习刻苦勤奋,理解很快,也来了兴致,索性拿出看家本领,教他学习左氏春秋和孙武兵法。不料,刘渊学习劲头更大,不久便能倒背如流。几年中,刘渊还自学了不少没有列入课程的经典,对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诸子百家典籍,无所不读。 几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渊的志向也越来越大。他认为,要真正干一番大事业,只有文没有武不行。于是,他在刻苦学习经书的同时,又练起武来。有一天,刘渊对他的同窗好友朱纪、范隆说:“我每读经书史传,常为随何(即萧何)、陆贾不长武功,周勃、灌婴不谙文章而惋惜。大丈夫立世治业,应该文武双全,如果二者不能兼备,实为君子之耻辱啊!” 他还说:“萧何、陆贾遇到汉高祖那样的明君,却不能建封侯之业,周勃、灌婴遇到汉文帝那样的贤主,却不能兴庠序(指古代学校)之教,实在是太遗憾了。”这时,刘渊年仅十四岁。 从此,刘渊不仅全力以赴攻读汉族的经典,对匈奴族擅长的骑射之术亦锲而不舍,到十七八岁时,便以文武双全而震惊匈奴。 西晋武帝当政时,他曾以人质的身分被送到洛阳。在那里,他广泛结交汉族官僚,受到司徒王浑及其子王济以及大将军李喜的赏识。刘豹死后,刘渊袭位为匈奴左部统帅,后封北部都尉。他在任北部都尉期间,严肃法制,惩治奸邪,轻财好施,以诚待人,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匈奴的五部、幽州的名儒,潮水般涌向刘渊。晋惠帝见他才华出众,遂封他为五部大都督,后又调到邺城任宁朔将军,负责匈奴五部的军事工作。 八王之乱发生后,北方匈奴企图独立,并秘密推选刘渊为大单于。公元304年,刘渊乘王浚、司马腾起兵之机,以平叛为借口,率军离开邺城,奔向左国城,自称大单于。同年十一月,刘渊建都离石,起兵反晋。不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