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材分析: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民俗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汪曾祺写的闲适随意性散文。通过对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到端午的鸭蛋的回忆,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人生意味。阅读这课文,既要明白作者记述这类凡人小事的意图,又要学习作者那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和语言风格。学了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感受到作者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更能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学生分析:本文充分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平淡而有味,非常耐读。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大多爱华丽的辞藻,对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真味,可能较难理解。现在学生对端午等民俗了解接触不多,缺乏生活体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家乡的端午风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朗读训练,品味课文的语言特点,多角度深入解读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教学理念: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把阅读看做是能够理解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不够的,应允许学生有差别地读,更要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阅读,让读者自己赋予课文新的意义。每个学生由于先前的经验、思维方式、鉴赏能力等的不同,对同一篇课文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应鼓励学生利用多元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 在阅读中都有自己的声音。因此,本课采用对话的教学理念,学生展开与生活、文本、作者和自我的对话,课堂上是师生,生生之间就阅读感受的交流、碰撞和提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过程。现场一 与生活对话,漫谈端午师:同学们,再过一段时间,就是端午节了,我们一起先来聊聊端午吧!你们知道温州的端午有哪些风俗呢?(生争先恐后回答)生1:我们家家户户都吃粽子。生2(补充):有肉粽,蛋粽,豆粽,枣粽等等。生3:还吃鸭蛋,茶叶蛋等。生4:我妈妈在端午节那天煮了一锅的草头汤,给我们洗脸。生5:我奶奶在那天总给我们洒些酒之类的,说是消毒避邪。生6:我在电视里看过还有划龙舟。师:其实,每个地方的端午风俗是各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去看看汪曾祺的家乡高邮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师板书课题、作者)二 与文本对话,品读特点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自由朗读,说说你的朗读收获(生开始进入品读状态)。生1:我读出了本文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师追问:有哪些小事?生1:写了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和小孩子怎么玩鸭蛋等等。师:你读出了课文的内容。生2:我觉得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好象是淡淡的,但是又很有味。师:你能结合具体句子来说说吗?(生顿塞,一下子回答不出来)师:汪曾祺是位语言大师,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同学们再次深入文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它的特点。(生重起读)生3: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这些句子很平淡,但再仔细一读,我读出了很浓的味道来,很值得品味。师:你能品出什么味呢?生3(想了一会儿):像平常说话一样,很富有生活的气息,有生活味。师:像这样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吗?生4:还有很多,如:“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师:那这些句子该怎么读呢?(师指导朗读)生5:课文也不全是这些明白的语言,如第三段的第一句,用了很多古汉语,文绉绉的,使得文章多了些书卷气。生6:还有第二段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个句子。师:这样就把明白的话与古汉语结合在一起了,文白夹杂了。生7:这课文还用了很多方言。如“白嘴吃”、“空头”等。师:“白嘴吃”是什么意思?生(齐答,笑):夹淡吃。师:好,用温州方言解释高邮方言。用方言表达有什么好处?生(大多数回答):很亲切,很通俗。生8:我还发现作者用词用得很好,如:“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写出了红油冒出来时的那种情景,像真的一样。生9(补充):还写出了那种动感、快感,让人很想流口水师:一个字用好了,就让人垂涎三尺哪。看来我们要下下炼字的功夫。生10:“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这里用了六个短句,好象很罗嗦。 师:你把这个句子换成一个长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生10:我的家乡是出产著名鸭种高邮大麻鸭的水乡生(都摇头):原句好象跟人拉家常似的,亲切、自然,口语化。(师指导朗读)生11:第四段写得也很亲切,仔细读,也很有味。师:我们读读看,看能发现什么?生11:我发现很简单的事情被作者写得很有情趣。师:能具体说说吗?生11:鸭蛋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鸭蛋,哪有“蠢”、“秀气”之分。生12:这两个词写出了鸭蛋的神态,把鸭蛋写活了。生13:鸭蛋在作者的眼里是有灵气的,端午玩鸭蛋是有情趣的。作者忘不了当时的鸭蛋。师:汪曾祺这位语言大师为什么会对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呢?师出示幻灯片小结:有人说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寻常小物,但细细地品尝,却常有味外之味。三 与作者对话,悟读主题师:作者想通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悟读课文,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生认真默读)师出示幻灯片指导悟读:汪曾祺曾说:“探索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生1:第四、第五段表面写自己在端午玩鸭蛋,其实写出了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生2: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生3:作者忘不了鸭蛋,其实是忘不了童年生活哪!(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两段)师:你看,童年的这一切让我们多神往呀!生4:“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句话里包含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师:这句话朗读时重音应落在哪个字上?生:“就”。师:什么意思?换个词表达?生:仅仅。(师指导朗读)师:我们还能从哪些句子里读出作者对家乡的骄傲和自豪?生(自由答):“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些句子都以家乡为自豪,为骄傲。生4:文章第一段写的是七种端午风俗,一笔一笔写来,但这七种一一罗列出来,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端午原来有那么多丰富动人的充满情趣的活动内容。生5:端午,原来这么美好。师:你们从第一段中读出了风俗的美好。那每一种风俗里边还能读出更多的内容吗?生6:贴符这种风俗说明了老百姓很愚昧,迷信可笑。师:是迷信,但由这可笑的行动背后我们还能读出什么呢?生7:其实这是老百姓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寄托。师:还有吗?(生回答不出来)师(引导):最后一种风俗“吃十二红”,为什么叫“十二红”,不叫“十二绿”?生8:因为“红”代表着红红火火。师: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吗?生8:我们做喜事都是用红色的,如结婚用“红双喜”,新娘子穿红衣服,孩子满月吃“吉利红蛋”。师:那又为什么叫“十二红“,不叫“十红”呢?生9:我想这十二指十二个月吧。生10:十二红代表着老百姓希望自己家在十二个月里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师:可见从这风俗里边我们还读出了中国老百姓讨吉利、求平安、要红火的心理,这其实是一种中国的民俗文化。师小结:你看,大家从这么一篇文章中读出那么多内容。端午的民俗里边读出民俗的美好,读出中国的古老文化,小小的鸭蛋里边读出饮食文化,读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读出童年的无穷乐趣,读出生活的无穷情趣。看来,小小鸭蛋也寄情,凡人小事也入文哪!四 与自我对话,思考生活师出示幻灯片:“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以欣赏的” 汪曾祺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师:汪曾祺认为生活是美的,可以欣赏的。你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你的体会。 生(七嘴八舌):生活很平淡,很枯燥,学习负担很重,一点味道都没有师:你们玩过鸭蛋吗?生:玩过。师:那你们觉得鸭蛋有“蠢”和“秀气”之别吗?生1:我们平常不大注意,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看来,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师:对呀,不是生活太单调了,而是我们发现不了。你们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库,可以从小事或小物中找到可以欣赏的美的东西吗?生2(自由谈):过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吃月饼,其实月饼一点也不好吃,但每次吃的时候,总让我们想起那小时候爸妈对着月亮给我讲嫦蛾奔月的故事。现在想想,还挺怀念的。生3:小时候,隔壁有户人家建房子,旁边堆了很多沙。我和伙伴就玩了一个下午。扮家家时,沙是我们吃的饭,吵架时,沙是我们攻击的武器。现在想想,真是快乐。师:都是事后发现生活的美的。生4:我表弟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柜找吃的,还霸占电视,拿着遥控器乱按,他一来我就头痛,他长时间不来,我倒挺想念他的。想念他的顽皮,想念他的可爱。师:看来,你是个懂得珍惜的人。生5: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很忙碌,但仔细一想,每天我们都在进步着,成长着,这种生活也很充实呀。师: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包含人生的韵味。师出示幻灯片“情趣愈丰富,生活也就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朱光潜谈美书简二种师(小结):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敏感,多思的心,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享受它,延长它,相信你就是一个情趣丰富,生活美满的人。后记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诗化的阅读,是自由的表达!语文课堂是什么?就是读书。带着自己的经验与生活用心读书。老师和学生做什么?就是对话,平等地对话,对文本本身展开的交流对话。所以,面对端午的鸭蛋,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着眼于对话的设计。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自我对话,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在文章中走了个来回。从整体上为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提供了多重对话的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你是如何过端午的?”,“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吗?”“说说你的体会”具体呈现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也着眼于对话的设计。在这堂课里,师生之间亲切的、平等的、无拘无束地进行交谈。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性意义建构,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过程。其中,有碰撞,有倾听,有冲突,有激发,更有超越。2注重多元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每个学生的经验、思维方式,鉴赏水平、所处环境的不同,对课文的理解应该也是不同的。应允许学生在掌握课文原意的基础上,把文本、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甚至把作者应该想到却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加氢站研究报告
- 2026年中国镁铝合金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中国重汽集团重汽国际公司社会招聘20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面向应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 招聘168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吉安市吉州区两山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招聘兼职心理咨询师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仁寿县从“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公开考核招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考研政治论述题冲刺模拟试题
- 精神科病例科普
- 2026年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农业经理人考试题库四级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险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JJF 2291-2025辉光放电质谱仪校准规范
- 出租注册地址合同范本
- 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科学 学科学 教案(4-6课)
- GB/T 24460-2025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
- 2025年通信技术公司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协同-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合肥文旅博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