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_龙云凤.pdf_第1页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_龙云凤.pdf_第2页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_龙云凤.pdf_第3页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_龙云凤.pdf_第4页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_龙云凤.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第 15 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esearch 2014 No 15 收稿日期 2014 01 08 修回日期 2014 04 02 doi 10 3969 j issn 1000 7695 2014 15 008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龙云凤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33 摘要 分析广东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和特点 指出广东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广东实际提出完善 创新政策体系 抓好政策落实 简化政策办理程序 提高政策服务水平等优化创新政策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现状 问题 广东 中图分类号 G302 F1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7695 2014 15 0029 07 Analysis on Status and Problems of Innovation Policy in Guangdong LONG Yunfeng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Guangzhou 510033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dong innovation policy points out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on policy and puts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novation policy status and problems Guangdong 创新政策是为促进自主创新 提升自主创新能 力而制定的公共政策 包括促进原始创新 集成创 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活动类型的创新政 策 一般而言 政府是政策的主要供给者 通过制 定创新政策引导和调控全社会的创新活动 目前 将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世界主 要国家的共同选择 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 纷纷通过制定各种创新政策 为全社会营造创新的 环境与氛围 引导全社会参与创新 以提升国家综 合竞争力 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也不例外 近 年来 为加快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 广东 广东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 加 强金融支持 强化税收激励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 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组织保障 努力营造 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 优化广东区域创新体系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 了强大的支撑 1广东创新政策现状 近年来 广东积极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完 善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 优化创新的政策环境 逐渐建立起具有广东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具体情 况如下 1 1广东创新政策构成 当前 广东创新政策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是对 国家自主创新促进政策配套和贯彻落实 二是指导 广东全局发展 从多个角度促进营造广东自主创新 环境的纲领性 综合性的政策 三是从具体领域推 进自主创新的工具型政策 四是各地市结合本区域 情况制定的各类创新政策 其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广东创新政策环境构成图 1 2广东创新政策总体情况 随着创新型广东战略的实施 广东近年来不断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 形成了覆盖面广 指导性强的 创新政策体系 还出台了全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 地方性法规 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在 全国率先为营造创新政策环境提供了立法保障 推 进广东自主创新进入法制化轨道的全新阶段 在纲领性政策方面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 珠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改 革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08 龙云凤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0 引导珠三角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指导广 东未来十多年的发展 同时省委省政府也省时度势 陆续出台了 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 广东省建 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 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 干政策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的决定 等多个综合性政策性文件 指导广东全局 发展 从 规划纲要 到 行动纲要 全方位优化 创新环境 完善广东区域创新体系 提升广东的创 新水平 在工具型政策方面 广东根据本省发展需求 在产业 科技投入 税收优惠 金融支持 科技创 新基地与平台 人才政策 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 政府采购等方面也出台了 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 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 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 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 广东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等政策法规 规范体制机制 指导具体领域的发展 此外 各地市也都积极配合国家政策 出台了很多 操作性强的地方性创新政策法规 如 广东省广州 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 规定的通知 阳江市推进自主创新行动纲 要 等 2广东创新政策环境特点 2 1在全国率先为创新政策环境提供法制保障 自主创新 法制为基 2011 年 11 月 30 日 广 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 的地方性法规 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 条例 总共 7 章 72 条的 条例 第一次在立法层面明确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定义 提 出覆盖自主创新全过程的法规体系 在自主创新的 激励与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新措 施 例如 针对多头管理 九龙治水 职能交叉的 管理体制障碍 重引进 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困境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重复购建 资源浪费的现状 科 研投入重物轻人的问题 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 知 识产权实施转化和权益分享 推进产学研合作等内 容 都提出了全新的政策举措 此外 条例 也 总结了广东多年来自主创新的经验成果 凝练广东 创新政策的精华 将广东自主创新中的经验和政策 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以法规形式确立了广东省区域 创新体系框架 为广东营造创新政策环境提供了法 制保障 2 2对国家创新政策的配套和落实是广东省自主创 新促进政策的重要内容 国家创新政策对全国具有普遍适用性 广东根 据自身特点对国家创新政策的配套和落实是广东省 自主创新促进政策的重要内容 特别当前我国的税 收 海关等管理都是垂直管理 地方政府没有税收 优惠的权限 海关通关免税等也必须由海关总署明 确 而税收 通关等优惠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最 实惠的政策 也是最具直接推动力的政策 广东结 合自身需求 形成相关配套文件和贯彻措施 为改 善广东自主创新政策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中 较为重要且系统的促进创新政策是 2006 年国家出台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 关于实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 2006 2020 年 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以下简称 国家60 条政策 详见附件1 后者 涉及科技投入 税收激励 金融支持 政府采购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 人才 队伍 教育与科普 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 加强统 筹协调十个方面共六十条 国务院各部门也先后制 定了 73 个实施细则 在科技 税收 财政投入 人 才等相关文件配套比较完善 覆盖率高达 85 此外 另一项重要的创新引导政策是 2008 年国 家税务总局配套出台的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 除管理办法 试行 国税发 2008 116 号 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具有直接的鼓励和推动作用 广东积极贯彻落实该政策 并配套出台 企业研究 开发费用税前扣除实操指南 向企业开展了巡回宣 讲 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 2011 年 全省落实的企 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额合计超过 140 亿元 按 25 的 税率计算 相当于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35 亿元 2 3纲领性政策统领全局 根据广东发展需要 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也制定 出台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 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 广 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 广东自主创新行动纲要 和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 定 等创新政策 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和确定自主 创新战略是广东发展的重大战略 提出了建设创新 型广东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表 率先 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 通过加强区域 与国际化合作来提高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 年 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指导广东未来十年发展 的纲领性文件 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了重要位 置 首次明确了珠三角五大定位 提出要构建现代 化产业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基础设施现 代化等十大发展方向 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政策环 境 这些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创新型广东建设 推动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4工具型政策符合广东创新需求 作为纲领性政策的重要配套 广东省出台 43 个 工具型政策法规 包括产业 科技投入 税收优惠 金融支持 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 人才政策 创造 03 龙云凤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和保护知识产权 政府采购等领域政策 详见附件 2 其中产业政策数量较多 8 个政策占比 18 6 个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占比 14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 础平台建设政策均为 5 个 占比 12 4 个金融支 持政策占比 9 政府采购 税收激励 产学研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共 12 个 分别占比 7 组织保障型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分别占比 5 和 2 如图 2 所示 其中 促进技术创新的科技类政策 14 个 占政策总数的 37 图 2工具型政策组成 总的来看 工具型政策的配置符合广东创新需 求 从组成来看 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是创新政策 的重要组成 突出说明人才在推动创新上的重要作 用 其次 科技投入是创新政策的核心问题 保持 政府科技投入的稳步增加 不仅是保证公共基础性 领域及重大关键领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引导 和推动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重要因素 政府科技投 入 首先要保证量的稳步增长 同时更要关注高效 分配和使用 广东除了结合自身优势领域 搞好重 大关键领域的研究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财政拨款等 方式 引导企业增加 D 投入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 良好的发展环境 2 5各地市创新政策是区域创新政策的重要补充 为优化创新环境 各地市也积极出台具有地方 特色 符合地方发展的各类创新政策 作为广东区 域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补充 据不完全统计 综合 性法规有 4 条 占比 16 其他工具型政策 23 个 其中 科技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各 4 个 占比 15 金融和科技创新基地平台政策各 3 个 占比 11 税收 政府采购 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保障 等政策分别为2 个 占比7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政策 1 个 占比 4 详见图 3 3广东创新政策环境问题 3 1创新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创新政策环境亟待进 一步优化 当前 广东创新政策体系仍然存在体系不完善 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 一是政 图 3地市创新政策组成 策设计 一手抓 一刀切 尚未做到按企业成长 需求或产业发展不同阶段进行链条设计 二是作为 政策体系重要组成的政策评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大部分政策缺乏定期跟踪评估和监管 许多自主创 新促进政策在制定以后 普及性不佳 许多重要政 策目标使用群体甚至还不了解 三是部分政策由于 对目标群体经济本质判断出现了偏差 或者是因为 政策方案设计得不合理 导致适用性不好 四是政 策的制定还未做到以需求为导向 在一定程度上还 存在着以 出成绩 出效益 为目标的 功利 导向或者机械追求与国家配套政策为目标而制定创 新政策的现象 3 2创新政策重制定 轻落实 当前 广东还存在重创新政策制定 轻贯彻 落实的现象 从政策覆盖面来看 广东虽然制定 有门类齐全 考量周全的各类政策文件 但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 很多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导致预期的政策效果得不到实现 有时甚至引发 出更为严重的创新政策异化问题 此外 在具体 贯彻落实中 即使是政策目标群体重视的部分政 策 也存在贯彻执行中 各环节各渠道不通畅 办理政策应该享受的优惠手续繁杂 便捷性差 门槛高以及审批周期冗长等问题 导致相关群体 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 3 3创新政策的协同性与集成度不高 企业对政策 知晓度不够 通过对政策的梳理显示 广东创新政策之间还 存在交叉或重复现象 相同的政府采购政策或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政策内容散落在不同的政策文本里 创新政策的协同性与集成度总体不高 这不但降低 了政策的协调性和执行力 也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引 导和带动作用 同时 根据 广东自主创新促进政 策实施效果跟踪评估研究 课题组在2007 年和2009 年对省内 400 多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显示 对门类 众多的工具型创新政策 省内企业的知晓度和真正 享受到政策的兑现率甚至未达到 60 的合格线 企 业对创新政策了解有限 相关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亟需建立创新政策互动反馈机制和平台 13 龙云凤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3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企业长远发展受 影响 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创新环境的重要保 障 近年来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数量较少 主 要以纲领性政策为主 缺乏针对性强的知识产权保 护政策措施 全省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还存在许多 薄弱环节 企业和消费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亟待提高 目前仍然缺乏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企业研发 生 产与经营的全过程 这是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瓶颈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 广东亟待建立自 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基础 推进知识产权的商品 化与产业化等工作 4几点建议 4 1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 按照需求导向 科学制定适用性强 效益佳的 政策 优化创新环境 在政策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 政策的需求变化 按照不同产业 不同产品的开发 周期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采取相应的扶持力度 如财政直接资助补贴前移 更多地支持前瞻性 基础性 公共性的研究开发 以及创业初期的项目和企业 使政策真正发挥促进 创新的导向作用 在工具型政策制定方面 根据各 个产业的特点 从财政资金投入 市场准入 缺失 产业环节培育等方面予以扶持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等政策的研究制定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长久的知 识产权保障 鼓励和促进科技创业的政策 采取政 策措施促进成果 创意 向商业化转变 强化对共 性技术 公益性技术服务的支持政策 以增强共性 技术研发和公益性服务能力 培育创新能力点 细 化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 4 2抓好政策落实 强化政策跟踪评估 在政策制定阶段 要充分考虑政策落实的可操 作性 在政策执行环节 应注重加大自主创新政策 宣传力度 利用各级职能部门 行业协会 中介机 构等多渠道贯彻落实各项具体政策 充分发挥出自 主创新政策的作用 改变传统 重 政策制定 轻 政策落实的弊端 强化政策评估环节 建立一 套科学可行的自主创新政策监测 评价体系 委托 大学 科研院所独立研究团队 对各项自主创新政 策的实施效果以及经验与不足等进行客观评价 为 政策调整 更新和终止提供科学依据 4 3简化政策办理程序 建立政策信息反馈机制 要加强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 简化操作流程和 缩短审批周期 明确政策申请的条件及需要申报的 材料 条件的设立 指标的设定应当符合企业的实 际 应当从有利于企业申报 提交资料出发 使之 更合理 要充分考虑企业享受政策的成本 梳理企 业的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越少越简单 就越方便企 业申请 其落实政策的成本就越低 同时 建议建 立全省统一的自主创新政策信息公布平台及相应信 息反馈机制 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使其在 申请政策扶持的过程中 找得到门 更进得了门 同时对于政策享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 反馈 建议建立自主创新政策 一门式 服务窗 口 协调政策落实 企业在创新政策落实中遇到障 碍的 可以向 一门式 服务窗口反映 并由 一 门式 窗口予以协调解决 4 4强化各部门协作机制 提高政策服务水平 强化各部门合作机制 提高政策的集成度和兑 现率 首先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解决各 项政策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集成度不高等问题 因 此 建议充分发挥广东省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 策联席会的重要作用 定期统筹全省创新政策制定 贯彻 落实和评估等问题 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兑现率 为提升政策服务水平 可考虑把 政策服务与落实绩效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 其次 在企业属地化管理的情况下 要加强省 市 区和 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管理 开展政策落实试点工 作 从方向引导 环境营造等方面提高政策的兑 现率 附件 1 广东省相关政策 政策文号发布单位 综合性政策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 粤发 2005 14 号广东省委 广东省促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粤府 2006 123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粤府 2008 74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科技部 教育部 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粤府 2008 72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 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 意见 粤府办 2009 38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23 龙云凤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续上表 政策文号发布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 粤发 2010 8 号广东省委 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 会议通过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产业政策 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粤发 2008 7 号广东省委 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粤府 2007 61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粤府 2008 66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若干意见粤发 2007 15 号广东省委 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粤府 2007 95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粤发 2007 13 号广东省委 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的 通知 粤府办 2007 110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 2008 4 号广东省委 科技投入 印发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 十一五 规划的通知粤府办 2007 46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意见粤府办 2009 106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粤科计字 2009 91 号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 粤财工 2009 119 号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实 施办法 粤科成字 2008 57 号广东省科技厅 税收激励 转发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粤科财字 2004 172 号广东省科技厅 关于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管理试行办法粤科政字 2008 121 号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经贸委 广东省国税局 广 东省地税局 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 的通知 粤国税发 2009 66 号广东省国家税务总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金融支持 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粤府 2006 37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 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 2007 101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准备金管理暂 行办法 粤财教 2007 223 号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 办法 粤财工 2009 119 号广东省财政厅 政府采购 广东省关于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管理办法 试行 粤科函政字 2007 1120 号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 制度的通知 粤府办 2007 85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 作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 2009 40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 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粤府办 2009 13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东省支持港澳台资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 加快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粤府办 2009 3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产业技术自主创新 十一五 专项规划粤府办 2007 5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 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2008 2009 年 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府办 2008 67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人才队伍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 层次人才的意见 粤发 2008 15 号广东省委 33 龙云凤 广东省创新政策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续上表 政策文号发布单位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评审暂行办法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办公室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粤组通 2010 30 号广东省委组织部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一站式 服务实施方案粤人社发 2010 205 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粤府办 2009 9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管理办法粤科计字 2007 96 号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创新示范专业镇建设实施办法粤科计字 2007 181 号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管理办法粤科计字 2008 29 号广东省科技厅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 粤发 2009 13 号广东省委 关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办法粤经信创新 2011 803 号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海关总署广 东分署 产学研 广东省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 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粤府 2006 88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广东省科技厅 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粤府 2008 73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 组织保障 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府办 2008 54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 118 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 附件 2 地市相关政策 政策文号发布地市 综合性政策 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穗府 2007 10 号广州市人民政府 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自主 创新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穗字 2008 1 号广州市人民政府 韶关 2008 2012 自主创新行动计划韶府 2009 5 号韶关市人民政府 阳江市推进自主创新行动纲要阳府 2009 23 号阳江市人民政府 科技投入 珠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珠府办 2003 10 号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韶关市科学进步奖励办法韶府令第 67 号韶关市人民政府 惠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惠州市 汕头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汕府 2008 38 号汕头市人民政府 税收激励 关于明确 2009 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 除税收优惠备案申请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穗国税发 2009 358 号广州市国税局 关于印发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地方税优 惠政策指引的通知 穗地税发 2008 41 号广州市地税局 金融支持 关于印发 潮州市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 办法 的通知 潮州市财政局 惠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惠市科字 2009 4 号惠州市科技局 惠州市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惠府 2008 2 号惠州市人民政府 政府采购 广州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穗科函字 2009 313 号广州市科技局 珠海市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实施规程珠财采管 2008 16 号珠海市财政局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东莞市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施办法东府 2007 85 号东莞市人民政府 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 东莞市专利奖励与资助资金管理办法 及其三个 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 东府 2005 36 号东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穗府令 2009 21 号广州市任命政府 下转第 39 页 43 古小东等 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scoping study 2012 5 20 6 EES W Achieving sustainable eform or Transformation J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1995 9 343 341 7 WALKABLE COMMUNITIES INC Welcome to Walkable Communi ties Inc EB OL www walkable org 2012 5 10 8 格林 凯利特 小街道与绿色社区 社区与环境设计 M 范锐星 梁蕾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9 GLEICK P Making every drop count J Scientific American 2001 284 2 40 46 10 裴烨青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D 上海 东华大学 2007 25 11 布卢姆菲尔德 里斯高 罗斯兰 绿色城市 可持续社区发展 指南 M 张明顺 等 译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古小东 1976 男 江西瑞金人 博士 副教授 所 长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 可 持 续 发 展 环 境 法 律 与 政 策 夏 斌 1959 男 江西吉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